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 科 学 模 拟 卷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共8页,有4大题,34小题,满分为160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K—39 Cl—35.5 C—12 Na—23 Zn—65 Ca—40 4.本卷的g取10牛/千克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同学们通过学习科学养成了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对下列各个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 人体无偿献血量一次200---800ml B.人体安全电压36V
C.把科学课本从地面拾起放到桌面做功大约2J D.生理盐水是指溶质为9%的氯化钠溶液 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
A.火山湖 B.海岸边的怪石 C.喜马拉雅山 D.沙漠中的石蘑菇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 A.酒精灯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燃烧匙
4.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下列有关湖州西山漾湿地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山漾湿地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B.小鱼→大鱼是西山漾湿地中的一条食物链 C.西山漾湿地中的所有鱼类是一个生物群落 D.西山漾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
5.如图所示的4种细胞来自同一人体。则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神经细胞 卵细胞 红细胞 上皮细胞
A.神经细胞能传输刺激产生兴奋,上皮细胞是保护细胞,可分泌保护液 B.4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相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4种细胞的细胞核中都有DNA D.4种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1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7. 2015年4月25日(农历三月初七),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余震70多次,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断南靡,北与我国西藏接壤,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当天晚上的月相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本次地震成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 B. 该月相为下弦月
C. 该时期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D.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第7题) (第9题)
8.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多次测量
②“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③ “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⑤“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 )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9. 跳远是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人向前扑倒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人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C.在跳远过程中重力没有对人做功
D.起跳时,人体内的化学能只转化为动能
10.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5
A.激光在真空中能传播,播速度是3×10 米/秒 B.激光是一种电磁波
C.激光肉眼能看到,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
D.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11.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其中接线错误的是( ▲ ) A.三孔插座 B.两孔插座 C.开关 D.电灯
(第10题) (第11题)
12.将14.6g表面氧化的锌片,加入到100g19.6%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14.4 g溶液。则下列
2
说法正确的是 ( ▲ )
A.锌片中含锌元素质量为13g B.稀硫酸一加入立即有气泡产生 C.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和ZnSO4 D.反应后生成ZnSO4 质量为114.4 g 13.分类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 ) A.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B.研究物体的导电性把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C.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D.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14.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催化效率 生长素的浓度 0 10 20 30
温度(℃)
0
氧与血80 - 红蛋白结合20 - 率血液中某物质的含量 a b c d 组织
a b
茎的不同部位
0 0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曲线表示温度对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B.乙图中,若a点是茎的向光侧,则b点一定是茎的背光侧
C.丙图中,a、b、c和d四种组织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a组织中氧浓度最高 D.丁图中,若①③代表肾动脉和肾静脉,则曲线代表尿素等含氮废物的含量变化
第15题图
(第16题)
15.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4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若不计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以及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8m/s B.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4W
C.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4N,方向水平向左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4N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 B.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
C.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变
卷Ⅱ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3
① ② ③
血流方向
17.春天万物复苏,气温回升,一些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幼儿免疫能力低,抵抗力差,容易被病毒侵体。因此,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预防幼儿传染病的发生。肺结核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疾病, 该疾病可以用______▲________治疗。
18.如右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请你根据光
''
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判断折射角为__▲_____, ___ ▲______(填“NN的上方”、“NN的下
''
方”、“MM的左边”或“MM的右边”)是空气 。
第18题 第22题
19.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其独特的外形广受人们的喜爱。多肉植物是一类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会开花,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也可以通过叶片或枝条扦插进行繁殖。
(1)从植物的分类上看,多肉植物属于 ___ ___▲ 。
(2)用多肉叶片繁殖属于___ ▲___ (填“有性”或“无性”)繁殖。 (3)多肉植物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是长期 ▲ 的结果。 20.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
(1)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 .
(2)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CH4,气体应从 ▲ 端进入.
21. 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甲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 . (2)如果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 的种类及数量。
(3)植物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每天要摄入大米提供能量,
①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最终在 ▲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②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先到达心脏的 ▲ 。
③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右图。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 作用进人原尿,在肾小管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22.一个空心小铁球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置于铁棒AB的上方,绕在铁棒上的线圈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空心小铁球仍漂浮在水面上,此时B端为电磁铁的 ▲ 极,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空心小铁球将 ▲ 。(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静止”)。
4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第23题6分,第24、25、27题8分,第26题9分,共39分) 23.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它所宣传的“减肥”、“养颜”、“排毒”等种种功效,让它成为了爱美人士竞相追捧的对象,小柯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加入物质 ① ② ③ ④ ⑤ 稀淀粉溶液(mL) 淀粉酶溶液(mL) 碘液(滴) 温度处理(5min) 观察现象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2 1 1 37℃ 2 1 1 100℃ 2 1 1 0℃
(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 。(某些操作可多选)
(2)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C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 。 (3)15min后,在A试管中,淀粉酶的质量 ▲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4.某小组探究可溶性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相关的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出了下列3种实验装置。 (1)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甲出现了 ▲ 现象;因此他认为猜想①正确。小华设计的实验装置乙出现了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因此他也认为猜想①正确。 (2)小军发现自己设计的丙实验也出现了气球变瘪的现象,于是对上述2位同学的实验提出质疑,认为实验都不严谨,其理由是 ▲ 。 (3)小明要想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 (4)小华同学认为也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及现象 25.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去海边旅游。小科同学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他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他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上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5
实验结论 猜想①正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年5月初三九校联考试卷( 浙江省中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