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西省资溪县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章 生态旅游产业基础和条件分析

一、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资溪县地处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黎川县,西毗南城县,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有“江西东大门”之称。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46’—117 O17’,北纬27 O28’—27 O55’。南北最长处48千米,东西最宽处51千米,全县总面积1,251.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资溪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县境东北部至西南部横亘着武夷山脉,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走势。境内多山,群峰耸峙,地形复杂,按海拔高度可分为山地、丘陵两大类型。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9%,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占26%,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岗占5%,境内最高峰鹤东峰海拔1364米。

主要水系 资溪境内无大江大河,县中部有一条隆起的地带把全县分成东、西两部分,故河流亦分成两部分。东部河流均流入信江,属信江水系,以泸溪为主,控制流域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西部河流均流入抚河,属抚河水系,以欧溪为主,控制流域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0%。由于多山,小溪山涧遍布全县,其中以纵贯东部的泸溪和横穿西部的欧溪较大。山区溪流虽无舟楫之利,但落差大,水量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1,149千瓦,可开发的蕴藏量34,618千瓦。

泸溪由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境内的凤形山南麓的铁关河与发源于凤形山北麓的增坊河在鹤城镇三江汇合而成,往北经高阜镇、马头山镇流入贵溪,称白塔河,再注入信江,全长61千米,平均宽度77米,控制流域面积835平方千米,在县境流域面积654平方千米,河道弯曲,谷深滩险,暗礁多,不宜通航。

欧溪(亦称许坊河),发源于嵩市镇的出云峰,汇入抚河,全长32.5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62平方千米,资溪境内流域面积314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资溪县境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70天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929.9毫米。光热资源较充足,年平均日照1,595.7小时。为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平均气温低于周边各县,每逢盛夏,凉爽宜人,俗云“五岭皆炎热,惟独资溪宜”,乃避暑胜地。

植被物产 资溪县森林生长茂密,有林地165万亩,占总面积的87%,森林覆盖率87.1%,是江西重点林业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盛产毛竹、杉、松、栲、楮等多种优质木材,并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江南油杉等珍稀树种57科,150种。油茶、茶叶等经济林也有大片分布,还盛产闽笋、香菇、松脂等林副产品以及桂皮、大活血、草珊瑚、灵芝等野生药材。森林中有华南虎、金钱豹、梅花鹿、穿山甲等数十种珍稀野生动物。矿产资源有钨、钼、花岗石等,其中已探明的花岗石总蕴藏量约5亿立方米。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可分为红壤、黄壤、石灰土、水稻土、潮土5个土类,10个亚类,122个土种。

二、 历史沿革

资溪建县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时名泸溪县,民国3年(1914年),因避湖南省泸溪县同名,奉命改为资溪县,至今已有427年的历史。

资溪县春秋属吴。周平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改属越。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威王伐越,尽取吴故地,故又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豫章郡南境立南城县,资溪属南城县管辖。三国时属吴境。隋朝属抚州郡。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抚州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南唐以南城置建武军,隶属抚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建武军为建昌军。元丰四年(1018年)建昌军于南城之东北境泸溪设抚建都巡检使。元朝因之。明朝洪武三年(1371年)

改泸溪都巡检使为泸溪都巡检司,设巡检一人。后因山川险阻,治理不便,建昌府知府王知屏和南城县县令范涞议改巡检司为县治,析南城之56都至72都置泸溪县。

民国元年(1912年)江西省分为四道,泸溪属豫章道。三年(1914年),改名资溪。

1949年5月8日,资溪解放,始属赣东北行政公署贵溪区督察专署,同年8月改属抚州专员公署。

三、 社会经济概况 1、面积与人口

资溪县下辖5个镇(鹤城、高阜、乌石、嵩市、马头山)、2乡(石峡、高田)、5个采育林场(高阜、石峡、马头山、陈坊、株溪)。全县共有7个居民委员会、21个居民小组、70个村民委员会,692个村民小组,689个自然村。2002年,全县总人口为10.6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72万,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5.1%,有畲、蒙、苗、侗、壮等少数民族5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03?。全县土地面积为1,251平方千米,山地面积达160多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

2、经济现状

2002年,资溪县国内生产总值为4.262亿元。第一产业1.333亿元,第二产业1.638亿元,第三产业1.291亿元,三类产业结构为30:39:31。

200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为4,0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88.69元,比上年增长2.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088元,比上年增长13.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2,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5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6%。

四、 区位条件

资溪县地处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黎川县,西毗南城县,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有“江西东大门”之称。

县城距省城南昌铁路里程215千米,公路里程224千米,交通比较便利。鹰厦铁路纵贯南北,316国道横穿东西。沪瑞高速公路通车后,赴上海仅6小时车程。全县境内主要公路全部硬质化,南下武夷山机场140千米,北上昌北机场220千米。

资溪县处于旅游胜地武夷山和道教发祥地龙虎山之间,与周边旅游中心距离分别为,距武夷山约140千米,距龙虎山50千米。周边较成熟的景区还有南城麻姑山、乐安流坑村、弋阳龟峰,距离均在100千米左右,便于联线互动。资溪县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内外政策协调,有条件抓住机遇,率先在抚州市把旅游业做大做强。

五、 旅游业概况

资溪县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活动从古至今都有,文人骚客往来不断,对法水温泉、高云塔、大觉岩等名胜多有诗词歌赋等题咏。由于观念等因素制约,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目前已初步开发出生态观光、温泉沐浴、健康养生、竹海漂流、奇景观赏、宗教朝圣、民俗探秘、幽谷探险、原始人祭祀物猜想等诸多生态旅游项目。狮子山的年游客接待量已达到2万人次左右。2002年,资溪县成功引进大觉山、狮子山两个旅游开发项目,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法水温泉度假休闲项目开发建设较早,现已初具规模,建有浴池、宾馆等接待设施,冬季游客接待量较大,但服务项目还较为单一,不能充分满足现代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资溪还与武夷山、龙虎山、三清山、庐山、井冈山连成一条金色旅游带,对接江、浙、沪、闽、港、台等南来北往的游客,在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建设中,资溪的“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发条件日渐成熟。

六、 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

资溪境内有316国道和鹰厦铁路交叉经过,形成大“十”字型对外交通体系,进出十分便利。资溪距省会南昌约200千米,距华东地区铁路枢纽城市鹰潭70千米,距福州380千米,沪瑞高速公路通车后,赴上海仅需6个小时。由于靠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溪有条件在江西“建设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休闲后花园”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资溪周边有武夷山、龙虎山、龟峰、流坑村、麻姑山等旅游发展成熟和旅游开发成功的景区,且距离均在100千米左右,便于联线互动。

资溪周边区域旅游经济发达,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拥有巨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2、资源优势

资溪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旅游特色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森林山水生态和田园乡村生态,且资源实体综合度较高,具有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和生态休闲旅游业良好的条件。

3、决策优势

资溪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以良好生态环境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制定了“生态立县”战略。2002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资溪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资溪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决定》〔资发[2002]33号〕,决议中提出“要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举全县之力,用全县之能,集全县之智,聚全县之财,尽快把资溪建成特色鲜明、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胜地,旅游直接收入达3亿元,??使旅游业成为资溪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目标。”2003年3月3日资溪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小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西省资溪县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在线全文阅读。

江西省资溪县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144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