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7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作业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Ⅱ》答题纸 第十六章

作业七(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 一.选择题 [ B ]1、(基础训练6)一束波长为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

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A) ?/4 (B) ??(4n) (C) ?/2 (D) ??(2n)

【提示】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判断附加光程差为?/2,故光程差??2nd??/2;反射光干涉增强,应满足??k?,得:d??2k?1??/?4n?;k取1时,对应薄膜的厚度最小:

dmin??/?4n?

[ B ]2.(基础训练8)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

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A) 向右平移 (B) 向中心收缩

(C) 向外扩张 (D) 静止不动 (E) 向左平移 【提示】一个牛顿环就代表一种厚度。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厚度同样为e的条纹比原来离圆心近了。所以条纹向中心收缩。

[ A ]3、(自测提高3)如图16-22所示,波长为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 n2 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并且 n1 > n2 > n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n1 λ (A) 4?n2e /? (B)2?n2e /?

(C) 4?n2e /??+???? (D)??n2e ????????

【提示】因为n1 > n2 > n3,所以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附加

n2 e 光程差为?2?0,故光程差为??2n2e,

相位差为????2?/?????2?/??2n2e?4?n2e/?

n3

[ A ]4、(自测提高6)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图16-22

入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A)2(n-1)d (B)2nd (C)2(n-1)d+? / 2 (D)nd (E)(n-1)d

【提示】放入薄片后,光通过薄片的光程由原来的d变为nd,又光线往复,经过该透明薄片两次,所以光程的改变量为2(n-1)d

[ B ]5.(自测与提高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上的P点处 S1 是明条纹。若将缝S2盖住,并在S1 S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高折

S 射率介质反射面M,如图16-24所示,则此时 M S2 (A)P点处仍为明条纹 (B)P点处为暗条纹 E (C)不能确定P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图16-24

(D)无干涉条纹

【提示】放一高折射率介质反射面M后,S1发出的光与S1经M反射的光在P点相遇干涉。 而S1经M反射后到达P点的光路程与原S2到P点的光路程相同,但反射后将出现半波损

1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Ⅱ》答题纸 第十六章 失,因此,两束光的光程差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2,使得原来为明纹的P点处,现在变成了暗纹。

[ B ]6.(自测与提高9)如图16-25a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A与待测工件B之间形成空气劈尖,用波长?=500 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的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如图16-25b所示,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

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陷是

A (A)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 nm

B (B)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250 nm

图a (C)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500 nm (D)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250 nm

【提示】一根条纹就代表一种厚度。向上弯曲,高度增加,不平处

图b 应凸起以抵偿高度的增加。

依题意,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图16—25 连线相切,因此,工件的上表面凸起部分的最大高度h=相邻条纹的厚度差Δe = ?/2 = 250 nm.

??[ D ]7.(自测与提高10)如图16-26所示,两个直径有微小

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两滚柱之间的距离L变大,则在L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A) 数目增加,间距不变

L(B) 数目减少,间距变大 (C)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图16-26 (D) 数目不变,间距变大

【提示】设空气劈尖的倾角为?,大小滚柱的直径分别为D、d, 相邻条纹的厚度差?e??/2,则条纹间距?l??e?/2, ?sin?sin??e?/2?L, sin?D?d??而sin??tan???D?d?(如图)

, 得:

L?l??L(D?d) 所以L变大导致条纹间距变大;

L?D?d??条纹数目N?,与L无关,所以N保持不变。 ?l?/2

二、填空题

1、(基础训练11)如图16-16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

S1和S2,发出波长为?的光。A是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若在S1与A之间插入厚度为e、折射率为n的薄玻璃片,则两光源发出的光在A点的相位差??= S1 n A S2 e 2??n?1?e? 。若已知?=500 nm,n=1.5,

A点恰为第四级明纹中心,则e= 4000 nm。 【提示】插入薄片前,S1、S2到A的光程相等; 插入薄片后,光程差为???n?1?e,所以相位差为???图16-16 2????2??n?1?e?;

A点恰为第四级明纹中心,因此光程差应满足???n?1?e?4?,

2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Ⅱ》答题纸 第十六章 得: e?4?/?n?1??4?500/(1.5?1)?4000nm

2.(基础训练19)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微小的位移。若入射光波波长?=628.9 nm,当动臂反射镜移动时,干涉条纹移动了2048条,反射镜移动的距离d= 0.644 mm 。

【提示】干涉明纹满足??k? ;反射镜移动d后,光程差改变了???2d,从而引起条纹移动?k条:????k??,因此2d??k?? , 得:d??k??/2?2048?628.9?10?9/2?0.644?10-3m=0.644mm

3.(自测与提高12)用?=600 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从中央向外数第4个(不计中央暗斑)暗环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为 【提示】暗纹应满足:光程差??2e? 1.2 ?m。

?(2k?1)?2?2,不计中央暗斑时,第四个暗纹k?4,

?2e??2??2?4+1??2,得:

e?2??1.2?m

4、(自测提高13)一双缝干涉装置,在空气中观察时干涉条纹间距为1.0 mm。若整个装置放在水中,干涉条纹的间距将为 3(设水的折射率为4/3) mm。

4-

在空气中有一劈形透明膜,其劈尖角?=1.0×104rad,在波长?=700 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测得两相邻干涉明条纹间距l=0.25cm,由此可知此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 1.4 。 【提示】①双缝干涉。空气中:光程差??dx?D?;条纹间距?x????; D?d??x3? (mm)。 n4水中:光程差???n? ;条纹间距?x?? ②薄膜干涉。条纹间距l??2nsin???, 2n??700?10?9??1.4 得: n??2?42l?2?0.25?10?1.0?10 5、(自测提高18)如图所示,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两个劈形膜上,两劈尖角分别为?1和?2,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若二者分别形成的干涉条纹的明条纹间距相等,则?1,

?2,n1和n2之间的关系是 n1sin?1?n2sin?2 或者 n1?1?n2?2 。

【提示】二者分别形成的干涉条纹的明条纹间距分别为

?l 1??2n1sin?1,?l 2??2n2sin?2,依题意,?l1??l2,

??n1 ?1 所以n1sin?1?n2sin?2,小角近似下,得: n1?1?n2?2 .

3

?2 n2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Ⅱ》答题纸 第十六章

三、计算题

1.(基础训练20)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设两缝之间的距离为0.2 mm。在距双缝1 m远的屏上观察干涉条纹,若入射光是波长为400 nm至760 nm的白光,问屏上离零级明纹20 mm处,哪些波长的光最大限度地加强?

解:已知d =0.2 mm,D =1m,x =20 mm,

光波最大限度地加强即对应于明纹,因此,光程差

??d?xdx ?k? ,得:??DkD0.2?10?3?20?10?34?10?64000????m?nm,

kkk故当 k=10 ?1= 400 nm

k=9 ?2=444.4 nm k=8 ?3= 500 nm k=7 ?4=571.4 nm k=6 ?5=666.7 nm

这五种波长的光在所给观察点最大限度地加强. 2、(基础训练21)薄钢片上有两条紧靠的平行细缝,用波长?=546.1 nm的平面光波正入射到钢片上。屏幕距双缝的距离为D=2.00 m,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5级明条纹间的距离为?x=12.0 mm。(1)求两缝间的距离。(2)从任一明条纹(记作0)向一边数到第20条明条纹,共经过多大距离?(3)如果使光波斜入射到钢片上,条纹间距将如何改变? 解:(1)设两缝间的距离为d,

第k级明条纹的位置xk?k?D/d , 得:?x?x5?x?5?2?5?D/d 所以,缝宽d?10?D/?x?10?546.1?10?2.00/12.0?10(2) 条纹间距?l???9?3?0.910mm

?D???;从任一明条纹(记作0)向一边数到第20条明条纹,共经d???9?3过的距离为:l?20?l?20?D/d?20?546.1?10?2.00/0.910?10(3) 假设光波斜向上入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

?24.0mm

光程差为:??r2??r1?dsin????r2?r1??dsin??d?x/D?dsin?, 明纹满足??k?,即d?xk/D?dsin??k? 解得k级明纹位置:xk??k??dsin???D/d;

相邻条纹间距?l?xk?1?xk??D/d,与垂直入射时相同,因此条纹间距不变。

若考虑的是暗条纹,类似的过程,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4

?? ?? S1 d S2 r1 r2 P O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Ⅱ》答题纸 第十六章 3、(基础训练23)用波长为?=600 nm的光垂直照射由两块平玻璃板构成的空气劈形膜,

-劈尖角?=2×104 rad。改变劈尖角,相邻两明条纹间距缩小了?l=1.0 mm,求劈尖角的改变量??。

解:空气劈形膜相邻两明条纹间距为l??2sin?依题意,改变劈尖角后的相邻两明条纹间距为l'?l??l,得:l'?0.5mm

由l'???,将数据代入,得:l?1.5mm 2??2sin?'????4,得:?'? ,将数据代入,得:?'?6?10 rad 2?'2l'?4因此 ????'???4?10rad

[注:此处条纹间距的改变量?l相比于条纹间距l来讲,并非是个小量,不能用微分处理。]

4.(自测与提高20)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0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并且l1-l2=3?,?为入射光的波长,双缝之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D(D>>d),如图所示。求:(1)零级明纹到屏幕中央O点的距离。(2)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1) 如图,设零级明纹中心P0到屏幕中央O点的距离为x 则 r2?r1?dx D s1 l1 s0 l2 d s2 r1 r2 x P0 O D 零级明纹对应的光程差为零,因此,光程差

??( l2?r2)?( l1?r1)?( l2?l1)?(r2?r1)?0 ∴ r2–r1?l1–l?2 3?

∴ x?D?r2?r1?/d?3D?/d

(2)设屏幕上第k级明纹距离O点为xk,则该点的光程差应等于k?:??( l2?l1)?(r2?r1)??3??d故相邻明条纹的距离为:?x?xk?1?xk?

xkD?k?, 得:xk?(k?3)? , DdD? d

5.(自测提高23)在折射率n=1.50的玻璃上,镀上n?=1.35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光波垂直于介质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1=600 nm的光波干涉相消,对?2=700 nm的光波干涉相长。且在600 nm到700 nm之间没有别的波长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介质膜的厚度。

解:设介质薄膜的厚度为e,折射率n0?n'?n,故附加光程差为零, 两反射光的光程差为:??2n'e 对?1干涉相消: 2n?e??2k?1?? 12 ①

n?=1.35 e按题意还应有: n 0 =1.00对?2干涉增强: 2n?e?k? 2 ② 由① ②解得: k?2?? 2?? 1?? 1?3 n = 1.50

将k、?2、n?代入②式得 e?k? 2=7.78?10?4mm 2n?5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Ⅱ》答题纸 第十六章 6.(自测提高24)如图16-34所示,牛顿环装置的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有一小缝隙e0。现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已知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求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的各暗环半径。 解:设某暗环半径为r,由图可知,根据几何关系,近似有

空气 图16-34

e0

r2?R2?(R?e)2?2Re ①

暗环所在的位置应满足:??2(e0?e)?由此可得:e? R e r e0 ?2?(2k?1)?2,

k??e0 ② 2R?k??2e0?

把式②代入式①可得 r?(k为整数,且k?2e0?)

【附加题】

(附录D:24)利用牛顿环的条纹可以测定平凹透镜的凹球面的曲率半径,方法是将已知半径的平凸透镜的凸球面放置在待测的凹球面上,在两球面间形成空气薄层,如附图D-12所示,用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试证明若中心O点处刚好接触,则第k个暗环的半径rk与凹球面半径R2,凸面半径R1(R1< R2) 及入射光波长?的关系为

rk2?R1R2k?/?R2?R1? (k =1,2,3… )

O 附图D-12 证:如图过接触点O作凸凹球面的公共切平面,第k个暗环半径处,

凸凹球面与切平面的距离分别为e1、e2 ,第k个暗环处空气薄膜的厚度?e为 ?e = e1 – e2

O 由几何关系近似可得 2 rk2?R12?(R1?e1)2?2R1e1, 得: e1?rk2/?2R1?

2rk2?R2?(R2?e2)2?2R2e2, 得: e2?rk2/?2R2?

R2 O1 R1 rk ?e 第k个暗环光程差应满足

1?2?e????2k?1? (k = 1,2,3…) O 22即 2?e?k?

rk2?11?2?R2?R1????2????k?r?k? , k????2?R1R2??R1R2?∴ rk?k?2e1 e2

R1R2 (k = 1,2,3…) 证毕。

R2?R1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7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作业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07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作业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171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