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事物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初步感知课文
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先讲卢沟桥的特点,接着讲卢沟桥上狮子以及形状,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按叙述顺序分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二、三自然段〉第三段:〈第四自然段〉 4.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 厘米 甚至 偎依 大概 淘气 歇后语 挑衅 意义 蹲在 侵略 永远 卢沟桥
5.出示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大小、形状、神态)
2.逐步读出描写狮子形态的句子,理解“甚至”一词。 3.通过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部分?为什么?
具体写狮子的第二段,这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各种形状,写出了狮子的千姿百态。
4.把描写卢沟桥狮子形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看是从几方面描写的? (三)研讨重点段落(第二段)
1.提问:作者为什么在段末用省略号?(说明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 结合省略号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想象狮子的情态。 2.观察两幅特写图,在书中找一找描写这种情态的句子。 3.概括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 (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4.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5.概括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三、练习
用“甚至”、“大概”各说一句话 四、总结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卢沟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卢沟桥的狮子》公开课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