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制说明及要求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制提纲及要求

为规范煤矿《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的编制与审批工作,依照鲁政办发〔2010〕40号《关于做好全省煤矿矿区农村住房建设和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的意见(试行)》、鲁煤搬迁[2009]148文件《加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5]27号文件《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控制标准》、鲁政发(1999)24号文件,《山东省搬迁压煤建筑物暂行规定》、《建筑物、铁路、水体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矿测量规程》等有关规定及标准的要求,制订了《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的编制工作。 二、基本要求

1.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和单位编制《压煤村庄搬迁方案》。 2.压煤村庄的搬迁必须贯彻生产上需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充分开发矿产资源的原则。

3.《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的编制应遵循搬迁新址不压煤、不二次搬迁的原则,要考虑邻近矿井的关系。搬迁新址要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出行交通便利。

4、《压煤村庄搬迁方案》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和全面,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5.《压煤村庄搬迁方案》应统一使用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1

三、《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写具体要求 (一)封面

1.报告名称统一为:煤矿名称+村庄名称+搬迁方案,其中煤矿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的名称一致。

2.报告编制单位:有资质的机构和单位。 3.报告编制时间:报告最终提交时间。 (二)封二

按报告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编制单位与部门名称、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正式报告的封二须加盖编制单位或部门的印章(资质章)。

2

(三)正文目录

1.前言 ....................................................... 页码 2.矿井概况 ................................................... 页码 2.1矿井位置及自然地理 .................................................................................. 页码 2.2矿井生产建设情况 ...................................................................................... 页码 2.3矿井地质特征 ............................................................................................... 页码 2.4煤层特征 ....................................................................................................... 页码 2.5矿井水文地质 ............................................................................................... 页码 2.6开采技术条件 ............................................................................................... 页码 3.矿井生产接续 ............................................... 页码 3.1采区概况 ....................................................................................................... 页码 3.2开采煤层与顶底板条件 .............................................................................. 页码 3.3采区地质构造 ............................................................................................ 页码 3.4采区水文地质 ............................................................................................... 页码 3.5工作面接续计划 .......................................................................................... 页码 4.压煤村庄概况与压煤量 ....................................... 页码 4.1压煤村庄概况 ............................................................................................... 页码 4.2压煤量计算 ................................................................................................... 页码 4.3压煤村庄对生产的影响分析 ..................................................................... 页码 5.村庄下压煤开采的基本对策 ................................... 页码 6.压煤村庄建筑物采动影响分析及村庄下压煤开采方案.............. 页码 6.1建筑物破坏等级的划分标准 ..................................................................... 页码

3

6.2村下压煤开采地表采动影响预计 ............................................................. 页码 6.3村下压煤开采地表采动影响分析评价 .................................................... 页码 6.4压煤村庄搬迁的必要性分析 ..................................................................... 页码 7.压煤村庄搬迁经济效益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 页码 7.1经济效益分析 ............................................................................................... 页码 7.2技术可行性分析 .......................................................................................... 页码 8.村庄搬迁方案 ............................................... 页码 8.1村庄搬迁时间安排 ...................................................................................... 页码 8.2村庄搬迁新村址的方案 .............................................................................. 页码 8.3塌陷区治理 ................................................................................................... 页码 8.4资金筹备情况 ............................................................................................... 页码 9.主要结论 ................................................... 页码

(四)建议报告编写内容 1.前言

简述报告编制的目的意义以及村庄搬迁紧迫性和必要性,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和基础资料。 2.矿井概况 2.1位置与交通 2.1.1位置

矿井所在行政辖区及地理位置,现井田的自然边界线、技术边界线及采矿许可证核定的井田范围拐点坐标 (附拐点坐标表),周边矿井名称与周边矿井的边界关系等。

4

2.1.2交通

矿井至邻近主要城镇或交通枢纽的方位及距离,经过本井田的铁路、主要公路和水路交通情况。附位置交通示意图,图中要尽量有线段比例尺,矿井应基本位于图的中央并醒目。 2.2自然地理 2.2.1地形、地貌

矿区及井田的地形、地貌类型,地面极值标高、坡度,地形起伏的总体特征。井口标高、工业广场地面标高。 2.2.2地表水系

矿区及井田地表河流的概况。水库的名称、位置、库容量。冲沟的发育情况。塌陷积水区的位置、面积、最大积水深度。矿区地表水系的径流情况,地面潜水位标高和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要说明观测时间、观测位置、资料来源等)。 2.2.3地震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所属分区,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 2.2.4气象

历年平均气温、极值气温;历年平均降水量、极值降水量及其年份、历史一次最大降水量及其日期、雨季时间;历年最大积雪深度、最早霜、雪日期;年平均相对湿度,极值相对湿度;年平均蒸发量、极值蒸发量。 2.2矿井生产建设情况

建矿批文、依据地质报告名称及审查批准情况;矿井设计单位、设计

5

能力、参与设计开采的煤层及资源储量情况、服务年限;矿井建设单位、开工时间、投产时间、现核定能力。周边矿井开采情况。矿区范围内古空区、古井分布。矿井的采出煤量及保有资源储量。 2.3矿井地质特征 2.4.1地层

由老至新,按新的地史年代划分,详细说明井田各时代地层的分布、出露、揭露情况;极值厚度、平均厚度、厚度的变化、主要岩性及沉积特征变化、古生物组合特征、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附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 2.4.2构造

简要说明井田所在的大地构造位置、主要构造格局、主要构造线的展布方向、分组及切割关系,岩浆活动的年代、主要岩性、最高侵入层位等(附区域构造纲要示意图)。

说明井田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按断层的展布方向分组情况,落差≥100m、100~≥50m、50~≥30m、30~≥10m的断层数量,落差<10m的断点数及小断层组合情况,二、三维地震勘探区的断层控制情况。

主要褶曲构造的名称、性质、位置、两翼地层产状、轴向、倾伏方向。 2.4.3岩浆岩

井田内岩浆岩的时代、岩性、产状、发育分布规律,钻孔及井巷的揭露情况、分析评价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瓦斯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及侵入规律。 2.4.4陷落柱

岩溶陷落柱的查明情况及岩溶陷落柱的发育情况。 2.4煤层特征

6

2.4.1煤层

各煤层赋存层位、两极厚度、平均厚度、上下与其它可采煤层及主要标志层的极值层间距、平均层间距;钻孔见煤点总数、可采点数、不可采点数、沉缺点数、断缺点数、剥蚀点数,计算可采煤层可采性指数、煤厚变异系数,煤层赋存面积,占井田面积的比例,可采区面积、可采区占煤层赋存面积的比例、可采区的分布情况;夹矸层数、夹矸厚度及岩性,结构情况(简单、较简单、复杂、极复杂);对煤层的稳定性、可采性、结构复杂程度要有明确的结论(附可采煤层特征表)。 2.4.2煤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质量分级国家标准》,简述可采煤层煤质情况。

2.5矿井水文地质

与井田水文地质有关的主要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补给水源等水文地质特征。 2.6开采技术条件

矿井开拓方式、通风方式,水平划分情况、采区划分情况,开采顺序、煤层群分组与开拓联络方式。各可采煤层的开采方法、工程地质特征、煤岩层结构及其它对开采有影响的地质因素。

各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裂隙及其结构面的发育情况、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顶板的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综合评价煤层顶底板稳定性、现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 3.矿井生产接续 3.1采区概况

7

采区相对位置,设计尺寸,开采面积,地面村庄、道路、河流分布与地面标高等。

3.2开采煤层与顶底板条件

开采煤层厚度,倾角,底板标高,开采方法,顶底板岩性等。 3.3采区地质构造

对采区有影响的主要断层分布情况。 3.4采区水文地质

含水层概况与水文地质类型。 3.5工作面接续计划

工作面接续计划表。 4.压煤村庄概况与压煤量 4.1压煤村庄概况

村庄隶属关系,户数,人口数,院落数,占地面积,村内建筑物特征与分布,其它重要建(构)筑物等。 4.2压煤量计算

村庄保护煤柱设计参数,压煤量计算。 4.3压煤村庄对生产的影响分析

村庄压占的具体工作面情况及对生产接续的影响。 5.村庄下压煤开采的基本对策 5.1村下压煤开采的主要技术方法

介绍我国村下压煤开采的几个主要技术方法,分析各种技术方法的优缺点。

8

5.2村庄下压煤的开采方法选择

根据区域地质开采条件及开采沉陷规律,结合村下压煤开采技术特点,选择村庄下压煤的开采方法。

6.压煤村庄建筑物采动影响分析及村庄下压煤开采方案 6.1建筑物破坏等级的划分标准

根据《建筑物、铁路、水体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27条的规定,选择搬迁村庄建筑物的保护等级。 6.2村下压煤开采地表采动影响预计 6.2.1预计方法

首选适用于本矿区的经验公式,若无有,建议采用概率积分法和相关行业标准。 6.2.2预计参数的选取

首选实测参数,当没有实测参数时,可参考使用类比法或P系数法求取,也可以数值模拟结合反演方法获取。 6.2.3村下压煤开采地表采动影响预计

必须以数表或等值线图的形式提供定量预计结果,提供全盆地下沉,沿走向和倾向,或沿特定方向的倾斜与水平变形,下沉值单位是(mm),倾斜与水平变形是(mm/m)。在等值线图中应标注出下沉10mm,倾斜3mm/m,水平变形2mm/m等值线。 6.3村下压煤开采地表采动影响分析评价 6.3.1各开采方案地表采动影响分析评价

分析各开采方案地表采动影响情况,确定搬迁村庄受采动影响损坏程

9

度等级和范围。 6.3.2地表塌陷积水情况

分析开采后地表塌陷积水深度、范围等情况。 6.4压煤村庄搬迁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搬迁村庄受采动影响损坏程度等级和范围,进一步说明村庄搬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7.压煤村庄搬迁经济效益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7.1经济效益分析

按照鲁政发[1999]24号《山东省搬迁压煤建筑物暂行规定》的规定,结合当地物价指数和煤炭销售情况,计算主要由新村征地费、居民居住搬迁费、搬迁修路费、回填土方费等构成的村庄搬迁费用、土地补偿与复垦治理费用、可能所需的村庄搬迁新村址回填垫高费用,说明不搬迁开采与搬迁开采各个开采方案的吨煤成本和吨煤效益。 7.2技术可行性分析

根据矿区总体开发规划,结合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本着既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又有利于新农村社会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行经济和技术的综合评价,最终确定是否实施村庄搬迁方案。 8.村庄搬迁方案 8.1村庄搬迁时间安排

根据压煤区采掘接续计划,考虑到开拓准备工作的超前性,分析完成村庄搬迁工作时间,确定搬迁计划。

10

8.2村庄搬迁新村址方案 8.2.1新村址选择的原则

贯彻国发〔2005〕18号文件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6〕4号)文件要求:“压煤村庄搬迁要与中心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执行鲁政办发[2005]27号文件《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控制标准》。

尽量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当地政府的具体规划来进行新村址方案设计。

8.2.2新村址选择方案

应根据上述新村址选择的原则,结合当地城镇总体规划具体情况,提出2个以上搬迁村庄新村址选址方案,然后根据《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和相关勘探资料,分析新村址是否压煤或其它矿产资源。分析新村址是否受到相邻开采的影响,根据相关地质资料分析断层活化的可能性及其对新村址的影响,有无其它地质灾害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各个搬迁村庄新村址选址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对比推荐搬迁村庄新村址方案。 8.2.3村民新居建设方案

根据少占耕地,统一规划,村民生产生活方便,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尽可能符合新农村建设标准与要求的原则,结合现场具体条件,提出村民新居建设方案。 8.3塌陷区治理

旧村址周围的塌陷区综合复垦治理规划。

11

8.4资金筹备情况

村庄压煤搬迁资金筹备途径、来源以及压煤村庄搬迁资金预算、拨付计划等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概括村庄搬迁方案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制说明及要求在线全文阅读。

2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编制说明及要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70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