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伯吹(我们习惯地称他为陈伯老)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感慨万分,特写了以下一些往事,以示纪念……
讲习班的好顾问
而今,在中国儿童文学园地里,活跃着不少著名作家,如郑渊杰、罗辰生、李少白、詹岱尔、张之路、黄世衡、王俊康、郑小凯等,但你可知,他们在起步时,都曾在1982年、1983年文化部少儿司举办的“儿童文学讲习班”中学习过。而这个班的顾问,便是陈伯老。
当时,为了举办这个讲习班,陈伯老出了许多主意,如讲课人、办班时间、办班内容等等。在讲习班上,陈伯老也是讲课人,他把自己的创作体会、创作实践,毫无保留地留给后人、受到大家的尊重。
为了开拓儿童文学新局面,当时的讲习班邀请了不少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与作家,如蒲漫汀、蒋风、洪讯涛、张锦江、肖平、胡景芳、郭风、刘厚明、葛翠林、鲁兵、圣野等。而讲课地点也分别安排在几个省,如1982年在沈阳、成都;1983年在广州、南宁、长沙与西安。据统计,约有500名儿童文学青年参加培训。陈伯老不顾当时年事已高,竟与我们共走南北,情绪高涨。在当时,陈伯老成了大家的偶像,只要一提“陈伯老也来了”,人们的心中便会是一种安慰。 然而,当今天我们在一起,再谈儿童文学大业时,陈伯老却已经离去了,我的心中自然是酸楚楚的。我在悄悄地说:“陈伯老,您……走好……”;
生活中的好师长
陈伯老是位极平和、大度、慈祥的人,与他在一起总有一种亲切感、温暖感。 陈伯老家住上海,而他每年冬天却来北京住在他北京大学任教的儿子家中。而每次来京,他便会打电话过来,我就约了时间去拜访他。
坐在他面前,我汇报文化部少儿司在儿童文学工作方面将要抓什么、打算做点什么事。他听得很认真,还会出许多主意,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应该去找谁。 陈伯老的心中装的都是儿童。只要对儿童成长有益,他就大力提倡,尽力去做。当谈到兴奋时,陈伯老竞会开心地笑了起来。虽然陈伯老的南方口音比较重,但从他微笑的脸上,你会感受到他的兴奋与内心的喜悦。 一次, 我向他谈起我们准备在青岛组织一次文艺夏令营——这在当时还是一件很新鲜的事,陈伯老听了连连说好,并提了许多建议。我立刻向司领导做了汇报,并提议也邀请陈伯老参加青岛文艺夏令营。
后来,陈伯老来到了青岛,与全国200多名少年儿童欢聚一堂。我发现,陈伯老显得更年轻了,因为他的脸在放光……
然而,当今天我们组织孩子聚在一起想再次聆听陈伯老的教诲时,陈伯老却已经离去了……
步入文坛的领路人
而今,在我的案头上,摆了三十九部文学作品,约600余万字。这是我在儿童文学之路上走来的足迹。
然而,我的第一部中短篇儿童小说集《魔笛声声》的序言则是陈伯老写的。 那是1983年,我把十几篇作品汇在一起,准备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陈伯老知道后,很高兴,鼓励我要多写、多思索,用心去体验孩子的喜怒哀乐……
在百忙中,他给我的“长子”写了序,不但逐篇分析了作品的特点,而且还指出了我今后在创作上的方向。
可以说,全国有许多青年作者在起步时,都曾得到过陈伯老慈父般的关怀,而我则是其一;
可以说,一个作家一生中不论出版过几部作品,但第一部则是印象最深的。因为“头胎”的降生,凝聚着他(或她)多年的心血。可喜的是,我刚刚起步,就得到了陈伯老的精心指导,自然心中充满了敬意。
然而,今天当我想把我的第40部作品书稿再让陈伯老指教时,他却……走了……
不,陈伯老没有走!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他在微笑、他在点头、他在期盼、他在倾听;他仍与我们在一起共同为了儿童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为了哺育亿万儿童而努力……
陈伯老,您……走好……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无论是教育界或是家长现在都已经认可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幼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繁衍和延续。在我国,教育幼儿已成为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良师与益友—纪念陈伯吹诞辰百年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