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天气学原理复习资料(袁)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天气学原理与天气分析预报方法》考试要点

第一章 1、学会看天气图:了解下列填图要素的意义

高空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

1、 天气现象符号的基本掌握:

1

雾的符号是_的基本符号是

,沙尘暴的基本符号是 ,雷暴的基本符号是

,毛毛雨的基本符号是,雨的基本符号是,雪(

)。

,阵性(降水)的基本符号是

2、 气压场的五种基本型式是: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形气压场。

4、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从中心向外增大,其附近空间等压面类似下凹的盆地。

高压 :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压区,气压从中心向外减少,其附近空间等压面类似上凸的山丘。 低压槽:从低压区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简称为槽。 高压脊:从高压区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简称为脊。

鞍形气压场:两个高气压和两个低气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称为鞍形气压场,简称为鞍形场或鞍型区。 5、 图上标出各种系统的名称:例如,标明高低压中心(G、D);槽线;冷暖锋等等。 6、 天气图种类:高空图(又称等压面图),地面图,辅助图(又称剖面图)。

第二章

1、 锋的概念。

定义:两个热力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狭窄的过渡带。或两个密度不同的气团之间的狭窄的过渡带。 冷暖气团之间的狭窄的过渡带,称为锋。这一过度区域也称为锋区 2、 气团的概念:气象要素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第三章

1、 气旋、反气旋

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气流作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

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气流作顺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

2、 根据热力结构分类,气旋有哪几种类型?(气旋分类)

(1)有锋面气旋(中有锋面,一般移动性较大); (2)无锋面气旋(热带气旋、地方性气旋) 3、 影响东亚地区的气旋:(东亚锋面气旋的源地主要类型)。

(1)北方气旋45N-55N:

蒙古气旋(生成于蒙古中部、东部); 东北气旋(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 黄河气旋(生成于河套、黄河下游); 黄海气旋(活动于黄海地区)。 (2)南方气旋 25N—35N:

江淮气旋(生成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湘赣地区); 东海气旋(活动于东海地区)。

第四章

1、 大气环流的概念(名字解释或填空):是指全球范围的大尺度大气运行的基本状况。 水平尺度——数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10公里以上;时间尺度——几天以上。 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不但影响着天气的类型和变化而且影响着气候的形成。 2、 大气环流季节转换(冬三夏四) (1)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特点:

①11月~5月为冬季环流型:西风带三个长波槽(东亚大槽、北美大槽、欧洲浅槽),西风急流强,位置偏南,东亚南北两支西风急流。

②7月~9月为夏季环流型:西风带四个长波槽(东亚大槽、北美大槽、欧洲西海岸槽、?),西风急流弱,位置偏北,东亚一支西风急流。 (2)两次季节突变:

①6月突变——冬季环流型转为夏季环流型 ②10月突变——夏季环流型转为冬季环流型。 3、 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简答):

1)太阳辐射的作用;2)地球自转;3)角动量交换;4)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5)能量收支。 4、 简述北半球海平面平均气压场特征(简答)最新修正!!

(冬半年:受冷高压系统控制;夏半年:受热低压系统控制) 1) 北半球有5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海洋系统

2

① 太平洋副高和大西洋副高:夏强冬弱,南北位移 ② 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冬强夏弱 ③ 格陵兰高压

2) 北半球有4个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大陆系统 ① 冬季:亚洲冷高压和北美冷高压 ② 夏季:亚洲冷低压和北美热低压

第五章

1、 天气预报的概念、类别以及常见的天气预报方法:

1) 概念: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

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2) 天气预报的分类:短时邻近预报1-6小时的预报;

短期天气预报:1-2天的预报; 中期天气预报:3-15天的预报;

长期天气预报:又叫短期气候预测。月、季天气预报。 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3) 方法:

① 天气形势的预报和判断。天气系统的预报方法主要是依靠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的判断,雷达

资料的使用以及对天气系统的外推。

② 天气要素的预报。天气要素的预报主要是在天气系统和天气形势的预报基础上,根据形成各种天

气要素的形成条件,最后给予预报。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天气图方法和统计预报方法。

第六章

1、 寒潮的概念:

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且过程降温超过10°C。根据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侵入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剧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6℃以下者称为寒潮。

寒潮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伴有风沙、雨、雪、雨和霜陈,春秋两季在江南地区,还可能有雷暴产生。

2、 寒潮天气系统的四个成员:

① 极涡; ② 极地高压; ③ 寒潮地面冷锋; ④ 寒潮地面冷高压。(冷锋与冷高压常相伴出现) 3、 极地高压在寒潮天气过程中的作用:

① 定义:极地高压是中高纬度的阻塞高压进入极区的深厚暖性高压。 ② 作用:极地高压发展建立——极涡从极区南下

极地高压衰退南垮——冷空气向南爆发,引发寒潮

4、 寒潮中期天气过程分类:

① 倒Ω流型、(三个阶段的演变特征) ② 极涡偏心型、 ③ 大型槽脊东移型

第七章 大型降水过程

1、 降水等级标准:7个等级(要求:会根据实际数值进行雨量等级的判断) 24小时雨量(毫米) 等级 0.1 微量 0.1—10 10—25 小雨 中雨 25—50 大雨 50—100 暴雨 100—200 大暴雨 〉200 特大暴雨

2、 暴雨形成的条件(简答)

① 充分的水汽供应

ⅰ水汽的含量——本地区整层大气的水汽含量高

ⅱ水汽的供应——有足够的水汽从源地不断向该地区输送。

3

② 强烈的上升运动

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垂直运动强—— 暴雨是中小尺度系统的产物

ⅱ本地区有很强的不稳定能量——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产生垂直运动(高温、高湿) ③ 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ⅰ大尺度环流系统稳定 ⅱ天气尺度系统重复出现 ⅲ中小尺度系统发展活跃 ④ 有利的地形作用 3、水汽诊断方法:(1)水汽含量:各层比湿或露点;各层饱和程度;湿层厚度。 (2)可降水量。(3)水汽通量。(4)水汽通量散度。(5)水汽的局地变化。 4、我国大型降水过程(三种):华南前汛期降水、 江淮梅雨、 华北与东北雨季降水。 5、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低空切变线、低空低涡、高空冷涡、低空急流。 6、简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与我国东部雨季的关系。

副高一年中北进与南退过程并不是均速进行的,而表现有稳定少变,缓馒移动与跳跃三种形式。 一般讲冬季副高脊线在15N附近,3、4月份开始缓慢北移,“江南春雨”连阴雨。

5月20 日左右,副高脊线北跳到15°N 以北,南海夏季风爆发,“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雨量大。 6月18 日左右,副高脊线北跳到25°N ,华南前汛期雨期结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梅雨开始,即“江淮梅雨”。

7月10 日前后,当副高脊线位于25°~30 °N时 ,雨带推进至黄淮流域,黄淮雨季开始,即“华南后汛期”;当副高脊线越过30 °N时,华北和东北雨季开始。

9与~10月上旬,大雨带南撤,“华西秋雨”,我国秋季连阴雨;

第八章 低纬环流系统(副高 赤道辐合带 )

1、西太平洋副高概念: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存在着副热带高压带,由于海陆的影响,常断裂成若

干个高压单体,这些单体统称为副热带高压。在北半球,它主要出现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非大陆。出现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称为西太平洋高压,其西部的脊在夏季可伸入我国大陆。

2、 台风:发生在热带洋面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称为台风,中心风力达到12级以上。 3、 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填空)北半球: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阿

拉伯海;南半球: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东部和西部。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孟加拉湾台风源地对我国影响重大。

4、 台风路径:西移路径、西北路径、转向路径。

第十一章 实习课

1、 MICAPS系统的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 System),是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的英文缩写。Micaps是与卫星通讯、数据库配套的支持天气预报制作的人机交互系统。

主要功能是通过检索各种气象数据,显示气象数据的图形和图像,对各种气象图形进行编辑加工,为气象预报人员提供一个中期、短期、短时天气预报的工作平台。 2、 MICAPS能够处理的资料有哪些:

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数值预报资料、雷达资料、台风路径资料、城市预报资料等。

3、 MICAPS中五种检索资料的方法(名称掌握):文件名检索、菜单检索、参数检索、综合图检索、翻页

检索

4、什么是数值预报?是根据大气实际情况,在一定初值和边值条件下,通过数值计算求解描写天气变化过程的大气运动方程组来预报未来天气的方法。

5、数值预报与预报员经验的优势互补:数值预报优势在于所依据的物理定律的普适性与制作过程的客观性,以及定量化的预报结果,但不可避免的把复杂的大千世界简单化,几条已被大大简化处理的物理定律并不能概括全部天气系统客观事实;预报员预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观的经验,难以把握没有遇到的特殊天气事件,其结果也难以量化。预报员的经验结合数值预报的定量化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天气学原理复习资料(袁)在线全文阅读。

天气学原理复习资料(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28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