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志愿服务工
作的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为在全市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发展壮大我市志愿者队伍,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实践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道德风尚,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实现“五市一极”建设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就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四化两型”和“五市一极”目标,高举志愿者旗帜,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努力营造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社会氛围,服务“五创”提质,全面推进我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按照《关于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 办发?2010?7号)的要求,建立全市人民广泛参与的社会性志愿者组织,健全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在管理上从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实现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的全覆盖、有形化。
(二)建立由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注册志愿者队伍,在队伍上实现
由以青年人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使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总数的10%以上。
(三)开展经常性的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挖掘内生活力,形成长效机制,在活动开展上实现由阶段性向经常性的转变,不断提高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不断完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XX楼区、君山区、云溪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要成立区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作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组织、协调机构;在区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下成立区志愿者协会,作为社会性组织,负责规划、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和协调、指导本地各类志愿者组织开展工作;在区志愿者协会下建立区志愿服务总队和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在各乡镇、街道成立志愿服务中心和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村按照“六个有”(有一套志愿者管理制度,有一个志愿活动专用场所,有一支志愿者队伍,有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和服务对象的台账,有相对固定的服务项目,有明显标识)标准建立志愿服务站和志愿服务队(具体可登陆《XX市志愿者网》参考《XX市社区志愿服务站建站规范参考手册》)(全市志愿者组织管理结构见附件1)。各地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全年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之中,大力支持志愿服务站建设;社区、村要承担建站的主要任务;街道、乡镇要积极服务、认真指导和监督建站工作,积极开拓通过企事业单位捐建等其它方式建设志愿服务站的路子。
各大中专院校,市直各部门、学校,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有组织、有人员、有服务场所(对象)、有活动、有制度的“五有”标准,成立志愿服务队,依托志愿服务站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景区、公园、广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和福利院、敬老院、特教学校也要建立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站。
(二)加强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
1.大力发展注册志愿者。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的要求,动员干部职工、学生和辖区内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加入注册志愿者队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单位总人数要达到一定比例: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要达到60%以上,企事业单位要达到50%以上,市、区文明单位,初中以上学校、大中专院校要达到70%以上,文明村镇(社区)要达到15%以上。所有注册志愿者要建立台账,市志愿者协会将对每名注册志愿者进行备案。
2.明确注册登记责任。按照分级管理、层层推进的原则,以市、区志愿者协会,市直各单位、学校和中央、省驻岳各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各乡镇、街道志愿服务中心为注册机构。社区和区属企事业单位、学校的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含志愿者服务站、服务队、服务团队等)经所在地注册机构同意,可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见附件2《XX市志愿者组织注册编
号分配表》、附件3《XX市志愿者注册登记任务分配表》)。
3. 作好认证表彰工作。各级志愿者协会要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提醒每名注册志愿者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应不少于20小时。要结合注册志愿者服务业绩,参考服务时间,定期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要落实和保障注册志愿者的权益,使
注册志愿者在本人需要帮助时,优先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市文明办、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对注册志愿者进行电话抽查、走访等多种形式的调查,以确保注册志愿者信息真实、身份认同。
(三)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各地、各单位要广泛组织党员、学生、职工、青年、巾帼志愿者围绕五创提质和重要纪念日、节日开展文化、科普、环保、卫生、治安、红十字、法律援助、全民健身等各类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特别要重点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文明交通、社区服务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安定与和谐。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部署
各地、各单位要在5月中旬前,明确落实本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制定出本地区、本单位志愿者招募、注册工作方案和推进时间表,做好志愿者招募注册的前期准备以及启动工作,并将相关责任人、联系方式和有关资料报团市委志愿者工作部(联系人:钟智林,联
系电话:8889464,电子邮箱:yy8889464@sohu.com)。
(二)规范建站
各景区、公园、广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福利院、敬老院、特教学校,街道(乡镇)、社区(村)要按照“六个有”标准,建立规范的志愿服务中心和志愿服务站,构建开展志愿服务的基层组织网络。
(三)宣传招募
各地、各单位要围绕建设“四化两型”和“五市一极”目标,以服务“五创”提质为核心,通过与电视、
平面、网络等媒体深入合作,结合公交车站牌、灯箱广告等宣传资源,加大对志愿者注册工作的宣传。还未
建立志愿服务队的单位,要成立志愿服务队,并完善服务队的软硬件建设,确定今后开展活动的服务站和服务项目。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加入注册志愿者队伍,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为本地本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支持。
(四)建档立册
各地、各单位务必完成志愿者的招募、登记汇总工作,建立志愿者和活动档案,将志愿者和服务队的基本情况,参与集中活动情况,注册人员名册等归类建档,实行动态管理。其中《XX市注册志愿者登记表》(见附件4)由注册单位保存,《XX市注册志愿者统计表》(见附件5)、《XX市志愿者服务站统计表》(见附件6)、《XX市志愿者服务队统计表》(见附件7)于6月15日前将纸质件和电子文档各一份报团市委志愿者工作部。
(五)开展活动
扎实做好讲文明树新风、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文明交通、社区服务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注意收集保存服务记录、影像资料等相关工作资料,认真填写《XX市机关单位、志愿者组织活动开展记录表》(见附件8)并将相关工作资料于7月15日前报团市委志愿者工作部。
(六)总结表彰
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于今年适当时间,对在全市志愿服务工
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激励更
多的社会个人和单位团体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工作的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