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目 录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节 系统设计 第五节 空气处理

第二节 负荷计算 第四节 气流组织

一 般 规 定

第2.1.1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气调节:

一、对于高级民用建筑,当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舒适性温湿度标准时;

二、对于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时.

注:本条的\高级民用建筑\系指对室内温湿度、空气清洁程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功能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国家级宾馆、会堂、剧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上述各类重点建筑物。

第2.1.2条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当采用局部空气调节器或局部区域 空气调节能满足 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 层高大于是10M的高大建筑物,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分层空气 调节。

第2.1.3条 室内保持正压的空气 调节房间,其正压温度值不应大于50Pa(5mmH2O)。 第2.1.4条 空气调节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室内温度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气调节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2.1.5条 空气调节房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器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最大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2.1.5所规定的数值。

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m2.oC)][Kcal/m2.h.°c] 表2.5.1

工艺性空气调节 围护结构名称 ±0.1~0.2 室温允许波动 ±0.5 >=±1.0 舒适性 空气调节 屋 盖 顶 棚 外 墙 内墙和楼板 --- 0.5(0.4) --- 0.7(0.6) --- 0.8(0.7) 0.8(0.7) 0.9(0.8) 0.8(0.7) 1.0(0.9) 0.9(0.8) 1.2(1.0) 1.0(0.9) 1.5(1.3) 1.2(1.0) 2.0(1.7) 注:1:表中内寺和楼板的有关数值,仅适用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3oC时. 2:确定围护结构 的传热系数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3.1.4条的规定.

第2.1.6条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基等于±0.5oC时,其围护热情性指标,不宜小于表2.1.6的规定.

围护结构最小热情性指标 表2.1.6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oC) ±0.1~0.2 --- 4 ±0.5 4 5 围护结构名称 外墙 屋盖和顶棚 第2.1.7条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表2.1.7的要求。 外墙、外墙朝向及所在层次 表2.1.7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oC) >=±1.0 ±0.5 ±0.1~0.2 外墙 宜减少外墙 不宜有外墙 不应有外墙 外墙朝向 宜北向 如有外墙壁时,宜北向 ---- 层次 宜避免顶层 宜底层 宜底层 注:1: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oc的空气调节房间,宜布置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大的空气调节房间之中,当布置在单层建筑物内时,宜设通风屋顶.

2:本条和本规范第2.1.9条规定的\北向\适用于北纬23.5o以北的地区;北纬23.5o以南的地区,可相应地采用南向.

第2.1.8条 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oc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部分窗扇宜能开启. 注: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外窗宜采用双层玻璃窗;舒适性空所调节器房间,有条件时,外窗亦可采用双层玻璃窗.

第2.1.9条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1.0oC时,外窗应尽量北向;±1.0oC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0.5oC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应北向。 第2.1.10条 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门和门斗,应符合表2.1.10的要求.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开启频繁的外门,宜设六斗必要时,可设置空气幕。

门和门斗 表2.1.10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oC) >=±1.0 ±0.5 外门和门斗 内门和门斗 不宜有外门,如有经常开启的外门时,门两侧温差大于等于7oC时,宜设应设门斗 门斗 不应有外门,如有外门时,必须设门斗 门两侧温差大于3oC时,宜设门斗 门不宜通向室温基数不同或室温±0.1~0.2 -- 允许被动范围大于是±1.0oC的邻室 注:外门门缝应严密,当门两侧的温度大于或等于7o时,应采用保温门.

负 荷 计 算

2.2.1条 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 : 一、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二、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三、人体散热量; 四、照明散热量;

五、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室内热源的散热量; 六、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七、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 八、伴随各种散湿过和产生的潜热量。

第2.2.2条 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各项得热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房间的蓄热特性,分别进行计算。 通过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的不稳定传热量、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以及非全天使用的设备、照明灯具的散热量等形成的冷负荷,宜按不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确定;不宜把上述得热量的逐时值直接作为各相应时刻冷负荷的即时值。

第2.2.3条 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时,室外或邻室计算温度,宜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一、对于外窗,采用室外计算逐时温度按本规范第2.2.10条式(2.2.10)计算; 二、对于外墙和屋顶,采用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

tzs=tsh+(ρJ/αW)(2.2.3-1)

式中tZS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oC)

tsh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oC),按本规范第2.2.10条式的规定采用; ρ--围护结构外表面对于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

J--围护结构所在朝向的逐时太阳能总辐射照度(W/m2),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 αW--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W/m2.oC]。

注:舒适性空气调节屋间和室温允许被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oC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其非轻型外墙,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 tzp=twp+ρJP/α

W

(2.2.3.-2)

式中 tz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oC);

JP--围护结构所在朝向太阳总辐射照度的日平均温度(oC),按本规范附录四采用; 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oC),按本规范第2.2.9条的规定采用; ρ、αW --同式(2.2.3-1)。

三、对于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当邻室为非空气调节房间时,采用邻室计算平均温度,按下式计算:

tls=twp+Δtls (2.2.3-2) 式中tls--邻室计算平均温度(oC) twp--同式(2.2.3-2)

Δtls--邻邦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oC),宜按表2.2.3采用。

温度的差值 表2.2.3

邻室散热量 很少(如办公室和走廊) <23W/m2 23~116W/m2[20~100kcal/m2.h)] a 1~2 3 5 第2.2.4条 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宜按下式计算: CL=KF(twl-tn) (2.2.4-1)

式中 CL--外墙和屋顶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K--外墙壁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m2.oC]; F--外墙或屋顶的面积(m2);

twl--外墙可屋顶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oC),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朝向和构造、外表面颜色和粗糙程度以及空气调节房间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5.2.3条确定的T 值通过计算确定; 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oC)

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0oC 的房间,其非轻型外墙传热形成的泠负荷,可近似接下式计算:

CL=KF( tzp-tn )(2.2.4-2)

式中 CL --个墙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 K,F,tn--同式(2.2.4-1); tzp--同式(2.2.3-2).

第2.2.5条 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宜按下式计算; CL=KF( twl-tn )(2.2.5)

CL--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twl--外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和空气调节房间的蓄热特性,可按本规范第2.2.10条确定的T 值,通过计算确定; K,F,tn --同式(2.2.4-1).

第2.2.6条 空气调节房间与邻室的夏季温差大于3 时,宜按下式计算通过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CL=KF(tls-tn)(2.2.6)

式中CL---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 K,F,tn --同式(2.2.4) tls---同式(2.2.3-3).

第2.2.7条 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夏季不可计算通过地面传达室热形成的冷负荷。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有外墙壁时,宜计算距墙壁2M范围内的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第2.2.8条 计算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时,应考虑空气调节房间内、外遮阳设施以及附近高大建筑物或遮挡物的影响。

第2.2.9条 透过下班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宜按遮阳设施的类型和空气调节房间蓄热特性等因素,分别计算确定。

第2.2.10条 确定人体、照明和设备等散热形成产冷负荷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适宜的群集系数、负荷系数和同时使用系数,有条件时,应有要用实测数值。

当上述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占室内冷负荷的比率较小时,可不考虑房间蓄热特性的影响。 第2.2.11条 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计算散湿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 一、人体散湿量;

二、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 三、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

四、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 五、食品或其他料的散湿量; 六、设备散湿量。

第2.2.13条 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值或各房间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并应计入新风冷负荷以及通风机、水泵、冷水管和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

第2.2.14条 空气调节系统的冬季热负荷,宜按本规范采暖第二节计算;但室外计算中心温度,应按本规范第2.2.5条的规定采用。

系 统 设 计

第2.3.1条 选择空气调节系统时,就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室外气象条件、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2.3.2条 建筑物内负荷特性相差较大的内区与周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在线全文阅读。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654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