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吸收
9-1 总压为101.3kPa、含NH35%(体积分数)的混合气体,在25C下与浓度为
?1.71kmol.m?3的氨水接触,试判别此过程的进行方向,并在p?c图上示意求取传质推动力
的方法。
解 氨—水平衡关系列在本章附录二中,需将题中组成化为其中的单位,以便比较。 气相氨分压 p?101.3?0.05?5.065kPa
液相组成换算要用到密度?,暂取??990kg.m(参考例9-2,温度较高?较小)。 对c?1.71kmol.m氨水,每立方米含氨1.71?17?29.1kg,含水990?29.1?960.9kg;故100kg水中含氨100?(26.1/960.9)?3.03kg。
与附录二比较,氨水组成为3kg氨.(100kg水),25C下的平衡氨分压为3.13kPa,比题给氨分压低,故知过程方向应为吸收。(注:虽然氨水密度的估计稍有误差,但不影响过程方向。作图从略)
9-2 含CO23%(体积分数)的CO2—空气混合气,在填料塔中用水进行逆流吸收,操作压力为(绝)为200kPa、温度为25C,试求出塔的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多少克
?-1?3?3?CO2?其浓度又为多少?
解 出塔水的最大浓度系与逆流进塔的气体平衡,此时CO2的分压
?,查本章附录一,25C下CO2溶于水的亨利系数p?Py?200?0.03?6kPa,液相平衡组成为 E?166MPa。按式(9-5)
p6?1??5 x? ????3.61?10mol.Amol(A?B)3E166?10而 ?max?(MA?M44)x?(A)x??()?3.61?10?5?8.84?10?5gA.(gS)?1 MLMS18?3?1gCO2.(100g)
即 8.84?10浓度 cmax?Cx?(??sMs)x??(1000/18)?(3.61?10?5)?2.01?10?3kmol.m?3
?9-3 总压101.3kPa、含CO26%(体积分数)的空气,在20C下与CO2浓度为
3kmol.m?3的水溶液接触,试判别其传质方向。
解 空气中CO2的分压p?101.3?0.06?6.08kPa,水溶液的CO2摩尔分数x?c/C,式中,C为溶液的总浓度,C?1000/18.02?55.5kmol.m。
溶液的CO2平衡分压按式(9-5)即p?Ex计算,而20C下的E从本章附录一查得为144MPa。故
p?Ex?Ec/C?(144?10)?(3?10可知p>p,过程为脱吸。
9-4 焦炉煤气(标准状态)含粗苯30g.m,流量10000m.h,经洗油吸收后(见图9-1),降为1.5g.m?3?3??3?3??3?/55.5)?7.78kPa
3?1,求粗苯的吸收率和吸收量。设粗苯的平均摩尔质量可取为
100kg.kmol?1。
解 现煤气中粗苯含量很低,可用给出的浓度之比代替摩尔比。按式(9-1),吸收率为 ??1?ca/cb?1?1.5/30?0.95 吸收量 G?10000?(30?1.5)?10校核:按摩尔比再次计算如下。标准状态下
?3?285kg.h?1
1m3粗苯的物质量 nb?30/100?0.3mol 1m3煤气的物质量 n总?1000/22.4?44.6mol
粗苯摩尔比 Yb?nb0.3??6.77?10?3
n总?nb44.6?0.3吸收后 ns?1.5/100?0.015mol 煤气中惰性气量不变,仍为44.6?0.3?44.3mol
其摩尔比 Ya?0.015/44.3?3.39?10?4
?3故 ??1?Ya/Yb?1?0.330/(6.77?10)?0.950 与以上按浓度计算的结果相同(取三位有效数字时)。
9-5 求温度为10C及30C时与100kPa(绝)空气接触的水中,氧(标准状态下)的最大浓度(分别以L.m、mg.L、摩尔分数表示)及溶解度系数(以kmol.m.kPa表示)。氧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
解 氧在水中的最大浓度即为接触状态下的平衡浓度,可由本章附录一查出亨利系数E后。
?3?1???3?1由式(9-5)计算其摩尔分数:x?p/E
式中氧的分压 p?100?0.21?21kPa 氧在水中的摩尔浓度 c?Cx
其中总浓度 C?1000/18.02?55.5kmol.m
其质量浓度c需对c乘以氧的摩尔质量32kg.kmol;再换算到mg.L,需乘以10。 溶解度系数H按式(9-3)计算,H?C/p。 现将查得及算出的结果列于下表中。 ?????3???1?13t/?C 10 30 E/MPa 3310 4810 106x? 104c?/kmol.m?3 6.34 4.37 ?c?/mg/L?1 11.27 7.72 105H/kmol.m?3.kPa?1 1.676 1.154 3.52 2.42 9-6 二氧化硫与水在30C下的平衡关系为:
?1?/kgSO2.(100kgH2O) 0.1 0.626 0.2 1.57 0.2 2.63 0.5 4.80 0.7 6.93 1 10.5 1.5 16.7 p(SO2)/kPa 试换算成总压100kPa(绝)下的x?y关系,并在x?y图中作出平衡曲线。 解 根据例9-5中所得的算式
x??/(??355.6)及y?p/P?p/100 计算,取三位有效数字,可得下表(作图从略): 104x 103y ?2.81 6.26 5.62 15.7 8.43 26.3 14.0 48.0 19.7 69.3 28.1 105 42.0 167 9-7 25C及100kPa(绝)下,有CO220%、空气80%(体积分数,下同)的气体
1m3,与1m3的清水在容积2m3的密闭容器中接触,进行传质。问CO2在水中的最终浓度
及剩余气体的总压各为多少?若上述过程在初始总压为500kPa(绝)下进行,求其结果。 解 现气相体积V?1m不变,随着CO2的溶解,分压p将下降。最终达平衡时p与水中
3?CO2摩尔分数x的关系,可用亨利定律表示见式(9?5)即p??Ex。查附录一,知
??E?166MPa,故有
p?1.66?10xkPa (a)
两未知量p与x的另一关系是物料衡算:
气相失去的CO2为 N1?(0.2P?p)/(V/RT) (b) 水中得到的CO2为 N2?Cx?55.5x
最终有N1?N2,并将给定的P?100kPa及V、T代入式(b),得 (20?p)?1/(8.314?298)?55.5x
20?p?1..375?10x (c)
联立方程(a)、(c)求解,得到
p?10.9kPa,x?6.59?10
而容器内剩余气体总压为P终?80?p?90.9kPa。以上忽略水的蒸汽压。 若总压为P?500kPa,式(a)必备,代入式(b),得物料衡算式 100?p?1.375?10x 与式(a)联立求解得
p?54.7kPa,x?33.0?10 容器内剩余气体总压为 P终?400?54.7?455kPa
9-8 求习题9-7在刚开始接触时的总传质推动力,分别以分压差、液相摩尔分数差及浓度差表示。
解 以分压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pA?p?A。刚开始时,
??5??5????5?5?5pA?20kPa,p?A?0,故
pA?p?A?20kPa。
以液相摩尔分数差表示时,
.?mol(A?S)? x?x?20/(166?10)?0?1.205?10kmolA?34?1以液相摩尔浓度差表示时, cA?c?A?C(x??x)?(997/18)?(1.205?10?4)?6.67?10?3kmol.m?3
?9-9 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气体中所含的丙酮蒸汽,操作温度20C、压力100kPa(绝)。若已知给质系数kG?3.5?10kmol.s.m.kPa,kL?1.5?10m.s,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亨利系数E?3.2MPa,求传质系数KG、kx、Kx、Ky和气相阻力在
6?1?2?14?1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
解 从两相给质系数kG、kL按以下公式求总传质系数KG KG?(11?1?) kGHkL3?1式中溶解度系数H?C/E?55.5/3200?0.01734kmol.m.kPa
KG?(11?1?6?1?2?1 ?)?1.492?10kmol.s.m.kPa?6?43.5?100.01734?1.5?10?6根据传质系数间的换算式,有 Ky?KGP?1.492?10?100?1.492?10?4kmol,s?1.m?2
Kx?KLC?(KG/H)C?(1.492?10?6/0.01734)?55.5?4.78?10?3kmol.s?1m?2 kx?kLC?\\1.5?10?4?55.5?8.33?10?3kmol.s?1m?2
气相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为
R气R总?kG?1?1KGKG1.492?10?6???0.426或42.6% kG3.5?10?69-10 根据以下双塔吸收的四个流程图,分别作出其平衡线和操作线的示意图(设吸收
液最初不含溶质)并说明各自适用于哪些情况。
解 流程(Ⅰ)相当于一个气液逆流的单塔。当吸收所需的填料层甚高,单塔有困难时,用此流程。在图解中平衡线用OE代表,1、2两塔的操作线分别用(1)、(2)表示(下同)。
流程(Ⅱ)中每塔都送入新鲜溶剂,使全流程的推动力较流程(Ⅰ)为大。适用于吸收要求高、所需溶剂量大的情况。
流程(Ⅲ)中气体并流、液体逆流,可用于气体中溶质易吸收(如伴有快速反应),要求出塔液体近于饱和(或相对较高)的情况。
流程(Ⅳ)中第二塔气液并流,适用于伴有化学反应,或液量超过吸收所需甚多,故推动力与流向关系不大的情况。
通常后两种流程在实用中少见,尤其是(Ⅲ)。 注:本题可在学生先做习题后进行课堂讨论。
9-11 拟设计一常压填料吸收塔,用清水处理3000m.h、含NH35%(体积分数)的空气,要求NH3的去除率为,实际用水量为最小水量的1.5倍。已知塔内操作温度为
3?125?C,平衡关系为y?1.3x;取塔底空塔气速为1.1m.s?1,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ya为270kmol.h?1.m?3。试求:(1)用水量和出塔液浓度;(2)填料层高度;(3)若入塔水中已
含氨0.1%(摩尔分数),问即使填料层高度可随意增加,能否达到99%的去除率?(说明理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化工原理(第三版)习题解(谭天恩)第九章习题解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