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张士科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3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G552.0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63-01 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高中生物组确立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研究”课题。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实验、组织学生讨论、听取同事意见,围绕课题的研究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实施如下:
一、采用挂图、模型教学,兴趣倍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用挂挂图的方式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激发学习兴趣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例如在讲述“核酸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采用挂图教学,将抽象的、深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再配以动听的解说,达到了动感和新鲜感的效果,对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模型的合理使用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为例,学生在主动观察细胞器模型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构建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通过对这些形态结构的认识,能够触发学生对细胞器功能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细胞器的进一步认识。
生物学挂图、模型的强大感官,既看得见又摸得着,给人印象深刻,更有利于学生对微观科学知识的学习,加深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使学生由抽象转化为形象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感到有趣的现象设疑,能激发学生自觉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胰岛素这部分知识比较枯燥又难理解,首先通过一个例子来设疑:切除了胰脏的狗,它的尿会引来许多蚂蚁,这是为什呢?学生对这一问题由好奇产生兴趣,想知道前因后果,因此在解疑中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进一步被激发,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直至最后掌握胰岛素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把抽象的理解设问成具体问题,学生产生兴趣而引发的主动学习,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如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这个问题比较抽象,但问题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变成了有机物,由此设疑:在阳光的照射下,在植物体内叶绿体这个难以琢磨的“实验室”里,把H2O、CO2和矿物质这些无生命的东西,变成了五彩芬芳的花朵、甘美的水果和金灿灿的粮食等――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那么这一切是怎么进行的呢?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