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策略指导》
一、方法指导课存在的问题:方法指导实效性不强
方法指导的时间、精力投入似乎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许多学生讲起采访和问卷调查的要求来头头是道,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很少能正确合理地运用,运用方法获得的信息不丰富、不准确、不能服务于研究目标的现象屡见不鲜。
导致方法指导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指导教师受学科教学惯性影响,不自觉地将方法作为知识进行传授,而不是以学生掌握和运用方法的实际能力发展作为方法指导的价值追求。
二、方法指导课的常见误区
第一,内容上,过于关注“专业性”。方法指导的内容超出学生的认识能力,片面地追求所谓的“专业性”,试图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第二,过程中,过于关注“知识性”。过于强调学生对方法的认识,而忽视学生的“体验”。学生可能知道了运用某一方法时“要怎样做”,而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缺乏感受、对“如何做到这样”缺少办法。
第三,运用时,过于关注“程式性”。方法指导活动中,许多教师热衷于发各种表格让学生填写。这样做看起来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规范性,而实际上让学生用“书面作业”的方式去完成“实践体验”的任务,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主动运用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 三、方法指导课的策略 (一)、以学生现实水平为目标基点。
由小学阶段的“初识”,到初中阶段的“熟识”,再到高中阶段的“系统认识”。
例如“采访”,对于小学生来讲其实就是“问问题”,就是通过向有关人员提问来获取信息的方法。在进行采访指导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就是要明确“为什么问?”——即采访的目的;“问什么?”——即采访的内容;“怎么问?”——即采访的实施过程和技巧。因此,教学活动可以围绕这样三个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问题来展开。 案例呈现:
(播放高年级同学采访校长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看视频,听一听他们问了些什么、看一看他们是怎么问的,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两个层次的讨论:
1、围绕“问什么”进行:他们问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与他们研究的主题有什么关系?看了他们提出的问题,你还有什么发现?……
2、围绕“怎么问”进行:提问者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参与采访的其他同学在做些什么?采访活动从哪里正式开始(结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以学生扎实理解为过程要点。 学生掌握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解内化、再到实践外显的复杂过程,其中对方法内涵具体深入的解读,是方法指导课教学的重点。 以“采访”的指导为例。学生成功运用方法的关键是确定“问什么”——即采访问题的设计和组织。
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尝试提问之后,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比较、分析、改进的活动中了解问题设计的依据、要求和评价标准,掌握设计采访问题的基本方法。 案例呈现:
在对学生的采访提纲进行论证之后,我安排学生分小组现场采访受邀到场的高年级同学。要
求一组学生分成两个小小组,分别负责实施采访和观察采访进程。
对于实施采访的同学,要求他们协商决定采访分工,自主选择采访对象、确定采访地点,按照采访提纲进行采访;对于观察采访进程的同学,则要求他们仔细观察采访者和受访者各有什么表现、双方沟通中有什么障碍或问题、提问和记录活动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具体问题。
模拟采访结束后组织两方面的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在小组里分享采访记录,看看哪些采访问题得到了受访者的积极回应、有效地了解到了研究需要的信息;采访记录是否齐全、是否抓住了受访者回答的要点。二是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请提问和记录的同学谈谈感受,说说自己采访过程中的心情、对自己的表现作个简要的自我评价、反思采访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请观察采访进程的同学说说观察体会,对采访进程和实施采访的同学进行评价,有哪些表现值得肯定、哪些表现值得商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在学生反思交流的基础上适当概括,提炼采访实施的要点:有序提问、及时记录、注意倾听、得体回应。 评论,观念,各有不同做好自己那份就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策略指导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