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B
解析 把放出的正电子和衰变生成物Si核看成一个系统,衰变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放出的正电子的方向跟Si核运动方向一定相反.由于它们都带正电荷,在洛伦兹力作用下一定形成两个外切圆的轨道,C、D可排除.
v2
因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即qvB=m.
r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衰变时,放出的正电子与反冲核Si的动量大小相等,因此在同一个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它们
reqSi14
的电荷量成反比,即==.可见正电子运动的圆半径较大.
rSiqe112.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27Co的衰变来验证,其核反应方程是27Co―→ZNi+-1e+νe.其中νe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量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 (1)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ZNi的质量数A是________,核电荷数Z是________.
(2)在衰变前27Co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Ni和-1e的运动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1e,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________守恒定律.
(3)27Co是典型的γ放射源,可用于作物诱变育种.我国应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如棉花高产品种“鲁棉1号”,年种植面积曾达到3 000多万亩,在我国自己培育的棉花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γ射线处理作物后主要引起________,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 (1)60 28 (2)动量 (3)基因突变
解析 (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核反应方程写成:27Co―→28Ni+-1e+νe,由此得出两空分别为60和28.
(2)衰变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原来静止的核动量为零,分裂成两个粒子后,这两个粒子的动量和应还是零,则两粒子径迹必在同一直线上.现在发现Ni和-1e的运动径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1e,就一定会违背动量守恒守律.
(3)用γ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
0
060
60
0
60
0
60
0
60
60
mvqBA 0
A 11
13.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除了测到预料中的中子外,还探测到了正电子.正电子的质量跟电子的质量相同,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跟电子的电性正好相反,是电子的反粒子.更意外的是,拿走α放射源以后,铝箔虽不再发射中子,但仍然继续发射正电子,而且这种放射性也有一定的半衰期.原来,铝箔被α粒子击中后发生了如下反应:13Al+2He―→15P+0n,这里的15P就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正电子就是它衰变过程中放射出来的. (1)写出放射性同位素15P放出正电子的核反应方程;
(2)放射性同位素15P放出正电子的衰变称为正β衰变,我们知道原子核内只有中子和质子,那么正β衰变中的正电子从何而来? 答案 (1)15P―→14Si++1e
(2)正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转换成一个中子放出正电子. 解析 (1)核反应方程为15P―→14Si++1e
(2)原子核内只有质子和中子,没有电子,也没有正电子,正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一个质子转换成一个中子,同时放出正电子,核反应方程为1H―→0n++1e
1
1
0
30
30
0
30
30
0
30
30
30
27
4
30
1
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19.3、4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