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2015年初三毕业会考试卷
语文(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 生 1.本试卷共10页,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Ⅰ卷共三道大题,21道小题(70分);第Ⅱ卷为作文,22和23题(50分)。 须 3.请选用规定的笔(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2B铅笔)在答题纸上按要求作答。 知 第Ⅰ卷 ( 共70分)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共8分)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 ① , ② , ③ ,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运河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留下了无数令后人感(kǎi)不已的文化遗迹。古运河研究学者.夏刚草这样形容道:“运河沿岸的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yáo)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则指出,运河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在运河区域 ④ (考察 考查),学者们还是能发现许多思想、文化交融的痕迹,来自北京的一位学者特别提到了颐和园,因为这座皇家园林明显地告诉了人们,她的主人——清朝皇帝是“ ⑤ (”偷了 吸取)江南山水文化的精华。这座园林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而昆明湖拷贝的就是杭州的西湖文化。特别是西堤,完全是模仿西湖的苏堤而建造的。所以在这里,我们既能领略.北方山川雄浑宏阔的气势,又能看到江南水乡(wǎn)约清丽的风韵。
(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与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依次对应的一项是( )(2分)
A 记载 卷端 模样 B 负载 卷曲 模样 ......C 负载 卷端 模拟 D 记载 卷曲 模拟 ......
(2)文段中拼音处应填的汉字,与下面词语中加点字字形依次对应的一项是( )(2分)
A 一概而论 土窑 叹惋 B慨叹不已 土窑 温婉 ......C 慨叹不已 窖藏 叹惋 D一概而论 窖藏 温婉 ......(3)文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写短语、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取直于元代 ?繁荣于唐宋 ?疏通于明清 ④考查 ⑤吸取 B ?取直于唐宋 ?疏通于元代 ?繁荣于明清 ④考察 ⑤吸取
第 1 页(共17页)
C ?繁荣于元代 ?疏通于唐宋 ?取直于明清 ④考查 ⑤偷了 D ?繁荣于唐宋 ?取直于元代 ?疏通于明清 ④考察 ⑤偷了 (4)根据文段内容,用正楷字在田字格中补写下联。(2分)
上联:沿岸遗迹似画卷 下联:
2.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甲同学的回答得体的一项是( )(2分)
甲乙两人同丙一起去公园照相。丙长得漂亮,就是脖子稍短些。一次甲给丙照相的时候
想采用俯角拍摄,乙小声提醒说:“她脖子短,俯拍就更显得缩脖子了,不如平拍好。”丙听到乙的嘀咕,很敏感,找个机会悄悄问甲:“他刚才说我什么?”甲说:“ ”
A 他说,你脖子太短,俯拍出来难看。 B 他说,俯拍会显得你脖子短。 C 他说:平拍会显得你脖子长。
D 他说,换个角度更能表现出你的美。 3. 楷书、行书、草书是最常见的书法字体,它们给人别样的审美感受。下面三种字体的书法作品, 用打个比方的方法说出它们各自的美感,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楷书 行书 草书 A.楷书如人端正站立 行书如人悠然行走 草书如人欢快舞蹈 B.楷书如人端正站立 行书如人漫步行走 草书如人随性乱舞 C.楷书如人正襟危坐 行书如人悠然行走 草书如人随性乱舞 D.楷书如人正襟危坐 行书如人漫步行走 草书如人欢快舞蹈
4. 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称(别称)、姓名、他人的评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五柳先生 柳宗元 不为五斗米折腰
第 2 页(共17页)
B. 诗 圣 杜 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诗 仙 李 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六一居士 范仲淹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5. 在横线处填写原文。(共5分)
⑴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1分) ⑵ 辛弃疾在《南乡子·何处望神州》中,运用典故,从侧面衬托孙权的年少有为,不畏强敌的诗句是 , 。(2分)
⑶ 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一时红遍大江南北,歌曲表达的对年华流逝的无可奈何之感,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之情引发了人们的共鸣,不由得人们想起“ , ”这脍炙人口的诗句。(2分)
6. 阅读下面三段节选文字,完成填空。(3分)
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
“那还用说,”矮子猜到他的意思,“自要一上了便道,咱们就算有点底儿了!”
还没拉到便道上,祥子和光头的矮子连车带人都被十来个兵捉了去!
……
可是,他把军衣脱下来:一把,将领子扯掉;那对还肯负责任的铜钮也被揪下来,掷在黑暗中,连个响声也没发。然后,他把这件无领无钮的单衣斜搭在身上,把两条袖子在胸前结成个结子,象背包袱那样。这个,他以为可以减少些败兵的嫌疑;裤子也挽高起来一块。他知道这还不十分象拉骆驼的,可是至少也不完全象个逃兵了。加上他脸上的泥,身上的汗,大概也够个“煤黑子”的谱儿了。 ..
上面三段文字中提到的“他”指的是 ① (人名),加点词语“谱儿”的意思是 ② ,
结合上面的三段文字,围绕主人公的经历,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你的问题是 ③ 二、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7——11题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第 3 页(共17页)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该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227年】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而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注:该历史事件发生在大约公元207年——208年春】
第 4 页(共17页)
【丙】
7.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将军宜枉驾顾之 猥自枉屈 B. 愿陛下亲之信之 将军岂愿见之乎 ....C.若跨有荆、益 至于斟酌损益 D.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欲信大义于天下 ....8.古汉语常常出现把名词当作动词运用的语法现象,如:“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名词“刃”就
用作动词,翻译成“用刀刃杀害”。依据此种用法,结合文意,“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以迎将军者乎?”可译为( )(2分) A.百姓谁敢不挑着竹篮,拿着壶来欢迎您呢?
B.百姓谁敢不拿着食物和美酒来欢迎您呢?
C.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粮食,用壶装着美酒来欢迎您呢?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
第 5 页(共1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房山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