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A.定罪 B.因为 C.即将 D.恰好 (2) 不要功生事( ) .
A.要求 B.应该 C.希望 D.通“徼”,求取 17.对第③段画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旋加直史馆/知江宁府/再副盐铁/进天章阁待制/知邓州河中。 B.旋加直/史馆知江宁府/再副盐铁进天章阁/待制知邓州/河中。 C.旋加直史馆/知江宁府/再副盐铁进天章阁/待制/知邓州河中。 D.旋加直/史馆知江宁府/再副盐铁/进天章阁/待制知邓州河中。 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近世士大夫,方未达时,好指陈时事,及被进用则不然,是资言以进耳,卿勿为也。 19.第④段对种谔和李谅祚的评价反映了郭申锡 的边疆政策。(2分) 20.结合②③两段和下面材料,分析郭申锡的性格特点。(4分)
(李参)与安抚使郭申锡相视决河,议不协;又与真定吕溱相恶,二人皆得罪,参移使河东,知荆南。(《宋史·列传八十九》)
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赵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宋史·列传七十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钝斋记 [ 清 方孝标
①由高会君子堂之东偏南折,有小廊,由廊得竹篱,由篱又东折入门,得古柏、榆各一,老桂三,杂卉数十。柏之荫可覆庭,榆之荫方半亩。荫之中有屋凡四楹,中为小堂,左为室,右两楹为斋,方子读书地也,名 曰“钝斋”。
②或曰:“何谓也?”曰:“不忘师教也。”“曷言乎师教?”曰:“余昔读中秘书,实师武陵学士胡公此庵先生也。”先生时以理学倡教,长安贤士大夫从之者众。余受业其门,先生器之。余尝于僦居①葺老屋为斋,造先生,请名焉。先生不答,有间,与余说“吾与回言终日章”义②,曰:“回之不可及,不在不愚而在如愚。盖回以不愚而如愚,故庶几凡人以愚而如不愚,故去圣远甚。”辞毕,余拜命曰:“有是夫,先生其即以‘愚’名余斋夫?”先生曰:“未也,子何利也?吾将以‘钝’名子之斋也。”余再拜,受教而归。遂名其斋。
③自是二十余年,患难奔走,或为斋,或不能为斋,而无时不奉“钝斋”之名以周旋。今获安居,奉亲治蔬圃,韦弦之训安敢忘③?
④且尝思夫“钝”之义矣。钝,迟也,不利也。《说文》谓字“从金从屯”。屯,邅也,为卦,以震遇坎,以动遇险,故不利④。金,坚物也;刚,德也,故以金制屯。此义也,非即余之入险而终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