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8、守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8、守 信

(第七册)

宝山区实验小学 曹灵芝

关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注意区别“参见、探望、看望、拜见”等词的意思,

学会正确使用。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 理解课文主要讲了范式和张劭重承诺、讲信用的故事,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讲诚

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参见、探望、看望、拜见”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正确使用。 2、 通过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课文“围绕中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1.5—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读好课题

1、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诚信。诚信是一种美德。今天,我们来学

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关于古人诚信的故事。 2、 指导读好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 出示:

邵( ) 慨( ) 朴( ) 拜( ) 劭( ) 既( ) 仆( ) 掰( )

(1) 实物投影核对练习。

(2) 强调“拜”的字形:右边有“四横”;理解“拜见、感慨、风尘仆仆”的意思。 2、 检查读文情况,开火车一人一小节,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3、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预习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还未解决呢?(在备用处罗列学生的疑问,适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说明:

有预习,就要有反馈,但反馈只需抓住重点,无需面面俱到。

三、读中理解, 品中悟情

1、课文写了两个人,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找出文中的句子读读并说明理由。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喜欢范式的——

媒体随机出示:

(1) 张劭的父母感慨地说:“范式这孩子,真是个讲究诚信的好少年啊!” a 理解“感慨”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2) 范式郑重地对张劭说:“我们约好,两年以后的今天,我到你家去,拜见你的父母 双亲以后,我们一起再回京城继续学习。” a 理解“郑重”的意思。

b “拜见”可以换成“参见、探望、看望”等词语吗? 说明:

“拜见”是看望尊师、长辈的敬语,学生往往知晓词的意义而不易掌握词的用法,通过词语的替换、辨析,就可以大致明白了。 c 带着郑重的语气读读句子。

(3) 只见笔直平坦的大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行人正在急急赶路。 a 比较句子:只见笔直平坦的大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行人正在急急赶路。

只见笔直平坦的大道上,一个行人正在赶路。

说说你更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喜欢张劭的—— (1) 张劭十分肯定地说:“范式是个很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失约的。”

a 质疑:时隔两年之久,两人的家乡又相距千里之遥,张劭为何如此肯定范式不会失约?

(2) 张劭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村口去等候好朋友。 4、挑战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5、师结:从这两个人的言谈可以看出,其实他俩都是——守信的人。正因为如此,他们——志同道合,非常投缘。(理解:志同道合) 四、创设情景,突破难点

1、分别两年的朋友相见,格外欢畅。看插图,图中画的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媒体出示,想象说话:

范式和张劭手拉着手来到家中。 。 2、师: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应讲究诚信,这样才能赢得真正的朋友。“范式之约“这一典故,就被记载在《后汉书》中,成为后世诚实守信的典范。

3、结合语言直播厅,仿照课文说一件你知道的“诚信”的事。 说明:

结合“语言直播厅”,让学生通过讨论,较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意思,领会其中的道理。并让学生学着课文“围绕中心把一件事说清楚”的写作方法,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诚信”的故事,不但使学生得到自我教育,同时也锻炼了表达的能力。 五、总结(略)

关于说课

一、教材简析

《守信》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古人讲究诚信的故事。范式和张劭重承诺、讲信用,他们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阅读这篇课文,能给学生非常有益的启示。课文的开头两小节各用了一句话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课文具体介绍了一件事:范式和张劭相约两年以后相见,两年后范式如约来到张劭家,拜见了张劭的父母双亲。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意味深长,说明了范式是个讲究诚信的好少年,同时也告诉每一个学生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 二、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注意区别“参见、探望、看望、拜见”等词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本课难掌握的字词不多,“参见、探望、看望、拜见”等词语的理解可放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内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运用即可。

目标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本课比较简短,但意味深长,可让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内容,感悟文章蕴涵的深刻道理。

目标三:理解课文主要讲了范式和张劭重承诺、讲信用的故事,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讲诚信。

本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浅显明白,教师无须做过多的讲解,但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做到适当引导,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较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意思,领会其中的道理,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讲究诚信。

三、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 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文本中的两位主要人物,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找词找句来说明自己喜欢其中一位的理由。在朗读交流的过程中自读自悟,获取知识、体悟感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朗读感悟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在教学中应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要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三) 有效拓展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范式和张劭手拉着手来到家中,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说一件你知道的有关诚信的事。”等一些说话练习,旨在激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

《守信》讲述的是古人范式和张劭重承诺、讲信用的故事。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但读来使人颇受启迪,它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设计教学时,我力求体现语文课所特有的体会语言、感悟语言、鉴赏语言的特点,试图抓住课文关键的语句自主探究,以反复朗读为主要手段,在读中感知课文,读中想象感悟,读中探究思考,读中习得语感,读中接受情感的熏陶,让学生的学习走向充分的个性化。实践下来,对于这堂课我认为有成功之处,但也有遗憾的地方。

首先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这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自主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能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这样的课堂比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无疑更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它把阅读活动从教师的主宰下解放出来,还学生以主动权,而教师则以对话式开放性的指导,使阅读教学充满生

命的活力。 2、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这堂课中我特别注重研读过程的开放自主学习,在课堂中增加了较多的伙伴活动的环节,即合作学习,如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挑战朗读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不管是提出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还是支持或反对他人的观点都必须经过学生的思考去存同求异,渐渐地也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因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发言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学生的表达言简意赅,用词恰当,把握重点,并具有说明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合作态度。由于小组讨论,学生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发言,听取他人意见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从交流中得到启发。因此问题的解决是集体性的,在讨论中能训练学生倾听他人的观点,乐于把学习看作是一项合作性的活动,形成良好的交往,从而具备合作意识与态度。这样也有利学生集思广益,开阔思路。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堂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在教学指导学生朗读时用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教学环节压缩,影响了教学效果。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关于训练材料

一、选词填空:

郑重 沉重

1.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情十分( )。

2.老师( )地向大家宣布:“从今天起,我们将执行我们的班级公约!” 感慨 感谢

1.林红的爷爷( )地说:“张老师,真是个好老师啊!” 2.你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如何( )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

志同道合: 风尘仆仆: 诚信:

造句: 三、阅读并完成练习:

诚实的报偿

美国华盛顿洲塔科马市10岁的小学生汉森,有一天与小朋友在家门前的空地上玩棒球,

一不小心将球掷到邻居基尔的汽车上,岂料汽车的车窗玻璃打碎了。

小朋友们见闯了祸,一个个逃回家去了。汉森呆呆地站了一会儿,决定亲自登门承认错误。刚搬来该市居住的基尔原谅了汉森,但仍将此事告知了汉森的父母。当晚,汉森向父母表示,他愿意拿替人送报纸储蓄起来的钱赔偿基尔的损失。

第二天,汉森在父母的陪同下,再度登门拜访基尔,说明来意,岂料基尔笑道:“好啊,你如此诚实,又愿意承担责任,所以我( )不要你赔偿,( )乐意将这辆汽车送给你作为奖赏,反正这辆汽车我打算送掉。”

( )汉森的年纪还小,还不能开车,( )这辆汽车暂由其父亲代为保管。不过他找人修理好车窗,还经常给车子洗尘打蜡,像对待宝贝一样。他对着那辆1978年出厂的福特“野马”车说:“我恨不得快快长大,好驾驶你。我至今仍然不敢相信你是我的。”他还说:“经过这件事的教训,我更懂得诚实是可贵的。我一生都会诚实待人的。”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岂料: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 用直线划出描写小朋友闯祸后表现的句子,用曲线划出汉森闯祸后表现的句子。 4、 联系上下文填空:

(1)“汉森在父母的陪同下,再度登门拜访基尔,说明来意??”句中的“来意”是指 。

(2)“我至今仍然不敢相信你是我的。”句中的“你“是指 , 汉森至今不敢相信的原因是 。 5、 写出一句有关诚实的名言或诗句。

资源信息表

标 题: 关键词: 第八课《守信》(A)(教学设计) 朋友 信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描 述: 1.在阅读中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太学;投缘,志同道合、风尘仆仆、拜见、感慨”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词语、句子,懂得守信是双方的。朋友之间要守信用。 3.通过朗读、想象、表演进行说话练习。 学 科: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八课 语 种: 汉语 学习者: 学生 教育类型: 小学教育>四年级 单 位: 宝山区实验小学 媒体格式: .doc 资源类型: 文本类素材 作 者: 地 址: Email:

曹灵芝 宝山区实验小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8、守信在线全文阅读。

8、守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21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