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柏拉图 (公元前427-347),出身雅典贵族家庭,雅典两个政党的斗争,思想是趋于保守的。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曾在意大利南部参加政治,几度失败,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放弃从政的想法,从事教育活动,“雅典学园”。
? 理念为中心的本体论。理念是宇宙的根源。唯心论命题。 ? 哲人之治为中心的政治论。
《理想国》
1. 理想国由三种人组成,建立在等级制度上:哲人,士兵,劳动者。
? 哲人由金制,代表理性,美德在智慧,责任是统治者 ? 士兵由银制,代表意志,美德在勇敢,责任是保卫国家 ? 劳工由铜制:代表情欲,美德在节制,责任是劳动 ? 他们共同的品质是 “正义”。 2. 正义即:各施其职,各安其守。
《法律篇》,理想国的姐妹篇,偏于缓和。
一.柏拉图在美学上的主要观点:
1. 存在于一种美本身,即美的理念,是美的总的根源。
有善的理念,美的理念,真的理念。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 2. 把艺术模仿自然变成了一个伪命题。
世界的三个层次,理念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理念是真是最高的,来自于神;现实是对理念的影子,与真理隔了两层;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艺术并不表现真理。 理想国第七卷著名的比喻。
歌颂英雄的诗人,和诗人歌颂的英雄。
二.柏拉图解释艺术的产生:“回忆说”与“灵感说”
1. “回忆说”:人的灵魂本身天赋的知识,但灵魂下降到人间附着于肉体时,先验知
识则消失,若要回忆起来,靠人的知觉与理解。思想基础是:灵魂是不朽的,来自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灵魂不死,灵魂可以循回。只有最上等的人可以回忆,因为他们灵魂最高贵,唯物主义者讲灵魂是将物质与灵魂/精神结合的,毕达格拉斯学派认为灵魂可超越肉体。 2. “灵感说”:人可以回忆,还因为灵感。人在创作中是被动的。神依附于人体后,
人处于一种迷狂状态,写出作品。完全是唯心的,神秘主义色彩。
三.反艺术的态度。
柏拉图本人艺术天赋很高,作品人物形象与性格都很突出,对艺术采取敌对态度。
“理念世界第一”的思想决定的。
四.理想国中的文艺政策
1. 整理清算希腊的文艺作品,罗列了艺术家的两大罪状:过去的艺术作品没有表现真
理;将神描写得与凡人一样。
2. 正面规定:a.从内容上,描写神,不能描写成一切事物的原因,要描写始终完美如
一的形象。b从模仿上讲,只能模仿好人好事,否则只能引起人的哀怜癖和感伤癖; c.从形式上说,主张间接模仿,戏剧作品是直接模仿,诗歌等是间接模仿,为减少文艺作品在直观上对人们的感染。d 规定理想国的公民要受到德育体育的教育,在此之前还要受到音乐的教育,希腊四种调式的音乐,主张激昂慷慨的音乐,禁止温柔哀怨的音乐。 若不能遵守这些规则,驱逐出境。
柏拉图是历史上第一个将政治与艺术结合得紧密的哲学家。
总结:柏拉图思想的三个方面,与亚里斯多德的思想一样是西方思想的源头。
? 对美和艺术本质的认识 ? 艺术的创作 ? 艺术在理想国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讲 亚里斯多德和他的诗学
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384-322年),17岁从师于柏拉图,二十年的学习。柏拉图是浪漫型的富于幻想的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是严肃的讲究科学与逻辑的科学思想家,理性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马其顿王子亚里山大大帝的老师,“百科全书式”思想家。西方第一位真正的文艺理论家,奠基人。《诗学》,西方第一本文艺论著。《修辞学》
亚里斯多德的美学思想 一. 艺术的本质 艺术是一种模仿。 亚里斯多德的创新。
1. 不仅回答了艺术模仿什么 ,而且回答了艺术怎样模仿的问题。批判了柏拉图的理
念论。从一般从个别的关系上,批判了柏拉图,柏拉图将一般与个别,相对与绝对隔绝了,高度抽象化了。一般不能脱离个别而存在。自然是天然而生,艺术是一种创作物,自然的根源来自于内部,艺术来自于外部(艺术家),艺术即形式,艺术即创造。 2. “四因说”。
形式因,决定一个事情成为一个事情的原因 知妙因,构成事物的材料 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目的因,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方文论笔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