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1. 正确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变化特征,有助于学好化学,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构成物质的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
C. 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D. 化学反应通常只在化学实验室或工厂里面进行 【答案】C
【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错误; B、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均不变,故正确;
D、化学反应不一定在实验室中或工厂中才能进行,只要符合化学反应的条件,反应就会进行,故错误。故选C。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面做法和措施符合这一发展观念的是( ) A. 为保护地表水资源,将工厂废水注入地下
B. 为防止工厂废气影响人体健康,可将烟囱建的尽可能高 C. 将农村的秸秆垃圾等集中在本地焚烧处置,都扩散到外地 D. 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答案】D
【详解】A、工厂废水会污染水体,故工厂废水要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故错误; B、烟囱建的尽可能高不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错误;
C、秸秆垃圾等集中焚烧会出现烟尘和有毒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
D、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燃烧化石燃料会造成空气污染,故要多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故正确。故选D。
3. 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生活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仍可食用
B. 烹调食物时,不能用工业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 C. 为延长食用海产品保鲜时间,用甲醛水溶液浸泡, D.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可以大量摄入富含硒的食品
1
【答案】B
【详解】A、霉变的大米是有毒的,不能食用,故错误; B、亚硝酸钠是工业盐,是有毒的,不能食用,故正确;
C、甲醛是有毒的物质,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故对人体有害,故错误;
D、硒有防癌抗癌作用,但是不能过量的摄入,否则会对人体有害,故错误。故选B。 4. 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铜丝的导热导电现象 B. 稀硫酸滴入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 鸡蛋壳遇食醋产生气泡 D. 灼热的氧化铜通入氢气后变红 【答案】A
【解析】【分析】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详解】A、铜丝导热导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涉及物理性质,故正确; B、稀硫酸与石蕊反应生成红色的物质,故发生了化学变化,涉及化学性质,故错误;
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他,故是化学变化,故涉及化学性质,故错误;
D、灼热的氧化铜通入氢气后反应生成铜和水,是化学变化,故涉及化学性质,故错误。故选A。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六大营养素基本都是有机物 B. 可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C.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结构相同、性质相同 D. 常温,某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是显碱性的溶液 【答案】D
【详解】A、人体六大营养素中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故错误; B、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故不能鉴别,故错误;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由于构成他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有很大的不同,故错误;
D、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是显碱性的溶液,pH=7,溶液显中性,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故正确。故选D。
6.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2
A. 将铁与稀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B. 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可以发生化合反应 C. “洒滴香水满屋香” 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克氢气在10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0克水 【答案】C
【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亚铁,不是硫酸铁,故错误;
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错误;
C、由于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故满屋子可以闻到香水味,正确;
D、10克氢气在10克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故不能恰好生成20g的水,故错误。故选C。 7. 下面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将活性炭放于硬水中降低水的硬度
B. 将适量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在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C. 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不溶物 D. 将适量小苏打加入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钠溶液中除去硫酸 【答案】A
【详解】A、活性炭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故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B、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可以达到目的,错误;
C、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不溶物,故可以达到目的,故错误;
D、碳酸氢钠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可以出去稀硫酸,不生成杂质,故可以达到目的,故错误。故选A。
8. 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川省广元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