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民党特务横行的年代。这些年里?北京城有许多家茶馆破产了、歇业了。他却奇迹般地坚持下来?成了一个“不倒翁”。在这一幕里?王利发还未登场时?剧作者通过他儿子──小掌柜的埋怨?点出了王利发一个新的“改良”计划──用女招待招徕顾客。可是?世道无情?王利发的“改良”计划尽管如万花筒似地变幻多端?终于一个个在现实生活中被撞得粉碎。茶馆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以致连喝茶都不得不先收款?为的是“茶叶、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最后?王利发终于挣扎不下去了?旧社会张开了血盆大口全部吞噬了他的祖传家业?王利发只能绝望、沉痛地呼喊?“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这段发自肺腑的自白?正是对王利发这个人物悲惨命运的一个生动概括。在旧中国?有这种命运的无疑不是个别人?千千万万的小商人、小资产者都有着这种共同遭遇。小商人的命运尚且如此?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就更是不堪设想了!

2.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52-53,56-57) “样板戏”主要来源于“京剧现代戏”。京剧现代戏最初的萌芽,始于1942年的解放区文艺运动时期,而成规模型的创编和排演始于1958年,其兴盛则以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为标志。这个时期正是不断强化阶级斗争的时期,此后长期指导“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创作的“两革”理论也是在这个时期明确确立的。从创作“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理想出发,毛泽东十分注意拥有大量收众群体的戏剧创作及演出,表达了对戏曲在内的文艺状况的不满。这种激进主义的思想被江青、康生等奉若尚方宝剑,直接插手文艺创作,推出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三结合”原则,即“领导出思想,专家出技巧,群众出生活”,抽掉了艺术创作中宝贵的真实性、创作个性和独特体验。京剧现代戏也不可避免地染上这种时代文化色彩,在为戏曲艺术现代化做出努力的同时,也具有强调阶级斗争、注重道德教化和政治说教、正面人物塑造高大完美的特点。其中一些剧目其后被江青看重并根据“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原则进行了修改后,成为宣传和强化某种政治理念的“符号”,也就是“革命样板戏”。

京剧现代戏在称为“样板戏”之前,已经经过富有艺术创作经验的专家和行家精益求精的艺术打磨,有比较成熟的故事框架和人物设置、唱腔台词。由于戏剧所具有的直接交流的舞台演出机制、观众接受和欣赏艺术的自身规律等复杂因素,在样板化的过程中极大限制了江青们完全无视艺术效果的胡作非为,保留了自己原有的艺术特征,如词才斐然的唱词,富有动作性的念白,在“情节的整一性”方面较之传统京剧的随意性有了很大进步;另外,一些来自生活,经过反复演出获得观众认可的经典情节、唱段,在复杂

6

的情势下得以保留,满足了观众潜在的“娱乐”需求。

以《沙家浜》为例,可以看到样板戏的艺术价值。故事发生在江苏常熟。抗战时期,中共地下联络员、镇党支部书记阿庆嫂以“春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作掩护,巧妙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带领群众千方百计保护郭建光带队的新四军伤员,最后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敌人,收复了沙家浜抗日根据地。

《沙家浜》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阿庆嫂这样一个圆熟机敏、口齿伶俐、智勇双全、处变不惊的女地下工作者形象。即使在样板化过程中,为了突出武装斗争,加强军民关系,生硬地强化郭建光的戏份,为郭建光加了唱段,损坏了剧作的艺术完整性,却并不能从戏剧逻辑上抽掉该戏的筋骨,也无法抹杀阿庆嫂的光彩。这样的人物设计,是因为故事原本就以阿庆嫂为中心展开,但是,以一个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作为戏中的主要人物,在只能歌颂“工农兵”的时代,明显“异类”,在创作上更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也更有难度。因为她既不能像李玉和般在敌人面前直接表现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不能像杨子荣那样痛快淋漓地直抒革命豪情,更多时候只能靠巧舌善言、随机应变变、一语双关等手法来完成,在这方面,编剧体现了高度的文学智慧。他们在创作上坚持戏曲创作规律,通过阿庆嫂在智斗中巧妙利用敌人明争暗斗的矛盾和自身优势占据主动,在敌人眼皮底下巧妙送出情报,组织乡亲掩护新四军战士,在敌人以乡亲沙奶奶的生命来要挟时变被动为主动,配合新四军一举歼敌取得胜利这样的险象环生而又引人入胜的情节,通过文采斐然而又合乎身份和剧情的唱腔设计,通过精心提炼、精彩纷呈的台词,凸显了阿庆嫂独特而丰满的人物个性特征,使其在剧中焕发出特殊的魅力。

《沙家浜》的语言艺术同样达到较高水准。如“智斗”一场,阿庆嫂的台词和唱词富含机智,声东击西,左提右挡,以十分符合特定身份的言辞周旋于胡传魁和刁德一之间。三人的语言很生活化又有个性,既给演员创作表演留下很大空问,也使观众获得智性的满足。

但单纯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样板戏《沙家浜》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政治性的主题强行介入带来戏剧完整性的缺憾。为突出武装斗争的主线,生硬地将郭建光定为一号人物,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戏剧故事和冲突让他充分表演,因而显得个性苍白,性格单一。而且,部分为突出武装斗争主线的情节也在生活的真实性和艺术的戏剧性方面缺乏合理性。

可见,“样板戏”存在缺陷,但对中国当代生活的想象和审美诸方面仍然与观众是有着契合的,从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C)。

7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李月辉 2.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人公是(A) A.林震 B.刘世吾 C.钱文 D.张思远

3.有研究者认为剧中主人公的艺术形象是剧作家对自身甚或知识分子的“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将戏剧台词艺术的文学性推向了令人瞩目的高峰的话剧是(B)等。A.《蔡文姬》 B.《关汉卿》 C.《茶馆》 D.《谢瑶环》 4.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 C )等。 A.《望星空》 B.《养花人的梦》C.《草木篇》 D.《迟开的玫瑰》 5. 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长诗( B )

A.《简历》B.《土地》C.《麦地》 D.《太阳》 6.莫言的成名作是( A )。

A.《透明的红萝卜》B.《红高粱》C.《白狗秋千架》 D.《檀香刑》 7. 《李顺大造屋》“陈焕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C ) A.赵树理B.周克芹C.高晓声 D.张一弓

8.王安忆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之作,也是寻根文学的佼佼之作是( D )。 A.《小城之恋》B.《长恨歌》C.《荒山之恋》D.《小鲍庄》 9.《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B )。

A.竹西 B.司猗纹C.苏眉 D.庄老太爷

10.一同被当作是女性文学代表作的两部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和( A )。 A.《私人生活》 B.《与往事干杯》C.《无处告别》D.《嘴唇里的阳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里湾》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是热衷于个人致富的( ACD )等。 A.“糊涂涂” B.王金生C.“常有理” D.范登高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 ACD )等。 A.刘世吾B.钱文 C.张思远 D.犁原

3.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 ABC )等。 A.李季的《杨高传》B.臧克家的《李大钊》C.田间的《赶车传》D.郭小川的《望星空》

4.汪曾祺小说的主要作品有( ACD )等。

A.《受戒》 B.《蒲柳人家》C.《大淖记事》 D.《故里三陈》 5.刘震云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 ACD )等。 A.《塔铺》B.《狗日的粮食》C.《头人》D.《故乡天下黄花》 6.《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 ACD )。 A.白嘉轩 B.鹿三C.鹿子霖 D.郭举人

8

7.《檀香刑》的叙述者分别是( ACD)等。 A.赵甲 B.钱乙 C.孙丙 D.眉娘

8.50年代优秀的女作家主要有( ABC )等。 A.宗璞 B.茹志鹃C.杨沫 D.王安忆 9.王安忆的“三恋”是指( ACD )。

A.《荒山之恋》 B.《世纪之恋》C.《小城之恋》D.《锦绣谷之恋》

10.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1991年至2006年,其代表作有( ABD )等。 A.《大浴女》 B.《孕妇和牛》C.《玫瑰门》D.《笨花》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3.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4.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牧笛》、雁翼的《在云彩上面》、傅仇的《伐木声声》等,都是50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5.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6.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

7.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作品。 8.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等。

9.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10.《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

11.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2.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

9

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13.陈应松以描写湖北神农架山区的山民生活见长,他的《马嘶岭血案》、《松鸦为什么鸣叫》、《豹子最后的舞蹈》等,为他赢得了“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的声誉。 14.莫言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的则是《红高粱》。

15.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

16.铁凝的成名作是1982年的《哦,香雪》。

17.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

18. 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名为《北极村童话》

19.王安忆的《启蒙时代》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

20.《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为什么可以说北岛的《回答》是他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A.诗人以惊世骇俗的警句,高度概括了那个特定时代被扭曲、颠倒和异化的本质特征:“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B.面对暴力和是非颠倒的世界,诗人以悲愤冷峻的怀疑和毫不妥协的决绝姿态,喊出了“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的呼声,慷慨陈情:“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这是觉醒者的宣言,叛逆者的抗争。 C. 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的诗人,北岛似乎不以“爱”的深沉和激烈为基调,而是以“恨”为基调:憎恨、仇恨、痛恨那些蔑视人道、贱踏人性的暴行。《回答》以一种变态的刺激对变态的时代进行反抗,代表了北岛诗歌情绪的一个基本特征。 2. 简要描述贾平凹《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和不同特点。

1.《废都》表达了作家对都市生活的没落感和荒诞感。在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的西京城里,以作家庄之蝶为首的四大文化名人,本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但是,金钱和欲望的诱惑,喧嚣红尘的裹挟,让他们放弃操守,也颠覆了他们的文化追求,显示出90年代初期市场化浪潮冲击下的文化崩溃。

2.《秦腔》则是一首在外部力量冲击和内在价值瓦解夹击下的乡村生活的挽歌。作品通过清风街近20年来的演变,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农民与土地和家乡的疏离,昔日被视为血脉的乡情,也在利益化的时代被消解;在影视文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07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