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中图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3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3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 (对应学生用书第175页) [识记—基础梳理]

1.自然环境

(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自然条件 地貌格局?

外侧:河流

中间:山脉和山地丘陵 ?呈半环状

?内侧:平原

南北热量差异较大:暖温带、?温带湿润半湿

中温带、寒温带三个温度带 ②?润的季风气候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2.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1)农业生产条件

1

?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

①自然资源优势?

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

?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较快②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农业布局的变化

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

[图文助记] 1.土壤与农业生产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黑土、黑钙土,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利于农业生产,但由于不合理开发,导致土壤肥力流失,引发了生态问题。 2.气候与绿色大米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的生长周期长,加上冬季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很少使用农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绿色大米。

[理解—要点突破]

2

1.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②地形、土壤条件 地貌 山地 平原 高原 地面结构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水绕 森林资源丰富,居三大林区之首 沃野千里 土地资源丰富(平原面积广大,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 优质草原牧场 ③林地、草场资源条件 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 ①现有林地3 7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7%,森林覆盖率为30%左右,高出全国18.21%的平均水平; ②“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点建设地区 ①草原面积近3 000万公顷,占全国的9.3%; 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 ②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饲料充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③水域面积广,水产资源丰富 (2)社会经济条件

3

2.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区域 珠江三角洲 南疆 海南岛 昆明 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地处热带,水热充足,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长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合种植多种花卉品种 大 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 出口创汇农业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花卉种植业 [运用—考向通关] ?

考向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臵和范围。

4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解析] 第(1)题,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之地广人稀,工业、交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轻,环境质量好。第(2)题,虫害的多少与气候密切相关,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第(3)题,由材料可知,建三江地区土壤肥沃,肥力高,加之利用现代技术“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因此使用的化肥少。第(4)题,绿色代表无污染或者污染程度很低。由材料和前面三问可知,建三江环境质量好;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纬度高,气温低,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因而三江平原的农产品几乎不受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建三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规律总结]

5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

考向2 我国不同地区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分析

(2018·合肥模拟)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2~4题。

2.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减少 B.水热条件变差 C.高铁运输便利

D.生产成本提高

3.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

①夏季气候凉爽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肥力高 ⑤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C.②④⑤

B.①③④ D.③④⑤

4.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 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

6

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 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

2.D 3.A 4.B [第2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同时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导致蔬菜生产成本上升,使当地蔬菜种植面积萎缩。第3题,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是夏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较冀北高原水资源更丰富;冀北高原海拔高而夏季气候凉爽,降水少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多为冲积扇而土壤肥沃。第4题,采摘、观光基地适宜在城市周边发展;山前平原具有土地规模大的优势,可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山地丘陵地区环境质量好,农业种类多样,适宜发展优质生态特色基地。]

考点二|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应学生用书第17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问题 耕地破坏 林、草地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湿地环境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原因 生产粗放,低产田占多数,开垦了不宜耕作土地 毁林、毁草开荒及林区过度砍伐、草地过度放牧 开垦沼泽地 长时间大规模开发,黑土流失 作物品种单一,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商品化生产程度较低 2.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①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护。

②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7

③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图文助记] 1.沼泽与生物多样性 沼泽是蓄水池、水源地,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许多珍禽的栖息地,但随着农业的开发,破坏了湿地,威胁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土地开发与生态问题 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区土壤肥沃,但由于大规模开发,黑土大量流失,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个别地方甚至变成了不毛之地,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理解—要点突破] 1.东北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黑土利用中的问题及措施

(2)林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8

(3)湿地利用中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2.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推广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途径 稳步发展商品粮食生产;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抓好养畜基地建设;健全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 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抵御旱涝能力;加快中低产田和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速文化教育普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护;搞好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合理解决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3. 我国主要农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典型地区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过度注重耕作业,忽视了多农耕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种经营,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 牧区 内蒙古高原、青海牧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 区 9

可持续发展方向 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绿色农产品基地 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 林区 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 只采不育、资源衰竭、生态采育结合,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环境恶化 工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018·嘉峪关三模)下图示意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小 C.商品率高

B.科技水平高 D.精耕细作

6.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 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5.C 6.A [第5题,该地区南部主要农作物为油棕、可可等热带作物,属热带种植园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技术水平低、经营比较粗放等特点。第6题,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大规模种植花生、橡胶等作物,会使草原退化,出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等问题。] ?

考向2 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7.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9年中图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3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在线全文阅读。

2019年中图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3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48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