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考 中国法律思想史 各章重点及思考题(完整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神是一致的.第二,邓析编著的《竹刑》,\不受君命,而私刑法\即未经郑国官方的授权和正式批准,而是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公布的,这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是独具特色的.

5, 儒家的法律思想

(一)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的法律思想比较广泛,如仁学和仁政说,维护君权说,\为民制产\与轻徭薄赋说等等,都属于儒家法律思想的范围,但其主要是礼治论,德治论和人治论. (1)\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儒家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旧礼改造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新礼.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他要求各级贵族互相克制,停止争夺,遵守礼制.在法律上,主张以礼作为适用刑罚的指导.孟子也要求法先王.荀子主张用礼维护封建等级制,并引法入礼要求以维护封建等级制的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从维护礼治出发,儒家主张:1,以\五伦\为中心,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2,以家族为本位,坚持\亲亲为大\重视孝,忠.3,区分贵贱等级,以礼规定人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2)\为政以德\的德治论

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敬德\的思想,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提高了德的地位和作用.

1, 德刑并用,以刑辅德. 2, 主张教化,3, 以德去刑. 4, 恤刑慎杀,5, 先教后刑. (3)\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孔子,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统治者的道德感化,荀子则着重对人和法的关系进行分析,强调法由人而定. 1, 圣贤决定礼法 2, 身正则令行

3, 法先王,4, 顺人情

(二)孔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以仁为核心的法律观

孔子对仁作了许多解释,其中最能表达仁的含义的是\仁者,爱人\但孔子是\爱有差等\的. 〈1〉 孔子的\爱人\有亲疏之分.从\亲亲\开始,由亲及疏, 由近及远.

〈4〉 孔子的爱人有等级之分.等级不同,爱的内容就有差别.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一个是\使\一个是\事\事奉),这种关系显然是不对等的.

〈12〉 孔子的爱人是不以突破君子与小人的界限为前限的.\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认为\仁\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劳动人民(\小人\是不〈17可能有的. 2, 礼是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

〈1〉 主张正名.即纠正各种违反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现象.

〈4〉 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即制礼作乐和出兵征战的权利由天子掌握. 〈5〉 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互相包庇犯罪. 〈8〉 反对\铸刑鼎\

4, 道德教化高于法律强制

〈1〉 先教后刑,强调道德感化的作用. 〈3〉 宽猛相济,以刑罚辅助德

〈5〉 以德去刑,德教具有消灭犯罪的功能

5, 立法,司法主要靠贤人

〈一〉\人存政举\由圣贤治国立法.

〈二〉\身正令行\执政者应带头遵守立法. (三)孔子法律思想的影响

孔子并没有否定法律的作用,但在论述\法\与\人\的关系时,将统治者个人置于\法\之上,这与他在论述\法\与\礼\的关系上时,将\礼\置于法之上;在论述\法\与\德\的关系时,将德置于\法\之上,是完全一致的.这一思想,经过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西汉董仲舒等儒家的继承和改造,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长期影响了整个立法,司法活动.

(4) 孟子认为,君主要统一天下,关键在于得到人们的拥护,其办法是推行\仁政\孟子论法, 就是以\认证\为指导,围绕着\省刑法,薄税敛\而展开的.具体表现为: (1)\正经界\保障土地私有

(2)\薄税敛\征收赋税徭役有定制 (3)\省刑法\反对繁法苛刑

(12) 荀子的\隆礼\重法论

荀子把礼说成是\与天地同礼,与万物同义\的\大本\但\礼\不是万能的,只有礼法并用才能治理好天下.

〈一〉\隆礼\论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礼治论,赋予礼以封建等级制的内容.其一,礼是治国的根本.其二,论理的起源.其三,严格划分人们的等级贵贱. 〈二〉重法论

在\隆礼\的前提下,还要重法.其一,论法的作用.用刑罚惩治犯人的目的,在于禁止暴行,反对作恶,并且防范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犯罪.其二,法以礼为本.其三,士用礼治,庶民用法治.其四,赏罚并用.

6, 墨家的法律思想

1,墨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墨家是先秦时期最早起来反对儒家的一个学派.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唯有墨家是代表劳动人民利益并提出系统理论学说的学派.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一)\兼相爱,交相利\的法律观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法律观的根本原则.他们要求以它来衡量国家的法律制度,评价各种学说观点;进而提出自己的立法主张,即国家立法必须贯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原则. (1) 法的起源和法制统一论 (2) \赏当贤,罚当暴\的刑赏论

(4) 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经济立法思想

2,墨家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主张

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十分重视人民的生计,十分重视劳动.用墨家的话来说,即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这是墨家从\农与工肆\生活中体验出来的.因此,墨家特别 提出了维护\赖其力\的劳动者权益的经济立法思想. (一)\不与其劳\不\获其实\

(二)\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三)维护私有财产权

3,墨家法律思想的特点

在墨子的法律思想中,既有朴素的平等观念,又有君主集权的专制倾向;既反对宗法等级\礼治\原则,又主张新的官僚等级;既主张法律高于君主,又把司法大权归于君主个人;既要求法律承认并维护劳动民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又只把希望放在明君贤臣的身上;等等.进步主张和落后观念往往同现,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特质和历史局限.

6, 道家的法律思想

6, 道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道法自然\的自然法说

在道家看来,统治者应当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法.他们认为,在人定法之外,还有一种来源于自然的自然法.这种自然法比人定法优越的多.它体现了自然无为的要求,广大无边,谁也逃不了它的约束;它对人无所偏爱,大公无私,一视同仁. (2)\无为而治\论

道家认为,\道\是自然无为的,统治者应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听任自然法则的支配,让天下万物自然生长,发展. (3)废弃仁义圣智说 (4)否定人定法 (5)\君人南面之术\ 2,〈〈庄子〉〉的法律虚无主义的观点 1, 主张绝对无为,2, 否定仁义礼法

3, 主张绝对自由,4, 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

法家的法律思想(本章为中国法律思想课程最重要的章节之一) 7, 法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它形成于战国中期.法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多方面地阐述了法的基本理论,他们的理论,在当时世界上也名列前茅.其主要内容是: (1) 法的起源与变法论

法家关于法的起源说与变法论,是他们主张社会改革和变法的理论依据.

法的起源论.商鞅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上世,中世,下世三个阶段.他认为,在\以强胜弱,以众暴寡\的下世,人们争夺激烈,为了\定分\止争\需要\立禁\立官\立君\即产生了国家和法律.商鞅关于法的产生的论述,以后成为法家共同的法的起源论.

变法论.商鞅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统治者应\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因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实行变法是历史的必然.韩非也系统阐述了变法思想. (2)\以法治国\论

法家对法下了比较明确的定义:\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法加乎奸令者也.\即法是由官府制定颁布的,并且有强制力,使赏罚的原则深入人心,奖赏给予谨慎守法的人,而刑法则加于违法犯罪的人. 法的性质和特征

其一,法的规范性.法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规则.它也是一种标准,全体臣民必须严格遵守. 其二,法的公正性.法是公正无私的表现.

其三,法的平等性.法代表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就应当具有普遍适用的平等性.

其四,法的公开性,法家指出,统治者制定法令,必须明白易懂. (3)法的纲要――赏与罚 (4)\势治\论

法家认为,要推行法治,必须以君主的势力为前提,以国家的政权为后盾. (5)\术治\论

法家的\术\是指君主掌握政权和驾驭臣下的手段和方法. (6)文化专制论

8, 思考练习题 1, 名词解释

国之四维 三国五鄙 宽猛相济 与民分货 为国以礼 为政以德 仁者,爱人 为政在人

3, 为什么说子产\铸刑书\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 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

5, 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思想有哪些内容 6, 先秦法家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有哪些贡献 7, 述韩非子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教学体会:通过前面几讲教学,结合面授时间等实际情况,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完全可以根据五个\的原则,即什么人在什么时代发表了什么观点,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他的观点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五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运用此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思路清晰,纲目简化,易学易懂,与自学考试这个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第八讲

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 1, 教学目标2,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员理解和掌握:

1, 事统上法,无为而2, 治,3, \与民休息\仁义为本,4, 法度为末等基本概念.

5, 着重了解秦汉之际法律思想的变化,6,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7, 以及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

3, 教材内容分析

从本讲教学开始进入到第三篇即封建社会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的学习.在本讲教学中,由于本讲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讲,并非学习的重点.所以,截取课本当中的重点内容来进行讲解:(1)秦朝的\法治\思想.(2)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3)董仲舒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等四个方面来学习.

4, 课时分配

面授:50′×2 自学:50′×4

5, 对本讲的教学

秦朝\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秦朝的建立使我国进入到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维护专制王朝的封建统治,

以秦始皇为首的秦王朝统治者采取了\专任\的法治.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2,\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秦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了各种法律.当时在政治,军事,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确实\皆有法式\体现了\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这种法治思想还表现在秦始皇在巡行天下时,通过李斯等人到处立碑刻石的颂德辞中. 3,严刑峻法,\深督轻罪\

4,\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终于造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文化专制大案――焚书坑儒.

秦朝的严刑竣法

秦朝的统治者是先秦法家思想最坚决的信奉者和实践者,而先秦法家一向是主张以\力术\统治天下的.所谓\力术\具体表现为法律,军队等暴力手段,他们认为严刑竣法之类的暴力是最为有效的.秦朝的统治者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人民实行残暴的统治.正是这种赤裸裸的残暴统治及恐怖政策,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终于使不堪压迫的劳动人民起来反抗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从而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的一个别派,以传说中的黄帝,老子为祖师而得名.汉初的统治者吸收了黄老学说的合理成分,把它运用到实践当中,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1, 无为而2, 治,3, \与民休息\

汉初君臣都从秦朝迅速灭亡的实际中吸取了教训,严厉地批判了\专任刑罚\的法学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陆贾的〈〈新语〉〉为汉初黄老无为之治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治国理论.

4, 文武并用,5, 德行相济

所谓文武并用,也就是德行兼施,二者相济为用. 6, 轻徭薄赋,7, \以粟为赏罚\

汉初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对农民的剥削.文帝的大臣晁错认为,以粟为赏罚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项: 1, 法自君出,2, \则天顺时\

秦始皇建立起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大权独揽,自然是言出法立,全体臣民必须严格遵守.这种法自君出的根本依据是神化皇权.为了说明君主是怎么样来体现\天意\来实施法律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则天顺时\的思想,认为施政执法必须符合阴阳顺逆和四时运行的规律,并编造出\赏以春夏,刑以秋冬\说. 3, 礼法融合,4, 引经决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考 中国法律思想史 各章重点及思考题(完整版)(2)在线全文阅读。

自考 中国法律思想史 各章重点及思考题(完整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281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