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提纲
一篇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阐述清楚一种新观点或者一个新方法,需要把一个问题讲深讲专讲透。不论所涉及的学术问题有多么专深,它的来龙去脉必须交代清楚,要让读者能够清晰的了解该论文所阐释的主题在专业领域中的位置和背景。 学术论文的框架(根据文章具体问题的不同可以有所改动): ①问题的提出 ②国内外研究现状
③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实践证明其优势和可行性 ④结论和展望 写作
具体要求:
①概念要准确、术语要科学、文字要简练、逻辑要严密、论断要客观
②必须遵循一定的写作格式要求,引用他人数据、材料、观点时要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著录要规范
③十分依赖形象化元素。公式、照片、表格、图形、绘画、图表等形象化元素都是有效展现大量信息的有利工具,但必须要用文字加以解释。
学术论文的写作应当遵循国家标准《GB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修改
美国罗伯特穆尔《效果的写作》提出了初稿十项检查方法 修改的检查方法
①全文的检查:主题是否为文章核心?主题句表达正确与否?;反复读论文:主题是否很好表现出来?表达思想是否鲜明?;题与材料是否统一:论文中有无违背观点的材料? ②部分的检查:
段落和论点等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否有机连接?论文中强调部分是否妥当,侧重点篇幅安排是否合适?
论文各部分间逻辑关系是否清晰?一层意思向另一层的过渡是否明确指出? ③句子的检查:
每一句内容是否表达正确?主关系是否恰到?强调的是否正确? ④用词的检查:
词是否准确?内容表达效果是否良好?是否易于阅读理解? ⑤朗读:
是否有生硬之处?有无容易读错或易误解之处? ⑥检查错误:
文字书写、行款格式有无错误?标点使用是否恰当? ⑦最后的检查:
修改完成后通读一遍,才能正式定稿。
论文格式规范
前置部分
封面:学术论文若作为期刊或某书或其它出版物的一部分则不需封面,学位论文必须有。在封面左上角应注明分类号、本单位编号及密级。
提名页: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不应超过10个实词 序和序言:作者或他人对论文内容的简介,并非一定需要
摘要:通常不包括对原文的补充、解释和评论。一般应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
关键词:是未规范的自然语词。空泛的通用语(研究、问题、概述等)不作为关键词。 目次页:论文单独刊印可有,短文则无。
插图和附表清单:清单应有序号、图表题和页码。 符号、标志、单位、术语等注释表
主体部分
引言:用于说明选题背景、缘由、意义和目的等,在引言中应提出问题和观点,严格限定课题范围,阐述基本概念。引言中最少引用两篇以上参考文献,自然科学还要求有进3-5年间的参考文献。
不要夸大文章意义,避免或谨慎使用“未见报道”、“国内外领先”、“填补了XXX空白”等自夸之词。不能贬低他人成果而抬高自己的成果,也不要写上“才疏学浅”、“学识有限”等过于客套的词语。
正文:也称本论。
结论:对本论部分科学的概括,应突出新发现,用词准确、完整、精练,尽量不用“可能”“大概”等模棱两可的词。若要用,应写明理由。
致谢:最好都有。致谢部分包括所有对研究或论文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其具体贡献。学位论文通常只谢人,不谢物(即不对某个机构表达谢意);期刊论文则通常谢物不谢人,对提供资助的机构必须感谢,只有在某人对论文做出比较特殊的贡献时,才对个人进行感谢。 参考文献:学术论文中,凡是引用他人,包括作者自己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材料和研究成果等内容,都要对它们在文章出现的地方给予注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
评论(0)
0 李桓 06-18 15:30 正文书写规范 章节的编号和标题
章节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其类型分为基本类型和扩充类型。章节划分一般不超过四级。
标题一般不超过15字,不能使用任何标点符号。
内容列项方法:学术论文的内容需要列项说明的时,可在各项前加编号或符号,也可加汉字“第一”等序词语,但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插图
科技书刊中的插图按期表达功能和印制工艺可大致分为两类,即线条图和照片图。插图所用名词术语必须和正文保持一致。
植字字号应与缩尺比例相匹配,制版缩小后,文字和符号大小接近6号字。电子显微照片一般标有放大倍数,通常选择照片原大制版。插图要随文编排,即出现在插图第一次提及它的文字段后面,而不宜先见图后见文字。 表格
国内国际推荐使用三线表(卡线表的一种,由卡线表简化而来,不一定只有3条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序按表格在文中出现先后排列,表序与表题之间留1个汉字的空格,其间不用任何符号。表图的文字说明遵循“表头图尾”。 使用汉字数字规范
①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②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要求使用汉字。
③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它意义的词组,要求使用汉字。但是否外加引号,视事件知名度而定。如:“一二·八”事件,五四运动等. 使用阿拉伯数字规范:
①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时,一律应使用。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也应使用。
②公历世纪、年、月、日和时刻。年份不能简写,1987年不能写作87年;避免出现“今年”“后年”等字样。
③日期时刻均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1998-04-15,15:09:18。
④阿拉伯数字1800000可写成180万,142500可写作14.25万,不能写作14万2千5百。百分数范围应写为5%~25%,而非5~25%。
署名规范
学术署名是作者在完成学术成果即作品后,在作品上签写作者的姓名。在给论著署名时,作者要正确使用著、编著、编等著作方式。 著作方式
也称责任方式,是指作者生产文献的方法和形式,包括著(撰)、编著(写)、编译、编纂、节译、改编、主编、缩写、口述、整理等等。
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附有直接责任的个人和团体,包括编者、著者、译者、合著者、编著者、译著者、通讯作者、执笔者、团体作者等等。按责任大小可分为第一责任者、第二责任者等等。
著述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有所创新的个人和团体。
编者是指对现有知识内容进行选择。注释和编排的个人和团体。
译者是将作品从一种文字语言逐字逐页的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个人和团体。 作者署名的意义:
①权利:作者对作品著作权的声明 ②义务:作者文责自负的承诺 ③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
作者署名的要求:
①文献责任者应具备相当水平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 ②署名应实事求是,不借用名家之名或搭车署名 ③署名者应只限于对研究做出实质贡献的人 ④合著者按贡献大小排名
⑤团体作者应署团体名,并署出执笔者姓名 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有所区别,需要特殊标注
⑦一般署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署笔名时不得假冒名人之名 ⑧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生论文,只署研究生名 作者署名的格式:
①合著者之间用逗号隔开,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阿拉伯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相同的数字。各个工作单位联排时以分号隔开。向国际投稿,姓名汉语拼音可采用国际方法。 ②提供著作者的简介
评论(0)
0 李桓 06-18 15:30
4.3引文、注释、参考文献和著录规范 引文的两种类型
引文也叫参考文献,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或者附注,脚注的形式出现在正文中。 意义:
①体现了科学的继承性,尊重知识产权 ②精练文字,缩短篇幅
③便于编辑和审稿人评价论著水平 ④与读者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⑤利于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水平做出客观评价 ⑥促进科学情报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国家标准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①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②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
③会议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⑥标准:[序号].标准号.标准题名[S].
⑦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⑧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如EB/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获取或访问路径.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排序《国家标准GB771-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
①顺序编码制:引文采用序号标注,参考文献表按引文序号排序。 引文在正文中的格式要求:
①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②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③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 。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
④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示例:张××[4]15-17
注释与参考文献表的关系:
注释也叫注解或注文,是为了读者阅读方便,作者对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内容及出处所做的进一步的说明。
注释与引文是两个概念,但也有交叉关系,可以把引文看做是注释中文献注的一种。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释则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学位论文的注释一般是纯数字。
附老师解答:注释是本国传统,在作为国际通用方式的参考文献引入我国之前就存在了。参考文献(引文)是舶来品。当参考文献引入之后,国人发现,哦,这个好像有点像我们的注释嘛,但是,就像各自产生于不同地域的两种语言一样,虽然有类似与重合的词语和表达,但又不完全一样。具体请看:
注 释,也叫注解或注文,是为了读者阅读方便,作者对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内容及出处所作的进一步的说明。注释最早有传、注、训、笺、疏、章句等名称,后来统称 注。最早是被用于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和说明,后来用于著书立说时补充说明文章中的特定内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的解释,注释, 又为注解,是“用文字来解释字句或解释字句的文字”。一般包括题名注、作者注、文献注、术语注、论据注等。
注释与引文是两个概念,但有交叉关系。可以把引文看做注释中的文献注的一种。
引文、参考文献等概念是“舶来品”,而注释在我国学术界,尤其在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学术论著中有很深的传统。这是两者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原因。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注释一般专著(图书)用得多,期刊文章一般采用参考文献
4.4学术成果呈现阶段的学术不端
学术成果呈现阶段是学术不端现象比较集中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在不当署名、抄袭、剽窃等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马普标准):
①侵犯作者权益,擅自利用他人作品(剽窃)。 ②盗用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思想剽窃)。
③在别人论文中强求署名或合作署名,或接受别人的馈赠署名。 ④在含有伪造数据的论文上署名。 ⑤篡改内容。
⑥未经授权将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假说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公开或让第三者知晓其内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武汉大学慕课笔记(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