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 专题07 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
1.【北京市第41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在横线①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比如涵远堂楹联“ ① ,东洲云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霞芬室楹联是乾隆的作品,上书“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整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别有意趣。这些楹联直接记录了当年最高统治者的造园意图、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是了解颐和园及当时时代风貌的重要线索。 A.西塞山前白鹭飞B.西村晨钟鸣古寺 C.西山晴雪曙色新D.西岭烟霞生袖底 【答案】D
考点:默写填空、标点运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默写填空要根据平时的积累来作答,表达符号的填写要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来分析选择。学#
2.【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词牌的,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一是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二是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①________》。《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②________》,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③________》,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三是本来就是词的题目。例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
第 1 页 共 14 页
最普遍的。
(1)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忆江南 大江东去 酹江月B.忆江南 酹江月 大江东去 C.忆秦娥 大江东去 酹江月D.忆秦娥 酹江月 大江东去 (2)下列选项中,属于“沁园春”这一词牌的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 C.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
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
【答案】(1)A (2)D 【解析】
(2)本题针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感悟。文段主要介绍词牌的,通过词牌的,我们就可以知道词作的一般格式。题干给出的《沁园春》的词牌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类似的格式,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答案D.
3.【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节令联是指有特定应时性或纪念性的对联,内容多为咏物、抒情、议论或祝愿。如:清明节联“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重阳节联“糕含登高意,菊呈晚节情”等。下列与其它三副所纪念传统节日不同的一副节令联是() A.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B.喜得天开清旷域 宛然人在广寒宫
C.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D.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第 2 页 共 14 页
【答案】B
点睛:语言综合实践活动类型的题目是考查的热点,题目设置比较灵活、方式多样,一般设计类型有:情景表达、句子仿写、对联,新闻概括等,完成题目时要紧扣题目要求,将语言表达的具体充分,意象选择要适合,观点表达要明确。
4.【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对下面书家书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A.“天下第一草书”为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字体结构和布局上采用大小相间、疏密互映、斜正参差的手法。
B.《九成宫碑》为欧阳询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其用笔方整,布白匀称,字画安排紧凑,法度森严,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后人称此碑为“正书第一”,被尊为楷书之首。
C.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纵有行,横无列式,其字与字,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相配,错落有致。
第 3 页 共 14 页
D.苏轼的《寒食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采用狂草书体,活泼飞舞,奔腾放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中的书法常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特别是书法常识,了解掌握古代的一些书法名家以及他们传世的作品,掌握他们的书法艺术特点,并且能够粗浅的赏析他们的艺术特色。该题考查的书法作品是怀素和尚的《自叙帖》、欧阳询的《九成宫碑》、王羲之的《兰亭序》和苏轼的《寒食帖》,苏轼的《寒食帖》历来被称为“行书第二”,而不是选项所说的草书。所以我们选择D。学% 5.【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继京剧、珠算等项目之后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有误的一项是 ( )
A.立春——谷雨——惊蛰——清明 B.立夏——小满——夏至——小暑 C.立秋——处暑——白露——寒露 D.立冬——大雪——冬至——大寒 【答案】A
6.【福建省上杭11月三校联考】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B.《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我国鲁迅先生的作品。
C.《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举指举时代的乡试考中。
D.《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莫泊桑中篇小说集《羊脂球》中的作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D.应是《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莫泊桑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7.【甘肃省靖远县九年级上期中】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第 4 页 共 14 页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有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申猴”后是“酉鸡”,小明应该属“鸡”。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8.【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九年级上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被公认为是“现代学幻想小说之父”。 B.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D.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答案】A
9.【湖北省潜江市十校联盟九年级上期中】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B.《傅雷家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两则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和欣喜成功时,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C.《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北上伐魏前写下的传颂千古的表文。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的史书整理编辑而成,共有33篇,分12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战国策》不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10.【湖南市涟源市九年级12月质检】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这两篇议论文,均选自儒家经典《孟子》一书,《孟子》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被尊称为“亚圣”。 B.咏物抒情散文《囚绿记》,以作者对“绿(常春藤)”的情感为线索,按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结构文章,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
第 5 页 共 14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专题07 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含解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