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交大考研微生物试题部分难题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999年

一、名词解释

4、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是一种能引起反硝化作用的细菌。多为异养、兼性厌氧细菌,如反硝化杆菌、斯氏杆菌、萤气极毛杆菌等。它们在氙气条件下,利用硝酸中的氧,氧化有机物质而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反硝化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厩肥和污水中。可以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不是铵态氮,与硝化细菌作用不完全相反。目前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如景观水治理,城市内河治理,水产养殖处理等,其中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应用最为广泛。 5、BOD5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BOD检测仪器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与温度有关,一般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所以在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就是说,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需要20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BOD5约为BOD20的70%左右。 2000年试卷 一、名词解释

14、细菌内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蛋白的复合物,当细菌死亡或自溶后便会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就会引起发热反应—“热原反应”。内毒素与多种感染疾病密切相关,病情恶化往往伴随着内毒素含量的增加,病情缓解也常伴随着内毒素含量的减少。因此,快速检测(1小时)血液、脏器内毒素含量可以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提供参考。

内毒素测定方法有:凝胶法,动态浊度法,终点浊度法,动态显色法,终点显色法

2001年

一、 名词解释

8、在生物学进化阶段,从物质转化和生态系统进化的角度来看,先后分别经历了单极、双极和三极生态系统等三个阶段。

双极生态系统阶段中,没有动物,由生产者和分解者组成了双极生态系。

双极生态体系中,由于“原始汤”中有机物的消耗日益超过其自然产生,即物质转化的运转机制发生新的不平衡,因而单一的异养生物就不能维持下去。大约在25~30亿年前,由于厌氧性异养原核生物的不断变异和进化,终于出现了具有叶绿素的蓝细菌,它们能利用光能进行放氧性光合作用,并由无机物制造养料,故是好氧性自养生物。这类自养生物的诞生,使早期的生态系统中具备了自养与异养即合成与分解的两个环节,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双极生态系统。自养的蓝细菌是合成者,即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而异养的细菌是“分解者”,它们从蓝细菌那里得到有机养料,并把它分解成无机物质,反过来又将这些无机物质供应给“生产者”使用。

二、 1、粘细菌:具有复杂生活史的一属细菌。营养细胞杆状,柔软,无坚硬的细胞壁,直径小于1.5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包埋在坚韧程度不同的粘液层中,在固体表面或气-水交界面上能缓慢滑动,其生活史包括营养细胞阶段和休眠体(子实体)阶段。营养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适宜条件下,细胞聚集并形成由细胞和粘液组成的子实体,因种而形状各异。 2、肽聚糖(peptidoglycan),粘质复合物(mucocomplex),又称粘质复合物(mucocomplex)、胞壁质(murein)或粘肽(mucopeptide)。它是由双糖单位,四肽尾还有肽桥聚合而成得多层网状大分子结构N-乙酰葡萄糖胺(NAG)和N-乙酰胞壁酸(NAMA)交替连接的杂多糖与不同组成的肽交叉连接形成的大分子。肽聚糖是许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如革兰氏阳性细菌(G+)胞壁所含的肽聚糖占干重的50-80%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糖链间由肽链交联,构成稳定的网状结构,肽链长短视细菌种类不同而异,革兰氏阴性细菌(G-)胞壁所含的肽聚糖占干重的5-20%其双糖单位跟革兰氏阳性菌一样但是四肽尾的第三个不是L-Lys而是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 7、凡具有无性(出芽)生殖能力的酵母菌称为真菌。(百度问答)

10、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蛋白的复合物,当细菌死亡或自溶后便会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就会引起发热反应—“热原反应”。内毒素与多种感染疾病密切相关,病情恶化往往伴随着内毒素含量的增加,病情缓解也常伴随着内毒素含量的减少。因此,快速检测(1小时)血液、脏器内毒素含量可以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提供参考。

微板鲎试仪Elx808(配套IU)及配套软件 (细菌内毒素分析仪)配合2005药典收录的光度法鲎试剂(动态浊度法鲎试剂、显色基质鲎试剂、动态显色法鲎试剂),可快速定量检测各种样品中的内毒素浓度,对于临床内毒素血症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及药品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内毒素测定方法有:凝胶法,动态浊度法,终点浊度法,动态显色法,终点显色法

三、2、荚膜的形成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在动物体内或含有血清或糖的培养基中容易形成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或连续传代则易消失。

6、甲烷菌属于原核生物,是专性严格厌氧菌、生长繁殖特别缓慢、培养分离比较困难。产甲烷菌不能在有氧气处生存,因此它们只能在完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被发现。只有产甲烷和发酵作用能够在只有含碳化合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情况下发生。通过产甲烷作用,有机废物可以转化成有用的甲烷(“沼气”)。产甲烷作用同样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发生。

产甲烷作用也可以利用其它含碳小分子有机物,如甲酸、甲醇、二甲硫醚和甲硫醇等 产甲烷菌不能在有氧气处生存,因此它们只能在完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被发现。常见的这样的环境在有机物被迅速降解的地方,比如湿地土壤、动物消化道和水底沉积物等。产甲烷作用也可发生在氧气和腐烂有机物都不存在的地方,如地面下深处、深海热水口和油库等

9、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

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10、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干扰素(IFN)在1957年被发现,是细胞对病毒、RNA、抗体、有丝分裂原及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一族蛋白质。干扰素可以被分为三群、α-干扰素、β-干扰素和r-干扰素,a-干扰素由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β-干扰素由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r-干扰素由T淋巴细胞产生。α和β干扰素许多特性很相似,二者统称Ⅰ型干扰素,而r-干扰素不论是在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特性上都与α和β干扰素完全不相同,称Ⅱ型干扰素[1]。目前应用的大多数干扰素是通过DNA重组技术制造的。

2002年

一、7、三极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转化者(微生物,又称分解者)的三级结构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9、石炭酸系数亦称酚系数,是测定化学消毒剂杀菌能力的方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物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最高稀释度之比。(百度)

石炭酸系数亦称酚系数。是测定化学消毒剂杀菌能力的方法。将某一消毒剂作不同稀释度,然后测定在10分钟内能杀死全部供试微生物的最低浓度,此浓度与同样条件下的石炭酸浓度的比值,称为此种消毒剂对该种微生物的石炭酸系数。(知网) 二、2、①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活性;以RNA为模板,催化dNTP聚合成DNA的过程。此酶需要RNA为引物,多为色氨酸的tRNA,在引物tRNA3′-末端以5′→3′方向合成DNA。反转录酶中不具有3′→5′外切酶活性,因此没有校正功能,所以由反转录酶催化合成的DNA出错率比较高。(形成RNA-DNA杂化链)

②RNase H活性(核糖核酸酶H);由反转录酶催化合成的cDNA与模板RNA形成的杂交分子,将由RNase H从RNA5′端水解掉RNA分子(水解杂化链中的RNA链)。

③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活性;以反转录合成的第一条DNA单链为模板,以dNTP为底物,再合成第二条DNA分子。

3、光合细菌:英文名:(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Abbr. name): PSB 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氢供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江海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光合细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光系统,即PSI,光合作用的原始供氢体不是水,而是H2S (或一些有机物),这样它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H2,分解有机物,同时还能固定空气的分子氮生氨。 植物的氢供体为H2O,所以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4、放线菌(Actinomycete)是原核生物的一个类群。大多数有发达的分枝菌丝。放线菌实际上是细菌家族中的一员,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因菌形呈放射状而得名,放线菌最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微碱性土壤中,

泥土所特有的\泥腥味\就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5、菌种的复壮是使衰退的菌种恢复原来优良性状。狭义的复壮是指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生产性能测定等方法,从衰退的群体中找出未衰退的个体,以达到恢复该菌原有典型性状的措施;广义的复壮是指在菌种的生产性能未衰退前就有意识的经常、进行纯种的分离和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以期菌种的生产性能逐步提高。实际上是利用自发突变(正变)不断地从生产中选种。

6、经典固氮酶由组分Ⅰ蛋白(MoFe蛋白),含铁和钼mo2+,称为钼铁蛋白和组分Ⅱ蛋白(Fe蛋白)含有铁,叫做铁蛋白组成。

钼铁蛋白功能:在固氮酶催化氮气等底物的过程中,起络合,催化作用。

铁蛋白功能:一般铁蛋白在电子供体与钼铁蛋白之间起电子传递作用。MgATP与铁蛋白络合后,使铁蛋白的构型产生变化,电位下降至-450mV。在与钼铁蛋白结合后,水解MgATP,产生能量,驱动电子传递还原底物。

8、肠道菌群,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

11、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TMP可以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与磺胺药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而抗菌作用大幅度提高,使细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2003年

一、5、固氮酶是一种能够将分子氮还原成氨的酶。固氮酶是由两种蛋白质组成的:一种含有铁,叫做铁蛋白,另一种含铁和钼mo2+,称为钼铁蛋白。只有钼铁蛋白和铁蛋白同时存在,固氮酶才具有固氮的作用(因为这两种物质作为电子载体能够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

二、1、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以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源。所以,有机化合物对这些菌来讲,既是碳源,又是能源。已知的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属于此类。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类型。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宿主细胞的营养以维持生命的现象。腐生是指通过分解已死的生物或其他有机物,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生活方式。异养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的方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的不同可分为发酵和呼吸两种类型,而呼吸又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百度问答)

问:化能异养微生物可以经过哪些途径分解葡萄糖获得能量?及关键酶?

答:包括丁酸发酵途径、丙酸发酵途径和混合酸发酵途径。丁酸途径也是个循环,关键酶包

括:乙酰乙酰辅酶A。混合酸途径的关键酶是:丙酮酸甲酸解酶。

呼吸途径包括: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是:乙酰辅酶A、同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 糖酵解途径关键酶: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4、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Voges-Proskauer test):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液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7、

10、BOD5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BOD检测仪器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与温度有关,一般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所以在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就是说,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需要20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CODcr是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测定出的化学耗氧量,即重铬酸盐指数。CODcr是指用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测出的需氧量,是用重铬酸钾法测出COD的值,会有部分因素影响COD的值,导致CODcr≠COD,理论上COD>CODcr,实际应用中CODcr表示COD。

三、2蛭弧菌(Bdellovibrio)是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蛭弧菌的生活史有两个阶段。既有自由生活的、能运动、不进行增殖的形式;又有在特定宿主细菌的周质空间内进行生长繁殖的形式。这两种形式交替进行。 3、(百度问答)说法不确切

应该说说用相应的药物对诱变的突发菌株进行筛选,并非所有的药物都有诱变剂的效果。用药物对出发菌株进行筛选理论上也是筛选自发突变菌,由于自发突变频率低,成功的概率也很低。

正确的做法应该说采用物理如射线、UV或化学如NTG等诱变剂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然后再含有相应药物的平板上筛选。最后在平板上能生长的菌株克隆就是对该药物具有抗性的突变菌株。

4、巴斯德效应:相比起足氧的情况,酵母在缺氧的情况下消耗更多的葡萄糖,生物细胞和组织中的糖发酵为氧所抑制,这种现象是巴斯德(L.Pasteur)1861年在研究酵母的酒精发酵量和氧分压之间的关系中发现的,故称巴斯德效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上海交大考研微生物试题部分难题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上海交大考研微生物试题部分难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06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