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柳永对北宋词坛贡献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三是艺术上有新的进展。 慢词与小令有所不同, 慢词一般都是长调,

它的旋律与节奏比小令复杂。

《雨霖铃》、《望海潮》等词作运用铺叙和点染手法,体现了柳永在作词艺术上的新拓展。 与之相配合的歌词,字数也增多, 句式长短跟节拍相吻合, 01:30

因此使句子更加多少不等、长短不整齐了。 慢词更适宜于描绘生活场景, 适宜于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从而为词人提供了

发挥文字才能的广阔天地。 柳永善于向民间汲取营养, 02:00

学习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 把慢词的层次结构组织得井井有条。

同时他还善于把抒情、叙事、写景融合成一体。 简单地说,

柳永慢词艺术上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铺叙展衍。 上面引到的诸多慢词,

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个特点。

我们再通过《雨霖铃》来说明问题,《雨霖铃》说: 02:30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北宋·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北宋·柳永《雨霖铃》 03:00

柳永在这里选择的是一个送别的场面, 反复铺叙,描写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 寄寓了失去知音、远离京师, 奔赴他乡的一种内心的抑郁不平。

与铺叙手法相联系的另一个艺术手段是“点染”。 所谓“点染”,很像是议论文中的总说和分说。 03:30

点,就是总说;染,就是分说。 例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北宋·柳永《雨霖铃》

上片说

三个字就是点,是很抽象的。 “去去”的情景到底怎么样呢? 下面用了

三重景物来加以发挥铺叙,来加以渲染,

衬托出“去去”的水远山遥与离情的深沉浓重。 这就是染了。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北宋·柳永《雨霖铃》 04:00

再比如说下片 这两句是“点”,概括出伤秋的意思, 点明伤别的时间、季节、气氛。 下面,“今宵”三句就是“染”, 作者用“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么一组景物非常具体形象地 构成了一个幽美而凄清的意境, 借以烘托伤秋伤别的情怀。 04:30

当然,在柳永词中,

其他的词的铺叙、点染,也写得非常好。 以《望海潮》为例,词的上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北宋·柳永《望海潮》 开端说

三句就写得非常地抽象集中,是点。 下面的九句是针对这三句来的。 比如说

就是写“三吴都会”的具体的情景; 05:00

是对“东南形胜”一句的渲染; 这是“钱塘自古繁华”的具体写照。 这是柳永词在艺术上的拓展,

主要是慢词他用了铺叙和点染的手法。

05:30

柳永词大胆吸收和使用口语、俗语,语言浅近而通俗,颇带市井文化情趣。 第四,柳永的词在语言上有新的变化。 慢词的出现, 使词在语言方面

跟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了明显的差别。 在小令占主导地位的唐代和北宋初年,

词人们吸收了律诗和绝句的某些手法, 06:00

并运用律诗和绝句的平仄 以及押韵的规律来填词,

所以,当时的令词在形式和语言风格上 差别并不太大。

慢词不仅和律诗、绝句

在语言、句式与音韵上有了明显的不同, 慢词和小令之间在语言上 也有了显著的差异。 这就使歌词的曲调

在声情上结合得更加紧密完美。 06:30

柳永在这方面也表现出他的创新精神。

他在语言和音韵方面适应了歌曲发展的需要, 因而大大地促进了慢词的推广和流行。 柳永词语言上的变化,

首先表现在吸收和使用民间语言这一点上。 他能根据词调声情的要求和内容的需要, 07:00

大胆吸收口语、俗语入词。 如前面所引的《定风波》,

就是以妓女的口吻写成的恋情词, 语言自然要符合

这位主人公的身份与要求。 所以,全篇的用语都非常通俗, 没有书卷气和学究气。 其中“芳心是事可可”、“终日厌厌倦梳裹”、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等等, 07:30

不仅通俗浅近,接近口语,有鲜明的个性, 而且很符合人物的口吻、性格与心理特征。 词中的人物,

也因为有这样的语言而显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又如《击梧桐》说: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

——北宋·柳永《击梧桐》 是最平常的叙述,却蕴涵着深情。 08:00 《鹤冲天》“黄金榜上” 也采用了浅近通俗的语言。 这些都接近敦煌民间词的特点。 柳永即使填写小令,

也能够摆脱律诗绝句的语言风格影响, 有时纯用口语组成,

比如说这么一首小令《少年游》,说: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绣被,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北宋·柳永《少年游》 这首词是写离别以后的愁苦和怨恨,

写得明白如话,却又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柳永生性浪漫,缺乏自我约束力, 任凭官能享受与情感支配自己的行为, 09:00

有时甚至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 无所顾忌地汲取、使用市井俗语,浅艳喜人。 因此,传播非常广,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那么柳永以后,无论是“俗”还是“艳”, 这两点对所有的作家都有很深的影响, 尤其在语言方面。

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说: 09:30

周、柳、黄、晁,皆喜为俚语,山谷尤甚。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就是周邦彦、柳永、黄庭坚、晁补之, 都喜欢用俚俗的语言, 尤其黄庭坚特别厉害。

这四位词人中,柳永的年代最早, 其他的词人都比他晚,

所以柳永对他们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柳永这种在北宋词的“雅化”的过程中的逆向行为, 本来词是越来越雅, 10:00

结果柳永把词反而推向通俗, 这样他就保持了词

来自民间的那副新鲜活跃的生命力, 使它避免了过早地走向案头化而僵死。

当然,柳永的词也并非全是用俚俗的口语入词的, 根据内容的需要,他还善于提炼书面语言, 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入词,

使他词的语言具有了很高的文学性。 10:30

据赵令畤《侯鲭录》卷七记载, 苏轼对柳词说过这样的话,

就是苏轼对柳永的词作过这样的评价,说:

“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北宋·赵令畤《侯鲭录》 就是说柳永写的高雅的词,

他的水平比唐人最优秀的作品也不差。 的确,柳永的《八声甘州》, 哪怕仅仅从语言这一角度来看, 11:00

也是词中难得的名作。这首词说: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 11:30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 全词高旷古雅,气象雄阔,笔力苍劲。 12:00

柳永词深受人们喜爱源于:语言俚俗浅近;“新声”的出现;“艳俗”话题的描写。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

论述了柳永慢词的创新成果, 其中也涉及到小令的创作成就。 12:30

柳永在词史上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 柳永的词由于三点原因

而受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遍的喜爱: 第一, 语言俚俗浅近,易于被接受。 《碧鸡漫志》卷二说柳永的词

“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南宋·王灼《碧鸡漫志》 《避暑录话》卷下说: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都能够说明柳永词受欢迎的普遍程度。 13:00

那么也就是说其他人的词可能是文人喜欢, 上层社会喜欢,

柳永的词不仅仅是文人和上层社会喜欢, 而且不认识字的广大的普通老百姓特别喜欢。 《避暑录话》说: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就是有人的地方都会唱柳永的词, 包括乡村僻野的地方, 边塞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13:30

柳永的词浅近俚俗,

就容易被广大的阶层所接受, 这是第一点。

第二,大量创制新调,符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艺术欣赏方面,

人们的审美心理永远是“喜新厌旧”的。 即使最动听迷人、流行一时的音乐、乐曲, 也逐渐要被新兴的音乐所替代, 14:00

人们不愿意总听旧的歌曲, 不愿意总听旧的音乐,

音乐它更新更代是非常快的。 柳永的创作有大量的新的音乐, 新的歌曲的创作,

这就符合了人们的需求,

这也就是说当一个歌妓、歌女, 她要拉拢顾客,或者说抢生意, 14:30

她们就需要有特色,有特点,

如果她们会唱一首优美动听的新歌曲, 那么就容易吸引人了。

所以她们都让柳永去写这新歌,

那么柳永的许多新歌就因此创作出来。 柳永这样一些新歌,

正好符合了人们对新的艺术的追求, 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

所以柳永的词就流传非常广泛。 15:00

第三,柳永词写的最多的是男女爱情的这个话题。 这就迎合了人们的心理。

前面提到柳永词有四个方面开拓,

这样的这些词作品在柳永的词数量里边是一部分, 他更多的词是写男女情爱的。 即使写羁旅行役,写旅途漂泊的, 里边也渗透了各种相思。 15:30

还有像他写对功名发牢骚的, 他这里也最后落实到歌女的身上。 写歌妓的,更是写歌妓对爱情的追求, 所以他即使题材开拓,

他也离不开爱情、相思这个话题, 当时人们评价说: “柳之《乐章》,人多称之。然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 ——《艺苑雌黄》

16:00

南宋的张端义的《贵耳集》也说: 盖词本管弦冶荡之音,而永所作旖旎近情,故使人易入。虽颇以俗为病,然好之者终不绝也。 ——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 也就是说柳永写的“艳词”人们非常喜欢, 尽管写得太低俗了,人们还是很喜欢他。 男女之爱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 16:30

因此也就成为文学上的永恒的主题, 这类题材的作品并受到了 无论是哪一个阶层、

哪一个时代的读者的普遍欢迎。 尤其是宋代都市繁荣以后, 出现了一个古代的“市民阶层”,

他们由中下层官员及家属与仆人、衙门吏卒、 商人、手工业者、艺人、城市贫民等等组成, 他们在工作闲暇、茶余饭后需要精神调剂, 17:00

需要娱乐享受,

而这个阶层平日最大最多的娱乐方式 就是赤裸裸地谈论男女的话题。

柳永的词因此得到了他们的喜爱,趋之若鹜, 也就毫不奇怪了。

柳永的词因此完全改变了宋词创作的风貌, 他对宋词风貌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7:30 第一、从形式上来说,本来是小令创作繁盛,但是到了柳永的时候,改变为小令与慢词并行; 第二、本来词创作越来越高雅,但是到了柳永的时候,出现了俚俗词派。 那么以后在所有的词人的作品里边, 恐怕都要打上俚俗的烙印,

即使像苏轼、周邦彦这些写词走向高雅的作家, 他们的词里边也有好多的通俗语言的运用, 这些都显示出柳永词的影响, 18:00

所以说柳永既是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的词人, 也是改变宋词创作风貌的词人,

他的词在词的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好,今天对柳永的介绍就到这里。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柳永对北宋词坛贡献下在线全文阅读。

柳永对北宋词坛贡献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681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