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领导
第一节 领导的概念及其作用
一、领导的概念
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使人们情愿地、热心地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努力。 2、领导的本质:即影响力。 3、领导的要素 :
(1) 领导者 (2)被领导者
(3)客观环境
4、 管理者与领导者是否等同? 二、领导的作用: 指挥、协调、 激励 三、领导与权力 权力: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权力分职位权力、非职位权力 职位权力有法定权、奖赏权、惩罚权
非职位权力有专长权、感召权、个人魅力、背景权等
四、领导者风格类型:集权、民主;事务、战略等
五、领导行为理论
1、领导权变理论(费德勒)
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或领导风格,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费德勒通过询问领导者对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LPC :the 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评价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1
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同事的评价大多用敌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如果评价大多用善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型)
2、管理方格论
(1)1.1贫乏型管理(不称职的领导)
(2)1.9俱乐部型的管理(轻松的领导方式) (3)9.1任务型管理(较为专制的领导) (4)9.9团队型领导(理想方式) (5)5.5中庸型管理
第二节 沟通的概念目的及作用
一、沟通的概念
指将是一信息传递给客体,了解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一>、沟通是双方的行为 <二>、沟通是一个过程
七个环节 :主体、编码、媒体(沟通渠道)、译码、接收者、做出反应、反馈 <三>、沟通成功的关键环节 编码、译码与沟通渠道 二、沟通的目的与作用 <一>、目的
通过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有效了解自己的现时的行为活动状况,从而进行行为协调,形成巨大合力,有效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二>、沟通的作用
1、使人们增强对工作和工作环境的了解 2、使决策能更加合理与有效
3、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统一组织行为
2
第三节 组织内的沟通渠道——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一、正式沟通
指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1、类型 :纵向沟通 上向沟通↑ 下向沟通↓ 横向沟通 2、正式沟通的优缺点:
(1)优点:沟通效果好,约束力强,易于保密,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 (2)缺点:刻板,沟通速度慢
3、正式沟通的具体形态:链式沟通、环式沟通、丫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 二、非正式沟通
指通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流通程序以外的信息流通程序。 1、优缺点
优点:形式不拘一格,速度快。
缺点:难以控制、信息易失真,且易导致小集团,影响组织凝聚力。 2、 针对非正式沟通产生的原因,采取一些对策 (1)开放或公开信息
(2)防止组织成员过分闲散,过分单调枯燥。 (3)培养组织成员对组织管理层的信任与好感。
第四节 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
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起激发和强化人们动机的推动作用。 二、激励中对人的认识(从人性假设方面探讨) 三、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1、由美国心理学家V.弗鲁姆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并形成
2、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 3、期望理论的内容
3
4、管理者采取的行动有激励效果取决于这一行动的效价与期望值,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激发力量,一般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E高×V高=M高 E中×V中=M中 E低×V低=M低 E高×V低=M低 E低×V高=M低
(二)需要层次论
1、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
2、该理论试图回答决定人的行为的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有些什么内容的问题 3、需要层次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一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4
自我实现需求 高级需要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低级需要
生理需求
(三)双因素理论
1、由美国管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 2、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补充与完善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成就 承认 工作本身 责任 晋升 成长 6、成就需要论对管理者的培养有什么影响? 5
监督 公司政策 与监督者的关系 工作条件 工资 同事关系 个人生活 地位 保障 与下属的关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五章讲义及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