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变“听课评课”为“主题式观课议课”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变“听课评课”为“主题式观课议课”

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作为教研员,我们越来越深刻意识到,过去在听课、评课时,往往过于追求面面俱到,从导入到结束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有时还逐字逐句地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但大多重点不突出,不管是对做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帮助都不是很大,教研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新教师,听的是一头雾水,因为要改进的的问题太多,反而找不到方向。后来我们逐步改变了以往的教研方式,既把听、评课改为主题式观课议课,这种看课形式一改往日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每次观课议课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使研究更有深度。

“主题式观课议课”是从第六小学开始试行的,初次试行效果还不错,老师们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看课、议课。 “主题式观课议课”与过去的“听课、评课”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究竟怎样进行观课议课?在观课议课活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逐步解决的,现就初步的设想与做法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同行们共勉。

一、评课与议课比较: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绝不是想换一个词语、换一个说法追求时髦,更多的是一种教研文化的建构。

我认为,过去的“评课”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而“议课”是要围绕观课所收集到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更多的是双方之间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好像有“主”“客”之分,这个“客”在评课活动中往往处于“被评”的地位,有不知所措的现象;“议”是听课的老师与做课的老师一起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

“评课”活动主要将教师的“表现、展示”作为做课取向,做课教师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教学为主要做课取向,鼓励教师不要害怕出现问题,出现了问题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共同解决。

“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容易面面俱到反而有如蜻蜓点水,重点不容易突出;“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表面现象,深入课堂事实,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总的来说,“主题式观课议课”是参与者双方在相互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后,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对话、交流、反思,在交流、反思的过程中共同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究活动。

二、怎样进行观课议课?

怎样进行观课议课,我们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在做课之前先确定观课议课主题,内容可多种多样,如:导入语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把握、教具的使用、过渡语的衔接、提问的艺术、评价语言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课堂教学的预设、生成的处理、以至于体态语言等等。

二、课前与做课教师沟通。了解做课教师确定的观察主题,做到有目的地观察。最好的做法是,进入课堂之前对做课教师和观课议课教师进行短时间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观察主题的设定、观察角度的确定、课堂观察表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等,必要情况下还可以成立若干个观课议课小组分工负责。

三、了解教材,加强理论学习。明确了主题后,从做课教师到观课教师都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研究教法、研究学法,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为自己的备课做准备,另一方面也使议课时参与者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来,防止分析、研究处于低水平状态。

四、设计“听课观察表”。为了更好地帮助听课者了解做课者的意图,可以设计“听课观察表”,便于观课教师围绕主题记录课堂中的相关信息,提高观课的针对性,获得对所研究问题的全面观察。

五、课后议课。议课时首先让做课教师谈自己的设计初衷及教后感想;然后双方之间围绕主题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点展开深度研究,直至形成共识,这样在交流互动中不经意间就可能会提出很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参考,没有强加的意思在里面,教师接受起来也

比较自然,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今后的教学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持不同意见的观点,可以再实践、再研究。

六、自我反思。反思很重要,对于做课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有什么区别,发现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在比较中学习借鉴,进一步改善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

而对于观课教师来说,则要求更高。首先要明确议课的任务绝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和老师一起讨论、研究、发现更多的教学发展可能性以及实现这些可能性的条件和限制。在议课过程中,不仅要深入探讨做课教师为什么这么上课,理论依据是什么,与他的教学观念有什么关系,更要使议课达到深层,要议出更多符合课程标准的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使一线教师的理论依据更加明朗化。因此在观课和议课时要注意做到: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状态,思考学生的行为与教师教的方式和状态有什么联系?通过学生的学来折射、考察教师的教;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思考这样的行为与教学理念有什么联系?从行为入手讨论支撑行为和技术的理念,探讨怎样通过改变理念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观察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联系,思考怎样通过优化过程达到理想的结果;观察教学中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思考怎样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思考怎样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等。

总之,我认为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绝不是追求时髦,是一种课堂研究方法的改进,更是一种教研文化的重建。“主题式观课议课”会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的成长更具专业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变“听课评课”为“主题式观课议课”在线全文阅读。

变“听课评课”为“主题式观课议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62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