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Mastercam自动编程实验指导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Mastercam自动编程实验指导

主功能根目录表

主功能根目录菜单 A分析 C绘图 F档案 M修整 X转换 D删除 S屏幕 T刀具路径 N公用管理 E离开系统 上层功能表 回主能表 功 能 说 明 将绘图区中所选中的几何图形的坐标值和有关数据库信息显示在提示区中。例如有关点、线、弧、切线、曲线、曲面等几何要素和相关坐标尺寸等。 在绘图区中制作各种几何图素,如点、线、弧、切线、曲线、曲面、倒角、文字等。... 对图档进行存档、取档、档案转换或处理其它文件档,如NC、NCI、PST等。 用倒圆角、修剪延伸、打断、连接等指令修整几何图素。 用镜射、旋转、缩放和补正等指令转换已经存在的几何图素。 从屏幕上删除一个或一组几何图素,也可恢复已删除的图素。 设置系统规划参数、统计图素,改变屏幕显示特性:如开设多重视窗、视窗缩放、改变颜色、层别、属性等。 用外形铣削、钻孔、挖槽、曲面加工、投影加工等指令产生刀具轨迹路径,进行刀具设定、工作设定及包括动态模拟刀具轨迹和后置处理的操作管理。 模拟刀具路径、修改NCI文件及后置处理生成NC加工程序等。 离开Mastercam系统 将主功能表返回上一层,也可按Esc 返回。 将主功能表返回至根目录菜单。 辅助功能表

辅助功能 Z 颜色 层别 功 能 说 明 设定当前构图平面深度,如构图面分别为俯视图(前视图、侧视图)时,该值分别表示Z轴(Y轴、X轴)的坐标值 设定当前系统的绘图颜色,最多可选用256种颜色 设定当前绘图图层的某一层别,或关闭当前系统的某几个图层的显示层别。绘制较复杂的几何实体时,为避免某些几何数据的重复存放。或便于选中某几何图素,需把所绘制的几何实体的某些几何图素分别设置在几个图层中,并用多种颜色绘制 设定当前绘图所用线型(如实线、虚线、中心线、假想线、折断线)和线的粗细。 设定一个刀具面 设定一个绘图面 设定屏幕所显示的图形视角 线型/线宽 刀具面 构图面 视角

实例一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几何造型和刻字加工

1、字体的造型

步骤1 进入Mastercam系统。设定参数如下: 选择 Z,输入0

选择 构图面?俯视图 选择 视角?俯视图

步骤2 输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字样: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下一页?文字?真实字型 设定 字体:隶书?确定,规则?确定 输入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输入文字高度:40 选择 弧之顶 输入文字的间距:5

输入圆弧的中心坐标:0,0 输入圆弧的半径:100

步骤3 把完成的文字图案存档。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存档 文件名:XB?保存

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刻字加工 步骤1 取出校标几何造型档: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取档?输入文件名:XB?打开 此时屏幕上出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图案。

步骤2 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字样进行挖槽加工: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刀具路径?挖槽加工?输入刀位轨迹文件名:XB.NCI?保存

选择所加工的图素:选视窗内?用鼠标选两点把所有字体全部框住 选取加工起始点(用鼠标选校标图案内某一点)?执行 出现挖槽参数对话框,设定刀具参数如图1-1所示。

选择“挖槽参数”,设定参数如图所示。 选择“粗加工/精加工参数”,选择双向切削,并设定参数如图所示。 选择 确定

计算机经过数分钟计算,自动生成刀位轨迹文件。 3、后置处理自动生成NC加工程序 选择:上层功能表?后处理?YES 输入文件名:XB.NC?保存

等待1~2分钟,计算机自动生成NC程序,并显示其加工程序清单。

实例二 杯形线框造型和曲面造型

1、绘制杯形线框造型

步骤1 首先清除目前的屏幕: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开启新档?Yes回到起始状态 选择 Z,输入0

选择 构图面?俯视图 选择 视角?俯视图

步骤2 绘制二条倾斜线: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极坐标线 指定起始位置:1,0 输入角度:135

输入线长:1.5(完成第一条直线)

指定起始位置:2,0 输入角度:115

输入线长:5(完成第二条直线)

同时按Alt+F1然后再按Alt+F2,使屏幕上的图形适度化。 步骤3 绘制三条水平线及二条垂直线: 选择 上层功能表?任意线段?值输入 依次输入(0,0)、(1,0);(0,1.25)、(2,1.25);(0,3.5)、(2.5,3.5);

(0,-0.5)、(0,4);(0.5,0.2)、(0.5,2)就绘成五条直线,完成后如图 所示。 步骤4 通过二条直线的交点绘制另一条倾斜线,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上层功能表?极坐标?交点 选取P1和P2取得交点 输入角度:30 输入线长:1.5

图形应如图 所示。

步骤5 绘制四个倒圆角,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倒圆角?半径值 输入倒圆角半径:0.05

选取P1和P2以完成第一个倒圆角 选择 半径值

输入倒圆角半径:0.25

选取P2,P3;P3,P4即完成半径为0.25的二个倒圆角 选择 半径值

输入倒圆角半径:0.5

选取P4和P5以完成半径为0.5倒圆角 图形应如图 所示。

步骤6 修剪倾斜线并且删除二条绘图辅助线,使用图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修剪延伸?单一物体 选择 P1和P2去剪这条倾斜线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删除

选择 P2和P3删除这二条辅助绘图线。 2、杯形曲面造型

步骤1 进行初始设定: 选择 视图?等角视图

同时按Alt+F1然后再按Alt+F2,使屏幕上的图形适度化。屏幕上的杯形线框造型图如图 所示。

步骤2 使用图 的选择点,绘制杯形旋转曲面: 选择 层别,然后输入2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旋转曲面 选择要产生的曲线:选择 串联,然后选取P1 选择 执行

选择旋转轴,选P2 输入起始角度:0 输入终止角度:180

选曲面形式为N(NURBS)

的选择点: 选择 执行

最后绘制成的杯形曲面图形如图 所示。 步骤3 把完成的杯形曲面图案存档: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存档 文件名:CUPS?保存。

实例三 COONS曲面造型 1、绘制线框造型

步骤1 首先清除当前的屏幕: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开启新档?Yes,回到起始状态。 选择 Z,并输入0

选择 构图面?俯视图 选择 视角?等角视图 步骤2 绘制一个矩形盒: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矩形?两点 输入左下角:0,0 输入右上角:50,75

同时按Alt+F1然后再按Alt+F2,使屏幕上的图形适度化。 选择 回主功能表?转换

选择 平移?所有的?线?执行?直角坐标 输入平移的向量:Z-20 设定对话框的参数如下: 选择 连接,次数设定为1 选择 结束

矩形盒如图 所示。

步骤3 在前视图绘制C1和C2圆弧,选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构图面?前视图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二点画弧?端点 选择 P1和P2 输入半径:50

屏幕上应出现四个圆弧形

用鼠标选择要的圆弧C1(从上方算起的第三个弧) 选择 Z ?端点

选择 P3以获得工作深度(应该是Z-75.0) 选择 端点P3和P4以定义第二个圆弧的二端点 输入半径:30

选择要的弧(从上方算起第二个弧) 图形应该如图致 所示。

步骤4 选用图 的选择点,绘制三条辅助绘图线: 选择 构图面?侧视图 选择 Z ?端点

选取 P1以获得工作深度(应该是Z50.)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水平线

指定端点:选择P2和P3,然后输入Y轴位置=--10.0

选择 上层功能表?垂直线

指定端点:选择P4和P5,然后输入X轴位置=-20.0 指定端点:选择P6和P7,然后输入X轴位置=-55.0 图形应该如图 所示。

步骤5 加入四个倒圆角,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打断?两断 选择要打断的图素:选择P1 选择 任意点 输入断点:选择P1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倒圆角?半径值 输入倒圆角半径:3.75

依次选择P2、P3;P3、P4;P4、P5;P5、P6 以完成四个倒圆角。

步骤6 绘制一条垂直辅助线,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Z ?端点

选择选择 P7以获得工作深度(应该是Z0)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垂直线 选择 P8和P9

输入所在X轴的位置:37.5

加上垂直辅助线之后的图形如图 所示。

步骤7 绘制二个圆弧C3和C5,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两点画弧?端点 选择 P1作为第一点

从抓点方式功能表选择:交点 选择P2和P3作为第二点 输入半径:25

选择要的圆弧(上方第二个圆弧) 选择 交点

选择P3和P4来作为C5圆弧的第一端点 从抓点方式功能表选择:端点 选择P5来作为圆弧的第二端点 输入半径:20

选择要的圆弧C5(上方第二个圆弧)

加上C3和C5这二个圆弧后应如图 所示。

步骤8 绘制一个倒圆角C4,相切于C3和C5这二个圆弧,用图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倒圆角?半径值 输入倒圆角半径:15

选择P1和P2以完成倒圆角。

步骤9 删除绘图辅助线,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删除

选择 P3、P4、P5、P6来删除这四条线。 完成的图形如图 所示。

2、用coons昆氏曲面指令造型

步骤1 绘制昆氏曲面,使用图 的选择点:

的选择点:

选择 层别

输入新的层别数目:2 ?确定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昆氏曲面 选择 Yes,使用自动串连方式建立昆氏曲面 选择 P1和P2来选择左上角相交的曲线 选择 P3来选择右下角的任一曲线 选择曲面形式为NURBS 选择熔接方式为抛物线 选择 执行

新绘制的昆氏曲面如图 所示。

步骤2 把完成的COONS曲面图案存档: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存档 文件名:COONS?保存

用平行铣削功能来粗加工——曲面模型。 1、刀具轨迹生成

步骤1 载入COONS曲面档: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取档 档名:COONS ?打开

]此时COONS曲面应出现如图 。

步骤2 启动曲面粗加工平行铣削功能: 选择 刀具面?俯视图 选择 构图面?俯视图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刀具路径?曲面加工?粗加工?平行铣削 设定NCI档名为rough,并保存 用鼠标选择要加工的曲面?执行

出现粗加工参数对话框,根据提示按鼠标右键,选择“从刀具资料库中取得刀具资料”

选择 4mm球刀 确定。设定刀具参数如图 所示。

步骤3 设定粗加工参数:

按“粗加工参数”钮,并设定粗加工参数如图 所示。

步骤4 按“切削深度”钮,并设定其对话框参数如下: 切削深度 选增量坐标 相对于刀具 选刀尖 顶部预留量 0.1 底部预留量 0.5

选择 OK回到“粗加工参数” 步骤5 设定平行铣削参数:

按“平行铣削参数”钮,并设定其参数如图 所示。

步骤6 定义间隙设定及边缘设定:

按“间隙设定”钮,并设定其参数如图 所示。 选择 确定

按“边缘设定”钮,并设定其参数如图 所示。 选择 确定 选择 确定

计算机经数秒钟计算,自动生成刀位轨迹文件,此时粗加工刀具路径即呈现于屏幕上。

2、刀具轨迹模拟验证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刀具路径?工作设定 设定工作设定对话框参数如图 所示。

选择 确定

选择 操作管理?N—See2000 设定选取模组参数:选显示刀具 选择 OK

屏幕显示加工材料毛坯。 选择 执行

此时可看到刀具加工时所行走的轨迹。 最后刀具路径模拟验证如图 所示。 3、后置处理自动生成NC加工程序

选择 上层功能表?后处理?Yes 输入文件名COONS.NC 保存

等待数秒钟,计算机自动生成NC程序, 并显示其NC加工程序清单。

实例四 吹风机外形线框造型和曲面尺寸造型

1、绘制吹风机外形线框造型。 步骤1 首先清除目前的屏幕: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开启新档?Yes,回到起始状态。 选择 Z并输入1

选择 构图面?俯视图 选择 视角?俯视图

步骤2 在俯视构图面绘制三个辅助圆: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点半径圆 输入圆心点:0,0 输入半径:1

选择Z,然后输入0.625 输入圆心点:0,0 输入半径:1.25 选择Z,然后输入0 输入圆心点:0,0 输入半径:1.875

选择 视图?等角视图

适度化后三个圆的图形如图 所示。

步骤3 在前视图构图面绘制主体的边界轮廓,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构图面?前视图 选择 Z,然后输入0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二点画弧?端点 选择 P1和P2当作圆弧的第一点和第二点 输入半径:0. 625

选择要的圆弧(从右边算起第二个) 输入第一点:选取P2(端点) 输入第二点:选取P3(端点) 输入半径:0. 5

选择要的圆弧(从右边算起第二个) 图形应该如图 所示。

步骤4 产生一个弧与二弧相切,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倒圆角?半径值 输入倒圆角半径:0.25 选择图素:选取P1

选择另一个图素:选取P2

步骤5 绘制二个圆弧作为出风管: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极坐标?圆心点 输入圆心点:-1.25,0 输入半径:0.625 输入起始角度:0 输入终止角度:180

选择 Z,然后输入3.5 输入圆心点:-1.25,0 输入半径:0.625 输入起始角度:0 输入终止角度:180

步骤6 在侧视构图面绘制吹风机握把田边界外形: 选择 构图面?侧视图 选择 Z,然后4.0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矩形?二点 输入左下角:-0.5,0 输入右上角:0.5,0.375

适度化后图形应如图 所示。

步骤7 增加二个倒圆角,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倒圆角?半径值 倒圆角半径:0.3 选择图素:选取P1

选择另一个图素:选取P2 选择:半径值

输入倒圆角半径:0.2 选择图素:选取P3

选择另一个图素:选取P4 图应该如图 所示。

步骤8 平移握把外形,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转换?平移?视窗内 输入第一个角落点:选取P1

输入第二个角落点:选取P2(框住握把外形) 选择 执行 直角坐标 输入平移的向量:Z-2.5 设定平移对话框参数: 选择 拷贝,次数1 选择 结束

图形应该如图 所示。

步骤9 删除辅助线,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删除 选取 P1,P2,P3 新的图形如图 所示。

步骤10 使用空间构图面绘制四条连结于握把和出风管外形的直线,使用图 选择点:

选择 构图面?等角视图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任意线段?端点 依次择取P1~P8以完成四条直线 最后的图形应该如图 所示。 2、吹风机的外形曲面造型

步骤1 制作扫描曲面,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层别?输入2?确定 选择 颜色?输入11?确定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扫描曲面 输入截断方向外形的数目=1

定义输入截断方向外形:选择 串联?部分,选取P1及P2 定义切削方向外形1:选择 更换模式?单体,选取P3 定义切削方向外形2:选取P4 选择 执行

设定参数如下:误差值=0.005,形式=N(NURBS) 选择 执行

步骤2 使用直纹曲面制作出风管曲面,仍使用图 的选择点,首先关闭层别2及开启层别3,使用颜色为12: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按2使其呈灰色?确定?确定 选择 层别?输入3?确定 选择 颜色?输入12?确定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直纹曲面?单体 定义外形1:选择P5 定义外形2:选择P6 选择 执行?执行

步骤3 使用直纹曲面制作握把曲面,仍使用图 的选择点,首先关闭层别3及开启层别4,使用颜色为13: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按3使其呈灰色?确定?确定 选择 层别?输入4?确定 选择 颜色?输入13?确定

定义外形1:选择 串连?部分,选取P7和P8 定义外形2:选择 部分,并选取P9和P10 选择 执行?执行

步骤4 把层别2和3的图形显现出来: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按2和3使其呈白色?确定?确定 此时图形应出现如图 所示。

步骤5 在吹风机本体曲面与出风管曲面间,制作一条相交曲面线,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层别?输入5?确定 选择 颜色?输入14?确定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曲线?交线 选择 P1?执行 选择 P2?执行

选择 选项,并设定相交曲线参数如下:

误差方式:选弦差0.005 产生物:选曲面线

选曲线连接:连接误差0.01 选用复杂的计算

选择 结束?执行,即产生一条相交曲面线。

步骤6 在吹风机本体曲面与握把曲面间,制作一条相交曲面线,使用图的 选择点。

选择 上层功能表?交线 选择 P3?执行 选择 P4?执行 选择 执行

此时图形应出现如图 所示。

步骤 修整出风管曲面,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层别?输入6?确定 选择 颜色?输入2?确定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修整延伸面?修整至曲线 选择 P1?执行

选择 上层功能表?设定投影方式=N?曲面线 选择 P2(黄色曲面线)?执行 选择 执行

选择 P1(曲面修整保留处)

选择 P3(箭头至修整后要保留之位置)

步骤8 修整握把的曲面,仍使用图 选择点: 选择 曲面

选择 P4?执行 选择 曲面线

选择 P5(黄色曲面线)?执行 选择 执行

选择 P4(曲面修整保留处)

选择 P6(箭头至修整后要保留之位置) 此时图形应出现如图 所示。

步骤9 把层别2至6的图形隐藏起来,并开启层别7: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按2、3、4、5、6使其呈灰色?确定?确定 选择 层别?输入7?确定 适度化后图形如图 所示。

步骤10 在顶面增加一条直线。使用图 选择点: 选择 颜色?输入12?确定 选择 构图面?俯视图 选择 Z?端点

选择 P1(获得工作深度的Z值,应该是Z1.0)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任意线段 指定第一个端点:0,0

指定第二个端点:选择 端点?选取P1 此时图形应出现如图 所示。

步骤11 在本体的最顶部制作扫描曲面,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扫描曲面 输入截断方向外形的数目=1

定义截断方向外形1:选择 单体,选取P1 定义切削方向外形,选取P2?执行

设定参数如下:误差值=0.005,形式=N(NURBS),平移/旋转=R 选择 执行

步骤12 显示所有层别(除1层外),使显示图 所示吹风机外形曲面造型图: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按2、3、4、5、6使其呈白色,按1使其呈暗色?确定

步骤13 用镜射方式做出下半部分的曲面。 选择 构图面?前视图 选择 层别?输入8?确定 选择 颜色?输入13?确定

选择 回主功能表?转换?镜射?所有的?曲面?执行?XX轴 出现镜射对话方格,选择COPY,结束。 适度化后图形如图语 所示。

实例五 弯管线框造型和曲面造型(如图 所示)

1、绘制弯管线框造型

步骤1 首先清除目前的屏幕: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开启新档?Yes,回到起始状态。 选择 视角?等角视图 选择 构图面?侧视图

步骤2 绘制C1、C2圆弧: 选择 Z 并且输入2.75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极坐标?圆心点。 输入圆心点:0,0 输入半径:1

输入起始角度:0 输入终止角度:180

选择 Z 并且输入-2.75 选择 上层功能表?圆心点 输入圆心点:0,0 输入半径:1

输入起始角度:0 输入终止角度:180

步骤3 在俯视图构图面绘制一条直线L1,作为构图的辅助线: 选择 构图面?俯视图 选择 Z 并且输入0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极坐标线。 指定起始位置:1 .25,0

输入角度:225 输入线长:4

适度化后图形如图 所示。

步骤4 在法线构图面绘制C3圆弧,使用图 选择点: 选择 构图面?法线面 选择正交参考线:选取P1 选择平面:选择 存档

选择 Z 然后再选取端点

选取 P1以设定工作深度(Z值应为3.116)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极坐标?圆心点?端点 输入中心点:选取P1 输入半径:0.75 输入起始角度:180 输入终止角度: 0 此时图形如图 所示。

步骤5 用平移方式构建C4圆弧,使用图 的选择点: 选择 构图面?等角视图

选择 回主功能表?转换?平移?仅某图素?弧 选择图素:选取P1

选择 上层功能表?执行?二点间?端点 输入平移之起始位置:选取P2

输入平移之起始位置:端点?选取P3 设置平移对话框参数如下: 选择拷贝?次数1 选择 结束

此时图形应出现如图 所示。

步骤6 绘制四条直线,连结于刚刚所绘制的四个圆弧,使用图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任意线段 指定第一个端点:选取P1

指定第二个端点:选取P2,完成第一条直线。

依次选取P3、P4;P5、P6;P7、P8即完成另三条直线。 此时图形应出现如图 所示。

步骤7 删除绘图辅助线,使用图的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删除 选择 P1,删除此辅助线 此时图形应出现如图 所示。 2、弯管直纹曲面造型

步骤1 绘制第一个直纹曲面,使用图的选择点: 选择 层别?输入2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直纹曲面 定义外形1:选择单体,然后选择P1 定义外形2,然后选择P2

选择 执行,以完成外形的选择

选取形式参数为P,以设定曲面形式为参数式

的选择点: 选择 执行

步骤2 绘制第二个直纹曲面,使用图的选择点: 定义外形1:选择单体,然后选择P3 定义外形2,然后选择P4

选择 执行,以完成外形的选择 选择 执行

两个直纹曲面应如图所示。

3、弯管相交处倒圆角过渡曲面造型和修剪 步骤1 更改颜色为12: 选择 颜色?输入12?确定

步骤2 产生相交曲面倒圆角,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倒圆角面?曲面/曲面 选择 P1为第一个曲面?执行 选择 P2为第二个曲面?执行 输入半径值=0.3 选择 变化半径

此时屏幕上会出现图所示半径标号。 选择 变更

半径变化位置:选择P1 输入半径值=0.15 选择 执行?选项

设定曲面/曲面倒圆角对话框参数如下: 误差方式:选固定的步进0.05 产生物:选倒圆角面、曲面线 曲面圆角形式:选曲面形成 选曲线连接:;连接误差0.01 选用复杂的计算 选择 结束?执行

步骤3 使用空间构图面增加一条直线于较大的直纹曲面的右侧,使用图择点:

选择 颜色?输入13?确定 选择 层别?输入1?确定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任意线段?端点 选取P2和P3即完成直线,此时图形应如图所示。 步骤4 制作一直纹曲面于右端,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层别?输入2?确定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直纹曲面?单体 定义外形1:选取P1图素 定义外形2:选取P2图素 选择 执行,以结束选择

设定曲面形式为C(曲线形成) 选择 执行,图形应如图所示。

步骤5 更改曲面的法线方向,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法线方向?动态分析

选 选取 P1后再按一次鼠标键,然后选切换方向使法线方向箭头朝内?确定 选取 P2如同上法使法线方向朝内

步骤6 制作变化半径的倒圆角,使用图选择点。更改使用的颜色为14: 选择 颜色?输入14?确定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倒圆角面?曲面/曲面 选择 P1为第一个曲面?执行 选择 P2为第二个曲面?执行 输入半径值0.15 选择 变化半径

此时屏幕上显示二个半径标号如图所示。 选择 插入中间。此后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变化半径位置:选:P1 选择接近变化半径位置:选:P2 输入半径=0.3

选择 执行?选项

设定曲面—曲面 倒圆角对话框参数如下: 误差方式:选弦差0.01

产生物:选倒圆角面、曲面线 曲面圆角形式:选参数式

选曲线连接:连接误差 0.01 选用复杂的计算 曲面修剪:选是 修剪之面:选两者

修整后,原曲面:选删除

选择 结束?执行。出现图形如图所示

步骤7 更改曲面的法线方向,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法线方向?动态分析

如同步骤5,分别选取P1、P2、P3使用权这三个曲面的法线方向都改为朝外 步骤8 修剪二直纹曲面为倒圆角曲面,选用图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修整延伸面?修整至曲面 选择 P4(第一曲面)?执行

选择 P5及P6(第二曲面)?执行 选择 选项

设定曲面—曲面修剪对话框参数如下: 误差方式:选弦差0.002 修剪之面:选两者

修整后,原曲面:选删除 选择 结束?执行

曲面修整后要保留的地方:P4,移动箭头至修整后要保留的位置:P7 曲面修整后要保留的地方:P6,移动箭头至修整后要保留的位置:P8 步骤9 关闭第一层: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1?确定 适度化后图形应呈现如图所示。

实例六 电风扇线框造型和曲面造型

1、绘制电风扇线框造型

步骤1 首先清除目前的屏幕,绘制三条直线: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开启新档?Yes,回到起始状态。 选择 设定Z=0

选择 视角?前视图 选择 构图面?前视图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连续线 指定任意点1:0,10 指定任意点2:6.25,10 指定任意点3:6.25,0 指定任意点4:25,10

步骤2 绘制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 选择 上层功能表?任意线段 指定第一个端点:10,10 指定第二个端点:40,10 指定第三个端点:30,15 指定第四个端点:30,-10

适度化后图形应呈现如图所示。

步骤3 使用图选择点来绘制一个圆弧: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切弧?切三物体依次选取P1、P2、P3三个图素

步骤4 使用图选择点来产生一个倒圆角: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倒圆角?半径值 输入圆角半径:2.5 依序选取P3和P4图素 图形应呈现如图所示

步骤5 使用图选择点,修剪垂直线和倾斜线,然后再删除水平线: 选择 上层功能表?修整延伸?单一物体 选取 P1和P2来修剪垂直线 依序选取P3和P2来修剪倾斜线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删除 选取 P4来删除水平线

步骤6 在俯视构图面绘制一个圆,视角改为等角视图: 选择 构图面?俯视图 选择 视角?等角视图 选择 Z,然后再输入10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点半径圆 输入圆心点:0,0 输入半径:6.25

步骤7 在前视构图面,绘制叶片的边界轮廓。更改颜色为11,并且更改层别为2:

选择 构图面?前视图

选择 层别?输入2?确定 选择 颜色?输入11?确定 选择 Z然后输入60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两点画弧 依次输入(-10,2);(10,2) 输入半径:60

选取你要的圆弧段(较小凸形的圆弧) 图形如图所示。

步骤8 使用图选择点,绘制一条倾斜线: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极坐标线?端点 选取 P1 输入角度:-20 输入线长:30 图形如图所示。

步骤9 绘制相切于倾斜线的圆弧,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圆弧?切弧?切圆外点 选择 圆弧所切的物体:选取P1 输入所经过的点:选择:端点 选取 P2 输入半径:3.5

选取你要的圆弧(从右算起第二个圆弧) 新的图形应如图所示。

步骤10 使用图选择点来修剪倾斜线:

选择 上层功能表?修整?修剪延伸?单一物体 选取 P1和P2来修剪倾斜线

步骤11 延伸垂直线,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上层功能表?修整?延伸?指定长度 输入延伸的长度:20 选取 P3以延伸线长 线被延伸之后如图所示。

步骤12 使用图选择点绘制扫描曲面,层别更改为3,颜色更改为12: 选择 层别,然后输入3 选择 颜色,然后输入2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扫描曲面 输入截断方向外形的数目=1

定义截断方向外形1:选择 单体,选取P1 定义切削方向外形,选取P2 执行

设定扫描曲面参数如下:误差值=0.02,形式=N(NURBS) 选择 执行。完成的扫描曲面如图

步骤13 使用图选择点,把电风扇叶片的边界轮廓旋转15度: 选择 层别,然后输入4 选择 颜色,然后输入13

选择 回主功能表?转换?旋转?串联 选取 P1

选择 执行?执行?原点 设定旋转对话框参数如下: 选择 拷贝 次数 1

旋转角度 15 选择 结束

旋转的轮廓应该如图所示。

步骤14 使用图选择点,将旋转之后的风扇叶片轮廓投影到扫描曲面: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曲线?投影线 选择曲面:选取P1 执行 选择 串联,然后选择P2 选择 执行 选择 选项

设定投影曲线对话框参数如下:

误差方式:弦差0.002;产生物:曲线。其余项目均取消选择。 选择 结束

设定投影方式:V;设定修剪延伸:N 选择 执行

步骤15 把层别4隐藏起来: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4?确定?确定

步骤16 把风扇叶片轮廓旋转40度,使用图选择点,更改层别为5: 选择 层别,然后输入5

选择 回主功能表?转换?旋转?串联 选取 P3

选择 执行?执行?原点 设定旋转对话框参数如下: 选择 删除原图 次数 1

旋转角度 40 选择 结束

被旋转的轮廓应该如图所示。

步骤17 使用图选择点,将旋转之后的风扇叶片轮廓投影到扫描曲面: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曲线?投影线 选择曲面:选取P1 执行 选择 串联,然后选择P2 选择 执行?执行 图形应该如图所示。

步骤18 使用图选择点,删除旋转后的轮廓: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删除?视窗内

选取P1和P2把两风叶框住,即删除风叶轮廓。 步骤19 使用图选择点,把投影后曲线平移: 选择 回主功能表?转换?平移?串联 选取 P3

选择 执行?执行?直角坐标

输入平移的向量:Z30

设定平移对话框的参数如下: 选择 删除原图,次数:1 选择 结束

步骤20 把层别4显示出来: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4?确定

步骤21 使用图选择点,删除扫描曲面: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删除 选取 P4即删除扫描曲面 适度化后图形如图所示。

步骤22 修剪垂直线,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修剪延伸?单一物体 依次选取P1、P2修剪这一直线

步骤23 使用图选择点,绘制连结于二个风叶轮廓之间的直线,使用空间构图面:

选择 构图面?等角视图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线?任意线段?端点 选取 P3和P4为第一条直线 选取 P5和P6为第一条直线 最后电风扇线框造型如图所示。 2、电风扇曲面造型

步骤1 制作两个扫描曲面,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层别?输入6 选择 颜色?输入14

选择 回主功能表?绘图?曲面?扫描曲面 输入截断方向外形的数目=1

定义截断方向外形:选择 单体,选取P1 定义切削方向外形1,选取P2 执行 设定扫描曲面参数如下:误差值=0.005

形式=N(NURBS) 平移/旋转=R 选择 执行。即完成本体顶面的曲面 输入截断方向外形的数目=1 定义截断方向外形,选取P3

定义切削方向外形1,选取P2 执行 选择 执行。即完成本体外围的曲面 此时图形应如图所示

步骤2 制作本体内侧扫描曲面,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颜色?输入2

选择 上层功能表?扫描曲面 输入截断方向外形的数目=1

定义截断方向外形:选择 串联?部分,选取P1和P2 定义切削方向外形1:选取 更换模式?单体,选择P3 选择 执行;即完成外形的选取

设定参数如下:误差值=0.005;形式=N(NURBS);平移/旋转=R 选择 执行;即完成本体内侧的扫描曲面

步骤3 把层别3和6的图形隐藏起来,并开启第7层: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按3和6使其呈灰色?确定?确定 选择 层别,然后输入7 此时图形仍出现如图所示。

步骤4 制作昆氏曲面,这是电风扇叶片的顶面,仍使用图的选择点: 选择 颜色,然后输入11

选择 上层功能表?昆氏曲面?出现“使用自动建立昆氏曲面”对话框?NO 切削方向的曲面数目=1 截断方向的曲面数目=1

切削方向:段落1行1:选择 单体,并选取P4 切削方向:段落1行1:选取P5 截断方向:段落1列1:选取P6 截断方向:段落1列1:选取P7 选择 执行

设定昆氏参数如下:误差值=0.005;形式=N(NURBS);熔接方式=L(线性) 选择 执行

步骤5 把层别7的图形隐藏起来,并开启第8层: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按7使其呈灰色?确定?确定 选择 层别,然后输入8 此时图形仍出现如图所示。

步骤6 制作昆氏曲面,这是电风扇叶片的底面,仍使用图的选择点: 选择 颜色,然后输入12

选择 上层功能表?昆氏曲面?出现“使用自动建立昆氏曲面”对话框?NO 切削方向的曲面数目=1 截断方向的曲面数目=1

切削方向:段落1行1:选择 单体,并选取P4 切削方向:段落1行2:选择P5 选择 更换模式?串联?部分

截断方向:段落1列1:选取P8和P9

截断方向:段落1列2:选取 部分 选择P10和P11 选择 执行,完成外形的选择。

设定昆氏参数如下:误差值=0.005;形式=N(NURBS);熔接方式=P(抛物线) 选择 执行

步骤7 把层别8的图形隐藏起来,并开启第9层: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按8使其呈灰色?确定?确定 选择 层别,然后输入9 此时图形仍出现如图所示。

步骤8 制作直纹曲面,这是风扇叶片外端面,仍使用图选择点: 选择 颜色 输入14

选择 上层功能表?直纹曲面?单体 定义外形1:选取P6

定义外形2:选择 更换模式?串联?部分,选取P8和P9

选择 执行?执行

步骤9 把层别7和8的图形显示出来: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按7和8使其变亮?确定 步骤10 把风扇叶片的曲面绘制到另外的六个位置: 选择 层别?输入10 选择 颜色?输入2

选择 回主功能表?转换?旋转?所有的?曲面?执行?原点 设定旋转对话框参数如下: 选择 拷贝;次数6; 旋转角度:360/7 选择 结束

步骤11 把层别3和6的图形显示出来: 选择 层别?观看各层?选3、6?确定 适度化后图形即为如图所示。

步骤12 把完成的曲面图形储存,文件名为fans: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存档 文件名:fans?保存

用曲面流线和放射状精加工电风扇顶部模型 1、刀具轨迹生成

步骤1 载入电风扇曲面档: 选择 回主功能表?档案?取档 文件名:fans?打开

此时屏幕上呈现电风扇曲面如图所示。

步骤2 改变二曲面法线方向,选用图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修整?法线方向?动态分析?选取P1后再按鼠标键, 然后选切换方向使法线方向箭头朝内?确定(该时曲面线颜色变淡); 选取P2如同上法,使法线方向箭头朝外?确定(该时曲面线颜色变深); 步骤3 启动曲面流线加工功能,选用图选择点:

选择 回主功能表?刀具路径?曲面加工?干涉检查?开 选择 P1及P2作为干涉检查曲面 选择 执行?执行

选择 精加工?曲面流线?输入NCI档名:FANS?保存 选择 P3及P4二曲面 选择 执行

步骤4 设定刀具参数:

按鼠标右键,并选择“从刀具资料库中取得刀具资料” 选择 3mm球刀?确定,并设定刀具参数如图所示。

步骤5 设定切削参数

按“切削参数”钮,并设定参数如图所示

按“曲面流线参数”钮,并设定参数如图所示

步骤7 定义间隙设定及边缘设定参数: 按“间隙设定”钮,并设定参数如图所示 选择 确定

按“边缘设定”钮,并设定参数如图所示 选择 确定

选择 确定 执行;计算机经过1~2分钟计算,自动生成刀位轨迹文件。 此时刀具路径即呈现于屏幕上如图所示。

步骤8 启动放射状曲面精加工,选用图选择点: 选择 精加工 放射状

选择 否(是否使用上一次定义的曲面?) 选择 P1、P2、P3三个曲面 选择 执行

设定刀具参数如步骤4。 步骤9 设定切削参数:

按“切削参数“钮,设定参数如步骤5。 步骤10 设定放射状加工参数:

按“放射状加工参数“钮,并设定参数如图所示。

步骤11 定义间隙设定及边缘设定参数,设定方法如步骤7: 选择 确定 输入旋转中心:0,0

计算机经过数秒钟计算,自动生成刀位轨迹文件,并把刀具路径呈现于屏幕上。 步骤12 拷贝扇叶刀具路径到另六个位置: 选择 回主功能表?公用管理?编辑NCI 选择 YES

从编辑NCI对话框内选择:第一个“多重曲面精加工(T1)” 选择 转换?旋转?设定转换-旋转参数如图所示。 选择 结束

计算机经过数秒钟计算,自动生成刀位轨迹文件,并把刀具路径呈现于屏幕上。 步骤13 储存拷贝的刀具路径档。

按住“shift”键,并用鼠标点击第八个“多重曲面精加工(T1)”选取拷贝 选择 档案?存档?YES?结束 2、刀具轨迹模拟验证

选择 N-See?设定选取模组参数:选显示刀具:选决定材料大小。 选择 OK

屏幕显示加工材料毛坯。

选择 开启NCI ?输入档名:fans.nci?打开

出现“Mastercam Toolpath verification”刀具轨迹验证参数对话框 修改 Z=17.4?确定 选择 执行?执行

此时可看到刀具加工时所行走的轨迹,最后所验证的刀具路径模型如图所示。 3、后置处理自动生成NC加工程序

选择 上层功能表 ?后处理?NCI-NC 文件名:fans.nci?打开 文件名:fans.nc?保存

等待数分钟,计算机自动生成NC程序,并显示其NC加工程序清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Mastercam自动编程实验指导在线全文阅读。

Mastercam自动编程实验指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72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