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B3
一、判断题
1、杨万里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 ) 答案: 对
2、戏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作者是老舍。( ) 答案: 错
3、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绝不可没有词牌。( ) 答案: 对
4、王安石的散文以政论文见长。( ) 答案: 对
5、\朦胧诗\是一种带有叛逆性、先锋性的诗歌创作潮流。( ) 答案: 对
6、\盖被子\是主谓短语。( ) 答案: 错
7、散文《爱尔克的灯光》的作者是王小波。( ) 答案: 错
8、梁维枢《玉剑尊闻》属于\聊斋系列\作品。( ) 答案: 错
9、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 答案: 对
10、描写可以状写不可捉摸、很难捕捉的东西,使之形象化。( ) 答案: 对
11、《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叙事特点是善于剪裁史料,详略安排得当。( ) 答案: 对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 答案: 对
13、小说《菉竹山房》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渲染环境气氛。( ) 答案: 对
14、《皮子文薮》的作者是陆龟蒙。( ) 答案: 对
15、明代传奇生长期教化剧的代表作有邱濬的《伍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香囊记》。(答案: 对
16、\易安体\指的是李清照词的风格。( ) 答案: 对
17、《苍老的浮云》的作者是徐星。( ) 答案: 错
18、《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 答案: 对
)
19、欢迎词是领导人在欢迎仪式或宴会上向来宾发表的表示欢迎的演讲稿。( ) 答案: 对
20、香山居士是白居易的号。( ) 答案: 对 二、选择题
1、鲁迅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实绩的小说是()。 A:《药》 B:《风波》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答案: C
2、20世纪20年代后期效仿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而兴起的诗派是( )。 A:现代派 B:七月派 C:象征派 D:中国新诗派 答案: C
3、辑录《楚辞》这部诗集并为其定名的人是()。 A:王逸 B:宋玉 C:刘勰 D:刘向 答案: D
4、\太后盛气而揖之\中\之\的意思是()。 A:的 B:他 C:去 D:往 答案: B
5、先秦诸子中提出\仁政\学说的是 ()。 A:庄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答案: D
6、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历史散文著作是()。 A:《春秋》 B:《战国策》 C:《吕氏春秋》
D:《吴越春秋》 答案: A
7、下列诗歌具有双重主题的是()。 A:李白的《将进酒》 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C: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D:白居易的《长恨歌》 答案: D
8、下列诗人属于南宋末年爱国诗人的是 ()。 A:赵师秀 B:徐照 C:刘辰翁 D:朱熹 答案: C
9、晚唐古文的\亮点\是()。 A:变文 B:小品文 C:骈体文 D:辞赋 答案: B
10、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来源是( )。 A: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 B:宋元时期的\小说家\话本 C:宋元时期的\说经\话本 D:宋元时期的\诗话\话本 答案: A
11、《再别康桥》在艺术上突出的特征是( )。 A:多用排比和对偶 B:用语粗犷豪迈 C:暗示与象征手法相结合 D:优美的抒情结构 答案: D
12、《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的作者是()。 A:晏殊 B:秦观 C:柳永 D:苏轼 答案: C
1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新锐小说家是( )。 A:路翎
B:萧红 C:萧乾 D:沈从文 答案: A
14、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是()。 A:语素 B:元音 C:音节 D:音素 答案: D
15、《雷雨》的语言特点不包括( )。 A:高度个性化 B:高度生活化 C:注重潜台词 D:偶尔用到诗词 答案: D 16、请示是()。
A:请求上级机关指示工作、解释问题或批准某种要求时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B:上级向下级机关做出某项指示、布置某项工作的公文 C: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联系有关工作的公文 D:向上级汇报工作的公文 答案: A
17、张爱玲的散文集是( )。 A:《山水》 B:《流言》 C:《写在人生边上》 D:《雅舍小品》 答案: B
18、下列作品属于元代前期婚恋剧的是( )。 A:《双献功》 B:《蝴蝶梦》 C:《潇湘夜雨》 D:《张生煮海》 答案: D
19、体现\愿天下的有情人皆成眷属\这一爱情理想的作品是( )。 A:《墙头马上》 B:《牡丹亭》 C:《桃花扇》 D:《西厢记》 答案: D
20、关于丁西林的戏剧,说法错误的是( )。 A:擅长写独幕喜剧 B:作品多写复杂的社会问题 C:戏剧冲突往往采用二元对立的模式 D:语言幽默,多俏皮话 答案: B 三、理解与辨析
1、简述元杂剧的分期情况。
A: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
(1234-1294) ,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中期自元成宗贞元元年至元文宗至顺三年(1295-1332) ,是元杂剧的继续繁荣和题材风格转化期;晚期为元顺帝统治时期(1333-1368) ,是元杂剧整体上走向衰微时期。
B: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
(1234-1294) ,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中期自元成宗贞元元年至元文宗至顺三年(1295-1332) , 是元杂剧整体上走向衰微时期;晚期为元顺帝统治时期(1333-1368) ,是元杂剧的继续繁荣和题材风格转化期。
C: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 , 是元杂剧整体上走向衰微时期;中期自元成宗贞元元年至元文宗至顺三年(1295-1332) ,是元杂剧的继续衰微和题材风格转化期;晚期为元顺帝统治时期(1333-1368) ,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 答案: A
2、简述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形成。
A: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有着一种基本的,或者说大体相同的认知模式,那就是对客观存在的未知事物,总想知道它是什么?什么样?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回答是什么,就要记叙;要回答什么样,就要描写;要回答怎么回事,就要说明;要回答为什么,就得议论。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几种基本表达方式。
B: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有着一种基本的,或者说大体相同的认知模式,那就是对客观存在的未知事物,总想知道它是什么?什么样?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回答是什么,就要说明;要回答什么样,就要描写;要回答怎么回事,就要记叙;要回答为什么,就得议论。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说明、描写、记叙、议论几种基本表达方式。
C: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有着一种基本的,或者说大体相同的认知模式,那就是对客观存在的未知事物,总想知道它是什么?什么样?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回答是什么,就要说明;要回答什么样,就要记叙;要回答怎么回事,就要描写;要回答为什么,就得议论。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说明、记叙、描写、议论几种基本表达方式。 答案: B
3、简述词的产生情况。
A:词的产生,大体说来,从先秦的《诗经》到六朝末年是其滥殇期,隋和初、盛唐是其发展期,而中唐是其形成期。唐代商业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休闲娱乐的需要,大大刺激了词的创作。从词自身看,音乐至关重要,而唐代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胡乐\,为词提供了最
好的词调,再加上早已产生并流行的民间词的营养,词就正式形成。中唐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以《菩萨蛮》曲拍为句填词唱和,被学界公认为文人依曲填词最早、最确凿的事例。 B:词的产生,大体说来,六朝是其滥殇期,隋至中唐是其发展期,而晚唐是其形成期。唐代商业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休闲娱乐的需要,大大刺激了词的创作。从词自身看,音乐至关重要,而唐代\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形成的\燕(宴)乐\,为词提供了最好的词调,再加上早已产生并流行的民间词的营养,词就正式形成。晚唐时温庭筠和韦庄同以《忆江南》曲拍为句填词唱和,被学界公认为文人依曲填词最早、最确凿的事例。
C:词的产生,大体说来,六朝是其滥殇期,隋和初、盛唐是其发展期,而中唐是其形成期。唐代商业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休闲娱乐的需要,大大刺激了词的创作。从词自身看,音乐至关重要,而唐代\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形成的\燕(宴)乐\,为词提供了最好的词调,再加上早已产生并流行的民间词的营养,词就正式形成。中唐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以《忆江南》曲拍为句填词唱和,被学界公认为文人依曲填词最早、最确凿的事例。 答案: C
4、简述散文《中年》的语言特点。
A:梁实秋这篇散文主要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在他的笔下,幽默是一种深沉的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迂腐的道德观,他也是用适度的幽默来表达批判。如梁实秋用\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一步\来借指\早逝\,用\低头也还是那样\来描述中年人对\抬头纹\的无奈。整体上的诙谐幽默,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B:梁实秋这篇散文主要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在他的笔下,幽默是一种深沉的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迂腐的道德观,他也是用适度的幽默来表达批判。如梁实秋用\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一步\来借指\青春不在\,用\低头也还是那样\来描述中年人对\抬头纹\的无奈。整体上的辛辣讽刺,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C:梁实秋这篇散文主要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在他的笔下,幽默是一种深沉的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迂腐的道德观,他也是用适度的幽默来表达批判。如梁实秋用\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一步\来借指\岁月不饶人\,用\低头也还是那样\来描述中年人对\抬头纹\的无奈。整体上的嬉笑怒骂,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答案: A 四、作文 作文题目: 1)把握当下; 2)等待。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好的词调,再加上早已产生并流行的民间词的营养,词就正式形成。中唐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以《菩萨蛮》曲拍为句填词唱和,被学界公认为文人依曲填词最早、最确凿的事例。 B:词的产生,大体说来,六朝是其滥殇期,隋至中唐是其发展期,而晚唐是其形成期。唐代商业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休闲娱乐的需要,大大刺激了词的创作。从词自身看,音乐至关重要,而唐代\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形成的\燕(宴)乐\,为词提供了最好的词调,再加上早已产生并流行的民间词的营养,词就正式形成。晚唐时温庭筠和韦庄同以《忆江南》曲拍为句填词唱和,被学界公认为文人依曲填词最早、最确凿的事例。
C:词的产生,大体说来,六朝是其滥殇期,隋和初、盛唐是其发展期,而中唐是其形成期。唐代商业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休闲娱乐的需要,大大刺激了词的创作。从词自身看,音乐至关重要,而唐代\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形成的\燕(宴)乐\,为词提供了最好的词调,再加上早已产生并流行的民间词的营养,词就正式形成。中唐时白居易和刘禹锡同以《忆江南》曲拍为句填词唱和,被学界公认为文人依曲填词最早、最确凿的事例。 答案: C
4、简述散文《中年》的语言特点。
A:梁实秋这篇散文主要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在他的笔下,幽默是一种深沉的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迂腐的道德观,他也是用适度的幽默来表达批判。如梁实秋用\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一步\来借指\早逝\,用\低头也还是那样\来描述中年人对\抬头纹\的无奈。整体上的诙谐幽默,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B:梁实秋这篇散文主要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在他的笔下,幽默是一种深沉的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迂腐的道德观,他也是用适度的幽默来表达批判。如梁实秋用\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一步\来借指\青春不在\,用\低头也还是那样\来描述中年人对\抬头纹\的无奈。整体上的辛辣讽刺,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C:梁实秋这篇散文主要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诙谐幽默。在他的笔下,幽默是一种深沉的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迂腐的道德观,他也是用适度的幽默来表达批判。如梁实秋用\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一步\来借指\岁月不饶人\,用\低头也还是那样\来描述中年人对\抬头纹\的无奈。整体上的嬉笑怒骂,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答案: A 四、作文 作文题目: 1)把握当下; 2)等待。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语文B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