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一棵树
——大数据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背景
“综合素质评价”并不是新理念,而是教育界长久以来的呼唤。南桥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以课程的建设为依托的,学校成立课程教学中心,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发、构建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整合主体课程、强化校本课程建设、加快德育课程的整合、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包含德育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共五大类50 多门课程。但在对学生、教师和课程做评价时发现,按照传统的学校评价考核方式往往造成评价过程流于形式,评价与教学脱节,指标不完善,评价所获得的数据滞后并且无法进一步的挖掘和运用,所以整体实施的效果并不好,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客观的评价和记录。学校一直在思考之所以难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是技术手段的缺乏——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真实记录并诠释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如果我们有一种技术,能够详细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与成就,日积月累,或许就能更加真实地描绘出学生发展的特点与个人规划的需求。这些在过去无法奢求的事情,随着奉贤区“星光灿烂”计划的推广、学校信息化的升级改造、城乡一体化项目的落实,萌发了可能,学校从基建上、思想上迎来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简介
学校以此为契机汇聚校内校外资源,从提方案、建框架、设制度、编课程,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南桥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一棵树”,以学生在校五年为周期,以教育部《意见》精神为指引,从四个方面:学业水平数据模块、思想品德模块、艺体素养模块、身心健康模块的数据应用为基础,挖掘网络优势,描绘学生的成长轨迹模型,分析这些即时、鲜活、可靠数据中包含的有价值信息,为学生提供一张多元化、立体感的“成绩单”,用全面客观的评价观察、引导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自主管理,实现自主发展;用评价结果向家长全面展示学生的成长轨迹,引导家长全面、客观、科学地激励学生更好地发展,同时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推进校本课程再研发,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实施流程
(一)学生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是学生通过愿景、相册、成长日志、奖惩、学科学习和综合素质等方方面面成长信息的自记,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记录下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事迹和感受,也包括老师、家长的辅记。学生的成长记录是学生生活的写生,是成长的纪实。长期的成长记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闪光点,认识自我、确立自信,产生
成长和创造的动力。为了增加成长记录的趣味性,南桥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以一棵树的形式来展开学生记录:这棵树分别对应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内容,使学生成长记录
更具有导向性和意义性;给树添加营养液即是记录,学生记录的材料越真实越有意义,树的叶子数量越多,小树也会越来越茁壮。这种的记录形式变枯燥为乐趣,显著提升了学生记录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⑴实时数据采集:
①信息基础建设: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学校进行了相关信息化设备的采购和升级。如:校园蓝牙布点:教室蓝牙布点,每间教室3个蓝牙基站,走廊2个,保证提供给手环、魔法棒的稳定信号。 ②蓝牙手环:一人一手环进行绑定,主要具有身份识别功能,健康指数检测采集功能(步数、心率、睡眠、耗能等),能通过蓝牙信号传输到学生档案——健康指数模块。
③心情签到: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也许今天跟家里吵架了,如果教师发现的晚,会影响一天的学习,甚至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每一个班级门口都有一个电子班牌,学生可以通过手环进行心情签到,如开心、难过、哭泣、正常等选项,系统自动记录并发送至教师后台,这样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当天的心情情况,并可以为之后学习与心情之间的分析建立数据联系。
④魔法棒:可以理解为一支学生课堂行为实时记录笔,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学科分别设置了不同的评价维度,如语文,加分的有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等4个维度,并且有减少提醒项,结合手环的身份识别,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实时地记录学生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并传送到学生个人后台。 ⑵延时数据采集:
即教师、学生因某种原因不能进行实时评价,都可以在学生综合素质平台上进行后台延时输入的一种“补救输入”。 (二)评价统计分析
评价系统以“促每一个的成长,完善形成性和甄别性评价”为依据,把学生成长记录系统和评价统计分析系统有效结合,经由多元主体评价、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公示、添加评语、存档等阶段完成。
具体内容如下:
特别要说明的是,为了各评价内容的维度更加的合理学校在平台设计之初召开学科及年级组长会议,商讨制定符合各年级段的学科评价维度。
如:一年级语文评价指标分为课堂表现、作业表现、成果三个维度,每一个维度结合上海市分项评价及绿色指标分为,①课堂表现:倾听、朗读、发言、合作。②作业表现: 书写规范、及时订正、正确率高、按时完成。③成果:识字书写(包含拼音、识字、书写)、阅读(包含朗读、理解、归纳、积累)、表达(包含口语、书面)。
也为了能够达到系统自动分析的功能,我校把各评价维度以星级评价的方式进行,如①分项评价统计:作业表现分为,书写规范、及时订正、正确
率高、按时完成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设置最高5星,按总星数数量进行优、良、合格的评价,并且教师只需要进行点星,相对应维度指标的评价会自动呈现,不增加教师的工作量。②每月对比评价分析,班级、个人、年级对比分析、综合能力雷达图统计等,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也对自己在班级、年级中所处的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之有奋斗目标。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辅助功能
为了素质评价平台更好服务与学生的成长,学校为此匹配若干辅助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服务,如“微话题”、“学科资源库”、“家长教育”、“心理健康”等,形成一个大网络教育环境。平台采用用户实名绑定,言论智能过滤,由严格的审核机制营造出绿色健康友好的教育评价环境。
这些辅助功能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孩子,如“学科资源库”有学科教师整理的知识类资料、微课、课堂实录等资料,方便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其中的习题是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在一段时间内自己的学习情况。
效果
“南桥小学的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注重了学生成长的过程,各评价维度辐射到学生在校的每个时间点、每个表现,体现了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注意发挥学生自身、同学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途径立体化,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发展,使评价工作成为学生、教师、学校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教育过程。 1、学生方面
实施大数据评价后,班级门口的电子班牌成了学生交流的场所,兴致勃勃地刷着自己的个人档案,有的在交流生活实践中的点滴,有的在交流课堂中老师对他的实时评价,有的在思考怎么使用自己的积分来兑现喜欢的拓展课程?? 【学生感受】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参加了社区捡垃圾的活动,捡了满满的一袋,认识了很多跟我一样大的好朋友,听小区的阿姨介绍,我知道垃圾还要分类,这样我们的小区才会越来越美丽,我把昨天拍的照片,在爸爸帮助下写的文章放在了我的账号里,不仅得了一颗的奖励,今天通过班牌在跟同学们讲呢,他们听的可仔细呢,而且约好下次一起捡垃圾。
2、家长方面
大数据评价平台的建设,更注重学生平时大量数据的积累,很多家长以前都不知道学生在学校到底在干什么,总是会问今天表现怎么样啊,有没有被老师批评啊?现在通过平台,家长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学校对学生在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中的评价内容及指标;在学校活动的各种轨迹,了解学生的运动量等等情况。
【家长感受】
我在工厂上班,三班制的,平时对孩子的照顾确实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主要负责让孩子吃的饱,穿的暖,怎么指导孩子无从下手,问老师又感到不好意思。但自从南桥小学有了这个评价平台后,感到学校做的实在是太周到了,不光想为孩子留下小学生活的点滴,可以上传图片、视频、音频等,也让我知道了各门课的要求,做的很仔细,而且让我了解了我儿子在学校的表现,虽然配孩子的时间还是很少,但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有了很多话题。
3、教师方面
大数据时代教师的教学思维需要从群体教育的方式转向个体教育,大数据技术将给教师提供最为真实、最为个性化的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感受】
我是一位新教师,没有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各方面都很了解,并能马上又对应的教学措施。这个大数据的评价系统的建立,我认为是我对学生的积累,通过上面各个学生的过程性资料,让我能知道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哪些(或哪个)同学应注意基础部分,哪些同学应注意实践内容,哪些同学完成某一练习,哪些同学可以阅读推荐书目等等。这和网络购物相似,通过你过去的购买痕迹,网站就会分析出你的购物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你推送广告信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