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强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浅谈社会热点之强拆

法学院 0911401079 曹晓舟

对于强拆这样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我一直很感兴趣,刚好借此次机会做了一次相对全面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我也对于利益的矛盾以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感觉到很是困惑,每一方都将自己的利益描绘的十分在理,而我希望站在一个比较中立的立场浅谈强拆,也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

中国城市化进程必然伴随着拆迁,但如果把所有的“拆”字前面都加上一个“强”字,不仅与事实不符,也无助于将来的发展。不容忽视的是,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建设加快,强拆恶性事件不断上演,可谓一种强拆,各种反抗。从愤而自焚到组队护房,总诠释着弱者绝地求生的无奈。这样一个状况下我们应该为老百姓的人权意识越来越强烈感到欣喜呢,还是为了现今社会政府官员麻木不仁与民争利而感到不幸呢?我还是希望以一个比较积极的视角看问题——社会矛盾总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样将矛盾展现在公众面前让大家自由讨论批判才是利于良性长久发展的。

首先我想对强拆提出以下的一些质疑:1强拆是否是否是公共利益需要或是政府规划之中。2是否对被迁房屋所有人给与公平补偿。3房产商,拆迁部门是否经过了合规合法拆迁程序。4对于违规建房前期是否尽了监管职责和必要措施。

众所周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以我觉得首先应当从人民利益出发,从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当百姓以命相争的时候,地方政府和官员就真的应该充分反思和检讨一下强拆的工作思路了。老百姓相对于政府总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并且在强拆事件中的当事人大多家庭困难,很多人一辈子赚钱除了娶妻生子维持正常的家庭生计外主要就是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然而实际上强拆之后的补偿根本无法买到一套与之前差不多的房子更不用说打乱了他们正常的生活,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搬迁装潢,可以说最后新房子的成本比补偿费要高出三分之一。所以,这是导致一些用户不愿意搬迁的主要原因,尤其在他们投诉无门说理不通抗争失败后,很多人就只能选择用生命去抵制拆迁,捍卫尊严,获得同情和社会政府的关注。

接着,我还想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看强拆。接受媒体监督本来是政府工作的题中之义,但是在此类事件中一些记者的报道并未都遵循了客观公正性原则,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指责当地政府,炮轰强拆政策甚至夸大事实主观臆断。是的,当代媒体总是将极端化的东西当做常态推进,这样做是很不符合应有的职业道德的,作为媒体人应当秉持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站在中间立场,考虑事发的前因后果以及当时具体的环境,并且把事情放进我国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运动大背景之下,对事情作冷静、客观、深入调查分析的报道。政府负面事件的出现,使一些对社会政府有些许不满的人找到了发泄的目标,另外,人的内心都有追求崇高匡扶正义的欲望,故对于许多网民来说,对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并不是特别关心,只是出于一种心理折射和情绪宣泄。更重要的是,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也是负面事件迅速发酵的重要因素。所以导致现在人们宁可相信弱势哪怕漏洞百出的说法,也不愿意相信政府的说法。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舆论监督很可能发展为笔杆子杀人。政府负责拆迁的官员反映很多时候他们不怕当事人在合理范围内多要补偿,就怕不切实际的蛮要,很多时候一些当事人不达目的坚决不搬让负责拆迁的小官员很难办。

新拆迁条例有望近期出台,据悉,新版草案经反复酝酿多次修改已较成熟,其中有许多抢眼的亮点,如“补偿市场化人性化”、“房屋征收实施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等,对于拆迁补偿、公共利益界定、征收程序、强制搬迁等也都有了比较具体的要求,补偿也要一律公开以打消大家相互猜疑、攀比的心理。今后拆迁主体也只有一个即政府,这样将政府推到前台,便于归责,“拆迁许可证”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备受争议的一个新规定莫过于可能将

要用司法强拆取代行政强拆,现今的制度中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样是明显不公平的,有学者提出以后政府一律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执行程序更加严格,分析认为,取消行政强拆,客观上会使政府尽量减少申请强制拆迁,从而努力与被征收人达成补偿协议,地方法官认为到时候法院需权衡法理与情理。然而实践中,司法部门是很不愿意介入强制拆迁的,现实中法院判决独立性还存在问题,法院扛不住政府压力,行政部门向法院提出申请只是走过场。这个问题最终还需通过司法改革来实现,如果草率地将法院拉入这场斗争,无疑只是一种矛盾的平行转嫁,并且会降低司法公信力损害法律的尊严。

如果不把背后真正的出发点通过公正的程序认真落实贯彻,新拆迁条例的出台也不过只是扬汤止沸。强拆问题中征收与补偿的矛盾归根结蒂是国家权益和个人权益的矛盾,不禁让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个人财产权和商业、公共利益冲突时,在立法、司法、执法中应当分别作何种倾斜?这在现今中国看似是一个不正自明的问题,然而从法理法益角度分析,事实上是一个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观念的取舍,我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又何谈社会利益?国家、整体利益高度模糊化,已被作为各种利益考量下政策的借口。个人存在才是立法的追高、最终目的,不能以任何理由贬损,国家的存在是为个人谋福祉,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并且是能够还原为个人利益的国家利益受侵害,即具有现实危险性并且会影响到个人利益实现时,才能够向国家利益倾斜。在现今自由平等强调个人权益的国际大环境下,考虑到我国固有深厚的社会本位观念,在整个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壮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强调对个人权益个人自由的保护,个人意识得到强调,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对公权力做进一步的约束:1政府应当成立拆迁监管部门,有部门约束管理。2拆迁人员需要有过硬的素质,应加强对其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培训。权力要自律更需他律,但是民众的力量与政府强弱不对等,建立健全一种民众和政府权力部门公平地对话和博弈的机制。另一方面,我认为国民和国家之间片面强调一方责任也是不恰当的,在社会发展大潮下,国民对于政府具有正当利益出发的工作也应当给与支持,通过正确的渠道反映意见,尽一个理性公民的义务正确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另外,媒体人也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起到一个引领公众理性对待问题的作用。

俗话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加强立法的同时还应当严格落实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恶行事件的发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谈强拆在线全文阅读。

浅谈强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84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