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十三) 环境保护
(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
1. (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过去沿海风景优美,水产丰富,生长着中国面积最大的珍稀植物红树林。现如今出现了众多开采石灰岩的私营矿场,且规模逐步壮大,与采石场相邻建有多个碎石场,已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下图为合浦县沿海岸线连绵的矿坑。
(1)分析采石矿场和碎石场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危害。
(2)指出当地国土管理部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破坏沿海红树林植被,沿海侵蚀加剧;造成土地资源破坏;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2)加强管理;有序开采;做好矿石开采区的土地复垦;划定沿海红树林保护区。
......
(2)针对采石场和碎石场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从加强管理、做好矿石开采区的余地复垦、划定沿海红树林保护区等方面回答对应措施。 考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应对措施。
2. 鄂尔多斯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化工和特高压输电带动鄂尔
多斯煤炭产业转型。读鄂尔多斯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试提出实现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3)分析鄂尔多斯煤炭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答案】(1)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地面塌陷,加重环境污染。
(2)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将煤矿石等资源化,进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3)发展清洁能源和现代煤化工产业;打造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控制煤炭产能,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解析】本题以鄂尔多斯高原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煤炭的开采会造成植被破坏,形成地下采空区,且矿石的堆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进而引发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环境污染等问题。
(2)本题主要考查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措施应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等方面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鄂尔多斯煤炭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从打造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分析。
3. (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地下水质划分标准,Ⅰ~Ⅲ类为水质较好地下水。下图示意我国各省Ⅰ~Ⅲ类的地下水分布面积比例。
(1)描述我国地下水水质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地下水质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请提出改善地下水质的有效措施。 【答案】(1)特征:地下水水质分布不均;总体上南方水质优于北方,北部沿海与西北水质较差。原因:南方气候较为湿润,地下水水量大,水循环活跃,地下水的自净能力强;北方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自净能力减弱;北方重化工业发达,排污量大;沿海地区海水入侵与西北盐渍化都会导致地下水水质下降。
(2)加强地下水水质监测;加强执法力度,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水污染;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对污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引洁净淡水回灌地下,净化地下水。
【解析】本题主要我国水污染和分布,以及改善水质的措施等相关知识。
(1)根据图中各类水质的地下水分布情况,可知我国地下水水质分布不均;总体上南方水质优于北方,北部沿海与西北水质较差。主要是因为南方气候较为湿润,地下水水量大,水循环活跃,地下水的自净能力强;而北方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自净能力减弱;北方重化工业发达,排污量大,所以北方水质差;沿海地区海水入侵与西北盐渍化都会导致地下水水质下降。 (2)本题主要考查改善水质的措施。改善水质,一方面需要加强地下水水质监测,加强执法力度,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应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再工业生产中,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水污染;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对污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采取引洁净淡水回灌地下,净化地下水等措施。
4. (加试题)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土地退化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选考2018届高三地理总复习专题检测(十三) 环境保护 含解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