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46
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企业为赚取市场价差而持有的债权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其主要特征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期间要承担当期利率变动、市价变动风险对该资产价格的影响。
47. 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价,由于价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持有损益包括在所有者权益中的是( D )
A.债权性投资 B.股权性投资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可供销售金融资产
★考核知识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P139 附2.4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特征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48.企业购入用于交易目的的股票,支付价款中包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将这部分股利计入的账户是( D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投资收益 C.其他应收款 D.应收股利 ★考核知识点:交易性金融资产 P135 附2.48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49.在采用实际利率法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价进行摊销时,各期的摊余成本( B )
A.逐期递增 B.逐期递减 C.保持不变 D.变化不能确定 ★考核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 P137 附2.36 参考第八章金融资产第三节
50. 下列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中,在相应资产的持有期间内可以转回的是( D ) A.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B.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C.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D.存货跌价准备
★考核知识点:资产 减值 P148 附2.50参考第九章资产减值
51.以下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是(A )
A.应付公司债 B.应交税费
C.其他应付款 D.应付职工薪酬 ★考核知识点:流动负债 P161 附2.51 参考第10章、第11章
31
52.下列各项目中,不影响每份债券发行价格的是( C )
A.债券面值 B.票面利率 C.发行总额 D.发行时市场利率 ★考核知识点:公司债券 P182 附2.52
企业债券的价格与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有直接的关系。 在理论上,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理论,将债券到期应付的面值和各期应付的利息,根据市场利率折合的复利现值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债券发行价格=面值的现值+各期利息的现值
53.就发行债券的企业而言,所获债券溢价收入实质是( D )
A.本期利息支出
B.以后期间的利息提前收入 C.为以后少付利息而付出的代价 D.为以后多付利息而收到的补偿 ★考核知识点:公司债券 P184 附2.53
债券折价是对债权人少得利息的一种补偿,也可以认为是债券发行人对债权人预付的一笔利息。对债券发行企业而言,这部分折价应由以后各付息期负担,增加各付息期的利息费用。因此债券发行企业各付息期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除了按票面名义利率实际支付的利息费用以外,还应该包括溢折价在各付息期的摊销额。溢折价与折价相反,是债券发行企业在各期多付利息的一种补偿,也可以认为是债券发行企业向债券投资者预收的一笔款项。对债券发行公司来说,这部分溢价应在以后各付息期摊销,冲减各付息期的利息费用。也就是说,债券发行人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是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额扣减各期溢价摊销额以后的余额。
54.企业以折价方式发行债券时,每期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是( B ) A、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减去应摊销的折价 B、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加上应摊销的折价 C、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减去应摊销的折价 D、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加上应摊销的折价 ★考核知识点:公司债券 P184 附2.54
债券折价是对债权人少得利息的一种补偿,也可以认为是债券发行人对债权人预付的一笔利息。对债券发行企业而言,这部分折价应由以后各付息期负担,增加各付息期的利息费用。因此债券发行企业各付息期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除了按票面名义利率实际支付的利息费用以外,还应该包括溢折价在各付息期的摊销额。溢折价与折价相反,是债券发行企业在各期多付利息的一种补偿,也可以认为是债券发行企业向债券投资者预收的一笔款项。对债券发行公司来说,这部分溢价应在以后各付息期摊销,冲减各付息期的利息费用。也就是说,债券发行人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是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额扣减各期溢价摊销额以后的余额。
32
55.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如有新投资者加入,新加入者缴纳的出资额大于其按约定比例计算的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应计入( C )科目。
A、实收资本 B、营业外收入 C、资本公积 D、盈余公积 ★考核知识点:资本公积 P198 附2.55
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数额大于注册资本的部分(股份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情况下发行价格超过股票面值的部分),不应作为投入资本处理,而应作为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从特定来源取得,由投资人共同享有的所有者权益。其内容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56.提取盈余公积会导致( B )
A、利润减少 B、未分配利润减少 C、留存收益减少 D、所有者权益减少 ★考核知识点:盈余公积 P200 附2.56
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年度终了,公司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作相反会计分录;同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利润分配”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年末余额,反映公司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57.提取盈余公积的实质是( A )
A.限制留存收益分配的手段 B.发放奖金的资金来源 C.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金 D.偿还债务的专用资金 ★考核知识点:盈余公积 P200 附2.57
留存收益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指定用途的留存收益,是政府和投资人为了维护债权人利益,为了企业持续经营,要求企业留下一定比例的净收益。这部分净收益被称为有指定用途的留存收益,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称为“拨定留存收益”。这部分留存收益一般情况下不得再向投资者分配。在我国,这种有指定用途的留存收益被称为盈余公积;留存收益中的另一部分,即没有指定用途部分,被称作未分配利润。
58.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1000000股,每股面值10元,每股按12元的价格出售,根据协议,证券公司按照发行收入的5%收取手续费。则该公司计入资本公积的数额为(A)万元。
A、140 B、150 C、0 D、200 ★考核知识点:股票发行 P209 附2.58
如果溢价发行股票,应根据取得的净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账户;根据股本金额贷记“股本”账户;用溢价额扣除发行费用后的金额贷记“资本公积”账户。 59.盈余公积的来源是( C )。
33
A、从费用中提取 B、由资本公积转入 C、从税后利润中提取 D、由出资者出资 ★考核知识点:盈余公积 P200 附2.59
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年度终了,公司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作相反会计分录;同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利润分配”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年末余额,反映公司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60.下列关于库存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它是已发行的股票;
B、它是收回后尚未注销的股票;
C、库存股是公司的一项资产,再次发行库存股所产生的收入与取得时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会引起公司损益的变化。
D、库存股的权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它不具有股利的分派权、表决权、优先认购权、分派剩余财产权等。
★考核知识点: 库存股票 P210 附2.60
库存股票是指发行以后由于公司重新购回或其他原因而重新由公司持有、且尚未注销的本公司股票。
库存股票有如下特点:
(1)库存股票不是资产,仅仅是股东权益的减项。
(2)库存股票没有选举权和优先认股权,一般也不参与股利分配和剩余财产的分配。
(3)库存股票业务不产生损益,因此公司买卖自己的股份不影响净收益。 (4)库存股票可能减少留存收益,但决不会增加留存收益。
(5)当公司持有库存股票时,分配股利应受到限制。这是由于公司取得库存股票会减少了公司的资本,为了使核定资本保持完整,应按减资额对其留存收益作出限制,保留与库存股票取得成本等额的留存收益,以限制股利的发放。待库存股票再发行时,资本得以恢复,对留存收益的这一限制便随之解除。
61.下列事项中,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是( C )
A、以资本公积转赠资本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C、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D、用盈余公积转赠资本 ★考核知识点:所有者权益 附2.61参考第12章、第13章
62.能同时影响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是(B)。
A、宣告分配负债股利 B、支付现金股利 C、接受投资者投入资本 D、支付股票股利 ★考核知识点:所有者权益 附2.62参考第12章、第13章
34
63.下列各项中,符合收入会计要素的定义,可以确认为收入的是(C)
A、出售固定资产收取的价款 B、捐赠收入 C、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 D、罚款收入 ★考核知识点:收入P227 附2.6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但不包括企业代第三方或者客户收取的款项。
收入来源于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中,而不是从偶尔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例如:由于固定资产是为使用而不是为出售而购入的,出售固定资产并非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因而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不列作收入加以核算。
利得(营业外收入)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人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确认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等。
64.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会计上应确认为(A)。
A、营业外收入 B、营业收入C、 其他业务收入 D、投资收益 ★考核知识点:营业外收入P234 附2.64
利得(营业外收入)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人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确认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等。
65.下列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D)
A、存货跌价损失 B、计提坏账准备 C、购货方取得的现金折扣 D、捐赠支出 ★考核知识点:营业外支出P246 附2.65
营业外支出是在利润表中列示的损失。“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66.下列税金中,不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核算的是(B)
A、消费税 B、印花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营业税 ★考核知识点:营业税金及附加P243 附2.66
企业应设置“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来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这些税费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财务会计学》复习资料(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