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校图书馆提供的常用文献数据库有:

万方数据库: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

据库。

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查新领域使用最频率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是国内规中国学术期刊CNKI: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6.QQ:是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电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传输、共享文件、网络硬盘、和QQ邮箱等多种功能。 模最大的文摘和引文索引数据库。 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

四、实验环境介绍

单击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图标,在地址栏输入http://cie.nwsuaf.edu.cn,可以进入到信息工程学院主页。注意主页左下部分的“网络课程”和“作业管理系统”,如图3-1所示。

1.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中包括了“大学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实验与原理”等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使用。

图3-1 2.作业管理系统

“作业管理系统”界面如图3-2所示,在左侧选择任课教师,右侧出现功能区,主要功能有:

图3-2

12

(1) 通过“留言薄”,学生可以给任课老师留言或提问;

(2) 通过“浏览信息”学生可以看到任课老师的教案、讲稿及老师允许学生看到

的任何内容并下载使用。

(3) 通过“提交作业”学生可以给任课老师提交指定的作业。

左侧选择“共享资源”,其中有为全校正在上“大学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学生准备了一些实习必备的素材或资料。学生可以下载使用。

3.课件下载

下载本次上课老师所用演示课件,并把它存放在名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件”(本次实习中所用文件夹需要自己建立)的文件夹中。操作步骤(图3-3)如下:

(1) 在作业管理系统左侧选择你的任课教师;

(2) 点击右侧“浏览信息”,然后在右侧选择课程名称,选择课件所在文件夹; (3) 点击所讲章节,弹出文件下载对话框;

(4) 点击对话框中的“保存”按钮,弹出保存对话框;

(5) 选择文件保存路径,找到你所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文件夹,选择它; (6) 单击保存按钮,完成保存。

1选择教2浏览信3选择章5选择文件4单击保6单击保图3-3

从网络中下载某一种浏览器(Firefox、Chrome、360或其它),学习安装浏览器和使用浏览器。不会的同学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学习使用。

五、实验内容和操作

1.Windows XP基本操作

请参阅教材和相关资料,尝试完成以下(1)-(6)操作:

(1) 系统启动、待机、注销、关闭与重启(注意机房计算机均安装有保护卡),

认识Windows XP的“桌面”,窗口及对话框;

13

(2) 在写字板中写入以下文字并以“文字录入”为名称保存到“桌面”,注意不

同输入法的使用、特殊符号的输入及软件盘的使用;

在各种出版物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文字及符号,例如:π(希腊字母)、щ(俄文)、ㄓ(注音符号,新华字典上有的)、ǔ(汉语拼音)、か(日文平假名)、キ(日文片假名)、【】(标点符号)、Ⅶ(数字序号)、≈、≌、(数字符号)、℃(单位符号)、→、§(特殊符号),这些符号在Windows的各种输入法中都可以通过转换键盘获得。

(3) 查看Window XP的控制面板,如图3-4所示; (4) Windows XP 附带小程序的使用; (5) 使用剪贴板,查看剪贴簿中的当前内容; (6) 创建某一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2.用户账户管理

Windows XP是一个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用户是以一定的账户身份登录计算机系统的。Window XP 中将账户分为两类,即:计算机管理员账户(允许用户更改所有的计算机设置)和受限账户(只允许用户更改某些设置)。

请通过控制面板创建不同类别的账户,为账户设置密码,更改帐户类型;并尝试注

图3-4 Windows XP控制面板 销和切换账户(受机房实验环境影响,用户在机房可以创建新的账户,但不能以新创

建的账户登录)。

3.设备管理

Windows操作系统对各类设备可通过“控制面板”中的“设备管理器”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在“控制面板”中选择“性能和维护”,然后单击“管理工具”,再选择“计算机管

14

理”,打开Windows XP的设备管理器,如图3-5所示。查看当前计算机中各主要设备的属性。

图3-5 Windows XP 设备管理器

4.程序管理

在计算机系统中程序常以文件的形式被保存在外存储器上。可执行程序以.exe作为其扩展名。

(1) 请点击“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浏览当前计算机上安装的所有应

用软件,尝试用不同方式启动并退出某一应用程序(例如word);

(2) 在“控制面板”中单击“添加/删除程序”选项,打开如图3-6所示窗口,

选中“更改或删除程序”选项卡,在列表中浏览应用程序,可根据需要选中某一程序进行“卸载”。

图3-6 Windows XP程序管理

15

5.文件及文件夹管理

请参照教材完成以下要求的实验内容: (1) 文件搜索

在当前计算机上查找“calc.exe”文件,并启动运行该程序,记录该文件的盘符路径。

(2) 文件类型认识

操作系统以扩展名标识文件的类型,参考教材了解常见各类文件的扩展名。Windows操作系统默认不显示文件扩展名。在资源管理器中,请选择“工具”菜单下的“文件夹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查看”选项卡,将“高级设置”下的“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选项去掉,查看显示文件的扩展名。

(3) 启动资源管理器,在D盘根目录建立如图3-7所

示目录结构(注意“myname”用自己的“学号”+“姓名”代替,例如“2011091668张三”)。

(4) 将实验内容1中写入写字板的文件“文字录入”

移动到Word文件夹中。

(5) 写出文件“文字录入”的绝对路径和相对于Office

XP文件夹的相对路径。

(6) 从Internet上下载介绍有关“进程调度”的相关 件名为“进程调度.doc”。

图3-7 层次目录结构 材料,复制粘贴至一个空白Word文档中,文件最终保存到OS文件夹中,文

6.电子邮件的使用

邮箱申请:没有电子信箱的同学为自己申请邮箱,可以登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网(http://www.nwsuaf.edu.cn ),选择校园信息门户(如图3-8所示),按照提示登录后开通自己的校园邮箱。也可以在cn.mail.yahoo.com(雅虎)、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及注册信息;

发送电子邮件:打开个人电子信箱,新建一封电子邮件,内容为你的军训生活的介绍,发送给临座的同学,学习使用附件(可以添加一些图片,音乐或压缩文件);

收取电子邮件:打开个人电子信箱,收取自己的电子邮件,并下载附件。注意查看寄信人邮件地址;

进行个人信箱的管理(包括地址簿、删除废弃邮件、转发邮件等)。

图3-8 email.163.com(网易)等网站上注册申请个人电子信箱,或开通QQ上邮箱。注意记住

7.网页的保存

浏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页并保存到名为“休闲娱乐”(自己新建)的文件夹内。 (1)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http://www.nwsuaf.edu.cn,打开主页;

16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1年9月

前 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分为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两个环节。通过上机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习惯,掌握WINDOWS及其应用软件操作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应用OFFICE系列软件操作及应用技能,使用多媒体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虽然采用多媒体投影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直观性,但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因为缺少充分的准备,实验目标不明确,“走马观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了整个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本指导书在较全面总结教材内容基础上,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内容以案例的形式给出,学生只要按照指导书,遵照循序渐进规律,就能较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操作。由于学时限制,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自己抽时间在课余完成。

每个实验完成后都需要写出实验总结。总结中应反映出学生在实验前的实验准备,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书是在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课组全体成员多次讨论才最后定下基本框架的。其中实验一由陈勇老师编写,实验二由杨沛老师编写,实验三由杨龙、田彩丽两位老师共同完成,实验四由张晶老师编写,实验五由李梅老师编写,实验六由朱姗娜老师编写,朱俊平老师独立完成了实验七和实验八全部内容的编写,实验九由杨晓辉老师编写,全书由陈勇、孙健敏、杨沛老师统稿,李书琴、张阳教授做了最后审定。

本书每个实验后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总结,学生应该详细总结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内容。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在内容及形式上做了较大的改动,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和同学谅解。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组

2011年9月

1

实验一 指法练习 一、实验目的

熟悉实验环境,认识计算机,培养良好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掌握正确录入方法。

二、实验任务

实现盲打,英文指法达每分钟80-100CPM(每分钟字符数)。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利用机房的“指法练习”进行指法训练10小时以上。每天1~2小时,在课外根据自己情况自由安排。

注意:在我院机房实验时,每次开机会请求输入上机卡号和密码。没有上机卡就不能自由上机实验。上机卡会在实验前发给学生,第一次使用时请及时更改密码,输入卡号和密码后即可进入系统。

四、认识键盘

键盘是广泛使用的字符和数字输入设备,用户可以直接从键盘上输入程序或数据,使人和计算机直接进行联系,起着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作用。

计算机键盘键位布局及个数,因机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以IBM-PC及其兼容机键盘为例,大体上可以分为83键和101键两种,而常用的台式计算机均是101键。这里着重讲述101键位键盘。

101键位键盘把键分为字符键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数字键区4个区。

(一)字符键区

本区是键盘的主体,字符包括字母键(A~Z)、数字键及符号键(如逗号、句号、加号、减号)、控制键等,

1. 字母键

是指法练习的主要部分,键盘上只有大写字母,但一般情况下打出的均是小写字母,大小写字母的转换可通过Shift键或Caps Lock键来实现。

2. 数字键及符号键

1

在这部分键上,每一个键均可输入两个字符,分为上下两档,单独击该键时输入的是下边一档字符,按住Shift键后再击该键时输入的是上档字符。

3. 控制键

(1)Tab键——制表定位键,编辑程序时常用于控制格式。

(2)Caps Lock键——字母大小写锁定键,它用于开关键盘右上角的Caps Lock指示灯,当指示灯亮时,字母键处于大写状态,此时输入的字母为大写字母,但可以通过Shift键来转换。

(3)Shift键——换档键,左右各一个。功能有二:其一是用于进行大小写字母转换,如在Caps Lock灯没亮时,直接击字母键输入小写字母,而按住Shift键后再击字母键则输入对应的大写字母;其二是在双字符键中用于输入上档字符,如直接击“1”键输入字符“1”,而按住Shift键后再击“1”键,则输入“!”。要注意的是,当同时需要按两个键时,应用两只手协同完成。如“!”,应该先用右手小指按住右边的Shift键,再用左手小指击“1”键。

(4)Ctrl键——控制键,本身无任何功能,必须与其它键配合使用。左右各一个。 (5)Alt键——控制键,本身一般无用,常与其它键配合使用。左右各一个。 (6)Backspace——光标回退键,每按一次该键,光标向左移动一个位置,且删除光标原来位置上的字符。

(7)Enter键——回车键,在命令方式下,用于命令输入完成后开始让计算机执行命令的作用,在编辑软件中,可以起到换段的作用。在数字键区还有一个。功能相同。

(二)功能键区

(1)Esc键——在某些软件中用于退出系统。

(2)F1~F12——在不同的软件中功能各不相同,也可以由用户自己定义其功能。 (3)Print Screen键——屏幕硬拷贝,在WINDOWS中,可以用于屏幕抓图。 (4)Scroll Lock键——控制屏幕的滚动方式,几乎不用。

(5)Pause/Break键——单独使用可以暂停某些程序的运行,与Ctrl配合使用可以中断某些程序的运行,如在BASIC中,就可以用Ctrl+Break键来中断程序运行。

(三)编辑键区

(1)Insert键——插入/改写切换键。

(2)Delete键——删除光标后的一个字符,在WINDOWS中,可以删除选中的文件或文件夹

(3)Home(End)键——在编辑软件中,可以将光标快速移动到一行行首(尾)。 (4)Page Up(Page Down)键——在编辑软件中,可将光标移动到上(下)一页。

(四)数字键区

Num Lock键——数字锁定/键,当此键按下,Num Lock灯亮时,数字键区才能输入

数字,否则,数字键区相当于编辑键。

2

五、英文指法练习指南

英文指法练习属于基本功夫练习,它的作用类似于小学生开始学写字的握笔姿势练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反应能力、熟练和规范动手能力。可能较长时间的单一目的训练,会使同学们感觉到枯躁乏味,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意志,要勤学多练、持之以恒,坚信“磨刀不误砍柴功”的哲理。初学者容易一味求快,而忽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正规的训练途径,从而养成种种不正确的习惯,以后再要纠正过来已非易事。

(一)指法练习的基本要求

1.正确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录入的基本功之一,它不仅能保证录入者舒适而持久地工作,而且更有利于提高键盘录入的正确性和速度。正确姿势的具体要求是:要坐端正,腰背挺直,座椅要调整到便于手指操作的高度,两脚自然平放于地上,大腿与小腿约小于90度,身体微向前倾;肩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前臂与手腕略向上抬,手腕平放,手指自然弯曲成弧形;手指轻放于键盘的左右基本键位上,肘关节靠近体侧。 2.正确的指法

键盘录入的正确指法就是指左右手合理地分管键盘上所有的字符键。相互间不可混乱或顶替,按指法分工去掌握全部字符键。手指在键盘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键盘中,中间一排的字符键“A”、“S”、“D”、“F”是左手的固定位置。即左手食指在“F”键,中指在“D”键,无名指在“S”键,小指在“A”键。与此相对应,右手也有自己的固定位置。即食指在“J”键,中指在“K”键,无名指在“L”键,小指在“;”键。这八个键被称为基准键,以后击所有其它键均要从这八个键出发,击完后又回到这八个键上,所以常有人将这八个键称为指法练习的“参照物”。

特别是,一般键盘上的“F”、“J”两键上都各有一个“凸点”或“凸线”,用手能摸到与其它键不同,这两个键又成为八个基准键的“参照物”。所以当击完某个键要回到原位时,首先要用食指去摸到这两个键,其它指头自然会各就各位了。

对于Enter键,在有的键盘上比较大,而小指力量又相对较小,则可用其它指头代替;对于Backspace键,由于其位置特殊,也可以用其它手指代替。但无论如何,当要击下一个键时,应让所有手指回到基准键上。

3

` Tab 1 2 3 4 5 6 7 8 I J 9 O 0 - P [ ; . / = ] ‘ \\ ←Q W E R T Y U A Z S D F G H K L , Enter Shift X C V B N M 小指 无中名指指 食指大拇指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左手

键盘手指分管图

3.正确的击键方法

初学者要领会击键的“击”,不是“按”键或“凿”键,而是短促且具有弹性的“一击”,犹如手指触在弹簧上。击键时要果断,要用力恰当,频率均匀,听起来富有节奏。用手指动作带动手腕、小臂部位动作,并使之协调。

(二)提高录入质量的要点

录入质量有两方面的要求,即准确率和速度,其中,准确率最为重要,离开准确率谈速度是没有意义的。指法训练从一开始就要遵循以下几点:

1. 手指分工明确,千万不要那个指头方便就用那个指头,这样的习惯以后很难纠正。

2. 在练习中熟记键盘,特别是基准键及其它键与基准键的关系,即他们的相对位置。初学者要完全不看键盘是不可能的,如果在练习过程中有些键找不着时,可以将手拿开找一找,找到以后将手放好后再击(常有些初学者找不着键时很着急,一旦找到,也就不管基本姿势了,随便一个指头就下去了)。

3. 集中精力,力求做到不受周围声音的干扰,力求保持镇定,如果心不在焉地录入,就很容易击错键。初学者击错键在所难免,切不可烦躁,要有信心,认真、专注地练习。

注意:初学者一定不要贪快,只有练到一定的熟练程序后提高速度,才能保证在输入准确前提下的快速。

右手

4

实验二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一、实验目的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应用;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认识微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掌握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掌握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掌握常用信息编码。

二、实验任务

1.学习相关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应用,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在实验前完成自己姓名的各种编码,在实验时通过“信息与编码”程序上机验证。 3.打开一个网页,对其编码方式进行转换。

三、实验环境介绍

在“共享资源”的“浏览信息”中,可以看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习素材”文件夹,进入该文件夹可以获得本学期全部公共实习素材,单击可以下载,其中包含“信息与编码.exe”文件,运行后界面如图2-1所示。

(1)二进制串转换成字符:可以将输入的二进制串逐字节转换成16进制和十进制,并可从ASCII码表中找到对应的字符(注意:只限于可显示字符,不可显示字符用“~”代替显示,录入的二进制串中不允许有空格)。

(2)字符转换成N进制:可得到输入的英文字符的ASCII码值(包括二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

(3)汉字转换:可得到输入的汉

字的内码(二进制、十六进制)、区位码和国标码。

图2-1

5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计算机发展及系统组成

通过学习课本及网络资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的答案。 (1)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谁? (2)现代计算机之父(两人)是谁? (3)第一台计算机问世时间是什么时候?

(4)计算机的分为几代?(从逻辑元件、存储器、运算速度、有否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主要用途等方面来总结)

(5)计算机分为哪几类? (6)计算机有哪些新技术?

(7)什么是信息、数据、信息技术? (8)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是什么? (9)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10)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有哪些类型? (11)CAD/CAM/CIMS/AI/EC的含义是什么?

(12)计算机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3)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4)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15)存储器容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6)简述计算机工作原理。 (17)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是什么?

(18)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经过了哪些过程? (19)编译与解释的区别是什么? (20)主板的功能是什么?

(21)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22)内存的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23)外存的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24)总线与接口的概念及功能是什么?

(25)微型计算机常见的基本输入输出设备有哪些? (26)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27)针式、喷墨、激光打印机的特点各是什么?

2.信息与编码

按表2-1格式在实验总结中完成自己姓名的各种编码,并用“信息与编码”软件上机验证(软件使用说明见实验环境介绍)。通过该任务的学习,要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规则;英文和汉字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规则。

6

表2-1 信息与编码

项目 (1)姓名 (2)汉语拼音 (3)汉语拼音字母的ASCII码(二进制) 编码 张老三 ZhangLaosan 01011010 01101000 01100001 01101110 01100111 (Zhang) 01001100 01100001 01101111 (Lao) 01110011 01100001 01101110 (san) (4)ASCII码(十六进制) 5A 68 61 6E 67 4C 61 6F 73 61 6E (5)ASCII码(十进制) 90 104 97 110 103 76 97 111 115 97 110 (6)汉字的内码(二进制) 11010101 11000101 11000000 11001111 11001000 11111101 (7)汉字内码(十六进制) D5 C5 C0 CF C8 FD (8)汉字国标码 (9)区位码 85 69 64 79 72 125 53 37 32 47 40 93 说明:

(1)前两项填入自己姓名及汉语拼音;

(2)第3项通过查教材ASCII码表(见表2-2),每个字符可得到7位二进制编码,再在最高位加“0”得到8位二进制编码,为了便于阅读,每8位之间应留空格; (3)将第3项二进制串每4位对应一位16进制码(见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之间关系表2-3),可以得到第4项。注意:由于每一个字符对应8位二进制编码,8位二进制编码对应2位十六进制编码,为了便于阅读,每两位十六进制编码之间应留空格;

(4)将第4项每一个十六进制码转换成十进制即可得到第5项,这个数字也就是对应字符在ASCII码表中的顺序号。例如字符“Z”在表中就是第90个字符;

这前5项应该在实验前完成!

(5) 第6项通过“信息与编码”软件获得;

(6) 将第6项二进制串转换成十六进制即得到第7项;

(7) 将第6项每一个8位二进制串最高位“1”去掉变为7位,再将这7位二进制

转换为10进制,相邻两个8位转换的结果合并就成四位或五位数即是汉字国标码——第8项(为了方便,表中两个部分略有分隔)

(8) 将第8项得到的每个部分减去32,得到的就是区位码——第9项。

7

表2-2 ASCII表

表中前32个字符(表格左边第二、三列从NUL~US)及最后一个字符DEL为控制符,它们不可显示,用于计算机设备的操作控制以及在数据通信时进行传输控制。要求特别注意(后面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该字符在表中的序号,从0开始):

(1)NUL(0):空 (2)BS(8):退格 (3)HT(9):横向列表 (4)LF(10):换行 (5)CR(13):回车 (6)DEL(128):删除

表2-3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之间的关系

十进制 0 1 2 3 4 5 6 7 二进制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八进制 0 1 2 3 4 5 6 7 十六进制 0 1 2 3 4 5 6 7 十进制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进制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八进制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十六进制 8 9 A B C D E F 3.网页编码方式转换。

该任务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信息存取编码方式的不一致,将会导致所查看内容的乱码,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IE浏览器任意打开一个中文网页(如图2-2所示),在网页空白处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编码菜单项,发现默认状态下,网页编码方式是简体中文,现在选择其他编码方式,如繁体中文(如图2-3所示),会发现整个网页内容是乱码(如图2-4

8

图2-2 打开中文网页

图2-3 编码方式设置 9

所示)。

图2-4 乱码网页

五、实验总结

完成这次实验要求的任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结合自学材料回答实验内容1中的问题,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掌握计算机系统2.完成实验内容2中信息与编码表格的填写,通过对自己姓名编码一系列的进制转3.网页编码方式改变为什么会出现乱码现象?如何解决?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基本知识。

换,掌握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规则,同时,了解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表达方式。

六、补充自学材料(计算机的新技术与发展动态)

1.嵌入式计算机,参考网址:http://baike.http://www.njliaohua.com//view/37498.htm。 2.网格计算,参考网址:http://baike.http://www.njliaohua.com//view/20049.htm。 3.中间件技术,参考网址:http://baike.http://www.njliaohua.com//view/1352777.htm。

4.硬件发展动态,参考网址:http://wenku.http://www.njliaohua.com//view/230ec6a0b0717fd5360cdcf7.html。

10

实验三 操作系统及Internet基本应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概念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熟悉Windows XP操作系统,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常用管理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掌握Email的申请方法、收发Email的方法及文件上传下载方法;掌握IE浏览器及搜索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完成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常用基本操作;创建及管理不同类别的用户账户;熟悉Windows XP的设备管理及程序管理功能;创建层次文件结构,完成文件管理的主要操作。申请电子邮箱,完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使用搜索引擎完成相关资料的搜索。

三、预备知识

1.浏览器:用于显示网站服务器或文件系统内的文件,并让用户与此文件交互的一种应用软件。它用来显示在万维网或局域网内的文字、图像及其他信息。这些文字或图像,可以也是连接其他网址的超连接。大部分网页为HTML格式,有些网页需特定浏览器才能正确显示。

2.常见浏览器:按照2010年1月的市场占有率依次是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IE)、Mozilla的Firefox、Google的Chrome、苹果公司的Safari和Opera软件公司的Opera。

3.搜索引擎:指自动从因

特网搜集信息,经过一定整理以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的系统。。

4.常见搜索引擎:

Google(http://www.gooogle.com)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搜索引擎之一; 百度(http://www.http://www.njliaohua.com/)是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

有道(http://www.youdao.com)是网易公司推出中文搜索引擎;

5.文献检索:是在科学研究,撰写论文时所必需的一种手段。检索(Retrieval)是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

11

IE浏览器

360浏览

Firefox火狐

Chrome

(2) IE浏览器菜单栏选择文件菜单,菜单展开后点击“另存为”菜单选项; (3) 弹出保存对话框后,选择“休闲娱乐”文件夹,并在“保存类型”中选“Web

档案、单个文件(*.mht)”,点击保存按钮。

8.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知识

使用baidu(http://www.http://m.wodefanwen.com/ )或google(http://www.google.com )搜索引擎,搜索下载你喜欢的音乐和书籍存放到名为“休闲娱乐”的文件夹中。

9.利用搜索引擎和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信息

在“Interne发展”、“网络安全”、“网络应用”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并且以它为搜索关键字,检索相关方面信息。包括国内外现状、最新技术和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常用的搜索有:

(1)Google学术搜索:

利用Google学术搜索(http://scholar.google.com/),在Internet上快速的查找文献,使用“学术高级搜索”中的选项(图3-9所示)帮助你快速查找。

图3-9

(2)文献数据库搜索

利用文献数据库进行数据检索,我们学校的图书馆(http://lib.nwsuaf.edu.cn/)引进了一些大型文献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CNKI等。以中国学术期刊CNKI为例进行检索(如图3-10所示)。

图3-10

17

将检索到的信息下载到计算机上,然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存放到名称为“资料”的文件夹里。

10.文件及文件夹的压缩与解压缩

将图3-7所示的目录结构连同其中的文件,压缩为“myname.rar”文件,发送到自己的网络空间保存。文件夹的压缩和解压缩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1) 压缩步骤:

a)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中需要压缩的文件(夹);

b) 单击右键,出现快捷菜单,在其中选择【添加到压缩包】(如图3-11所示),

单击左键;

c) 输入压缩文件名、类型、路径,以及做一些选项(一般采用默认即可),点

击【确定】;

压缩完成后,在当前文件夹下生成一个扩展名为RAR压缩文件,文件压缩成功。 (2)

解压缩步骤: a) 选择压缩文件;

b) 双击,出现解压缩会话框;

c) 单击“解压缩到”按钮,如图3-12所示,选择路径,其余项目一般采用默认,

然后确定;

对于压缩文件,可以复制到任意位置解压包中的文件。

图3-11 文件压缩 图3-12 文件解压缩

11.Internet中其他常用软件的使用

(1) 自学如QQ、微博、音乐播放软件等网络软件的使用。

18

QQ的申请、QQ的申请使用,尤其是QQ网络硬盘的使用; 微博的开通和使用;

音乐播放软件(如搜狗)的下载、安装和使用。

(2) 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完成自学(如图3-13所示)。

图3-13

六、思考题

1.操作系统有哪些基本管理功能?

2.应用程序没有响应时怎么处理?查找操作系统相关资料,了解什么是“死锁”,为什么会“死锁”?

3.查阅“进程调度”相关内容,了解操作系统管理进程的调度策略有哪些? 4.Windows XP中启动和退出应用程序的方式有哪些? 5.Windows XP操作系统按照什么策略管理文件?

6.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时,曾遇到过那些问题,如何解决(请举例说明)? 7. 搜索引擎使用方法和技巧。 8. 文件下载方法。

9. 归纳各类信息整理的方法。 10. 目前你用到最多的Internet服务。

七、实验总结

根据思考题中的问题,认真总结本次实验内容,体会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各项管理功能,以及Internet的基本应用,根据实验记录写出实验报告。

19

实验四 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 的使用 一、实习目的

1. 学习Word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文档内容的录入、编辑方法,格式化文本、段落的技巧,页面设置等内容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利用样式实现文章排版格式一致性的方法,学会创建和应用模板; 3. 掌握分栏的基本方法;学会设置页眉和页脚; 4. 掌握表格的基本制作及修饰方法; 5. 掌握创建艺术字;

6. 熟练掌握自选图形的绘制、移动、旋转、组合; 7. 掌握图形和图片的插入方法,并能实现图文混排; 8. 掌握文本框的应用方法; 9. 掌握公式的编排方法。

二、实习任务及要求

(一)简单文档排版

1. 实习任务

对一封信的字体段落等格式进行设置。需要在信中并以你的名字和当前的日期为文件名存盘(例如:你的名字叫张三,当前日期为2011年9月20日,则文件名为“张三20110920.doc”)。信的内容已经给出,《别忘记镣铐也是金色的》和《面临选择,何去何从》,任选一篇来完成实习。

2. 要求

(1)字符的格式化 用两种以上的字体、字号、字形;有突出显示和加着重号的部分;

(2)段落的格式化 利用标尺调整段落的首行缩进,文中应体现悬挂缩进、左右缩进和行间距、段间距的变化;

(3)修饰段落 用菜单“格式”→“边框和底纹”对复制的内容进行修饰; (4)首字下沉 有一处首字下沉2行; (5)分栏 有一处分三栏;

(6)设置页眉与页脚 页眉为“信函”,页脚为“第n页”;

20

(7)纸张:纸型A4;

(8)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5cm;纵向排列;

(9)制作水印:给文章设置水印,可以是图片水印,也可以是文字水印; (10)存储:把已经排好版的信件通过“另存为”存储,命名规则同上。

(二)表格的制作与排版

1.在信件中适当位置插入一个表格,完成通讯录表格设计,要求至少填写5条记录。 学号 姓名 性别 通讯地址及邮编 宿舍号 电话 2.在信末尾插入一个分节符(下一页),设计自己的课程表。将自己本学期课表填入其中(单独占一页,用A4纸横排),其中表标题为黑体3号字,段前空0.5行,段后空1行。

XX专业XX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

节次 星期 课 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上 午 1~2 3~4 5~6 7~8 9~0 下 午 晚上 备 注 3.在课程表后插入一个分节符(下一页),制作学生个人信息表。独占一页,竖排。

21

学生个人信息表

姓名 年级专业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码 血型 工作单位 家庭详细地址 起止年月 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 在何处 年龄 在何处工作 职务 职务 联系方式 学号 民族 性别 籍贯 政治面貌 身高(cm) 爱好、特长 一寸蓝底彩照 单位电话 邮政编码 个人简历 家庭成员情况 称呼 姓名 备注

22

(三)图文混排

1.从网上下载两张图片插入到信中,选用合适的图文混排方式,也可以用自己的照片,要求至少有两种图文混排方式。

2.自己制作某种形式的艺术字并且以合适的混排方式插入到信中。

(四)公式编排

选“插入”→“对象”→“Microsoft公式3.0”,打开公式编辑器,编排公式,并把公式以合适的混排方式放到文章中去。要编排的公式如下:

S??3i?1107a3xi?a?3??xidx

33xi?yi(五)自选图形绘制

利用WORD提供的自选图形功能,完成下图的绘制。 这里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虚线圆弧的画法; 2.斜线上剪头的画法;

3.如何在一张A4纸的约1/4幅面上画下这个图形; 4.如何在尽可能小的椭圆中装下尽可能多的文字。

现实世界 需求分析 概念设计 数据库重组 行为设计 逻辑 设计 应用程序设计 物理 设计 子模式 设计 性能 测试 数据库 运行、维护 装载 数据

(六)表格与自选图形综合训练

另起一页,画出以下象棋棋盘。这个训练包含了大量的表格与自选图形绘制技巧: (1) 仕线的画法; (2) 兵和炮位的画法;

(3) 楚河、汉界的处理方法(提示:用艺术字)

23

以上内容要求编排到一个文档中提交给任课教师。

(七)科技论文排版

1. 实习任务及要求

对http://202.117.179.110中“共享资源”中已经给出的原始科技论文进行排版。排版的要求规范如下所示。

(1)题目:2黑,段前后各空一行,居中 (2)作者:4仿宋,居中 (3)单位:小5宋,居中

(3)摘要:小5楷 摘要正文 小5宋 (4)关键词:小5楷 关键词正文 小5宋 (5)论文的正文部分为5宋

(6)一级标题 3宋,样式为:1.、2.、3.

(7)二级标题 5黑,样式为:1.1、1.2?? 2.1、2.2??

24

(8)表格:三线表格,表题为小5黑,表内容为小5宋 (9)图形:图说小5黑

(10)参考文献:5黑,参考文献内容为5宋 排版效果附在本实验之后。

三、相关知识

(一)一般Word文档的编辑顺序

1.录入文字 事先准备好要录入的文字,以免降低录入速度,影响思路(对于初学者这点很重要)。录入文字时,每一段开始要空两个汉字的位置(特殊要求除外),每一段结束时才按一次回车键。

2.保存录入内容 养成随时将录入内容保存磁盘的习惯,以防数据丢失,保存时,注意文档的保存位置,一般WORD默认保存位置为“我的文档”。

3.页面设置 按需要进行页面设置,主要完成纸张大小、页边距的设置,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常用A4纸上下左右边界均可设置为2.5cm,而16K纸上下左右边界可设置为2cm,页面设置中要注意文档网格设置,WORD默认以宋体五号字为基础设置的,对于A4纸,可设置每页40行,每行40个字符,对于16K纸来说,每页可设置为38行38个字符。

4.格式设置 字符与段落格式设置。字符设置主要是字体(一般文稿正文以宋体为主,书信可设置为楷体,除特别需要外,尽量避免使用通篇黑体或隶书等其它字体)和字号(一般书稿默认为5号)。段落格式主要包括缩进和行距。行距并不是两行文字之间的间隔,而是一行文字顶到下一行文字顶的距离。

5.打印预览 反复重复⑶、⑷、⑸步,满意后,再次存盘。 6.打印输出。

(二)字符格式的有关知识

1.字体 常用字体有宋、仿、黑、楷等字体。

(1)宋体 字形端正清秀,结构均匀,笔划严谨,横平竖直,粗细适中,疏密布局合理,适用于书刊、杂志的正文。

(2)仿宋 体笔划粗细均匀,字形刚劲有力,适用于书、报、杂志及诗词等中小号标题,政府及事、企业单位的文件

(3)楷体 接近于手写体,字形相实端正,笔法舒展有力,流畅自然,结构匀称,适用于书、报、杂志的中小号标题及幼、少儿读物的正文。

(4)黑体 适用于书、报、杂志的各类标题和正文中要突出的部分

2.字号 字号指字的大小规格。计算机排版一般采用“号”或“磅”来表示。

(1)号数制:各号字的实际大小(单位:mm)可参考下表:

25

字号 大小 字号 大小 初号 12.7 四号 4.93 小初 11.1 小四 4.25 一号 9.66 五号 3.70 小一 8.42 小五 3.15 二号 7.80 六号 2.81 小二 6.37 小六 2.45 三号 5.55 七号 2.12 小三 5.23 小七 1.84 (2)磅数制 对字的大小以点(Point)来计量。各个国家对其大小规定不尽相同,英美等国规定1磅为0.35146mm,我国为0.35mm。

(3)字形 在WORD中,字型有四种:常规、斜体、加粗、粗斜。

(三)纸张规格

常用的打印纸张类型有:开系列、A系列、B系列

1.开系列 造纸厂生产出的一张纸称为全张纸,其尺寸大小为737*1042mm2 。一

般用对折法裁纸,对折一次为对开,两次为4开,三次为8开??

2.A、B系列与开系列大小对比

A系列 A0 A1 A2 A3 A4 A5 1189*841 841*594 594*420 420*297 297*210 210*148 全张 对开 4K 8K 16K 32K 开系列 1042*737 737*521 521*368 368*260 260*184 184*130 B1 B2 B3 B4 B5 B系列 1030*728 728*515 515*364 364*257 257*182 (四)排版准则

1.整齐协调:指通篇文档中字体字号设置要整齐协调,常见的问题如下:

(1)如标题用二号字体,但文中正文却用五号字体,这样的文档字号就不协调。 (2)如果制作一个留言条、请假条、开一个证明材料,内容不多,如果用五号字只能占到一个页面的1/4,那就可以适当选择四号或三号字,当然,标题也应该相应增大一些。

(3)页面整体空白太多,常见于文章被分成了很多个段落,每个段落只有一行,每一行只有几个字的情况,这使得整页右侧都是空白,虽然整齐了,但极不协调。可以通过分栏来解决这个问题。

2.行距适中:是指文档正文行距要与字号协调,比如:正文为五号字,但行距却

为2倍行距,排出来的效果肯定就不好。再如,正文四号字,行距却选择15磅就不合适了。一般情况下:如果正文为五号字,基本上可以按照前面所述的文档网格来确定行距,而不用专门再设置行距,如果正文为非五号字,则需要专门设置行距了,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小四号字可以将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26磅,四号字设置为28-32磅比较协调。

26

3.关于标题

(1)对于超过一页的文档,如果其中需要多处标题,则标题最好通过“样式和格式”来定义,这样标题比较容易统一且有利于制作目录。

(2)如果文档中包含多级标题,则各级标题间最好有层次感,比如各级标题均用黑体则不合适。各级字号应该有所不同。

(3)WORD中标题默认有段前后空,一、二级标题段前后空都比较多,可以根据需要缩小一些。

(4)不要让任何一级标题出现在一个页面的最后一行。 (5)不要让多级标题之间没有任何内容却连续编排,例如:

(5)标题文字中一般不排标点符号。

(五)关于表格(图形)

1.表格(图形)中的文字一般要求比正文小半号字,例如正文为五号字,则表格(图形)中文字就应该设为小五号字。

2.如果文档中包含多个表格(图形),则每一个表格(图形)均应该有表标题(图说),表标题(图说)中包含表的序号,如:“表2-1 几种字体与磅之间的关系”等。除此以外,文档正文中应该有与此表(图)相呼应的文字说明,如“几种字号与磅的关系如表2-1所示”。

特例:如果整篇文档只有极少量的表格(图形),而且表格(图形)之间间隔了大量的文字,且表格(图形)紧随相关文字之后,不会存在跨页情况,可以直接不用表标题(图说),表示为“几种字号与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然后表格紧随其后。

3.表标题与图说中文字字号要与表格中内容一致,表标题一般要求放在表格上方,而图说一般要求放在图形下方。

4.表格尽量避免跨页,实在不能避免则需要设置“标题行重复”

5.图说必须与图形在同一页,这个可以通过将图说放在文本框中,再将文本框与图形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实现。

6.科技论文中的表格一般要求为三线表。

四、几点建议

1.选文本时要注意鼠标与Shift键、Alt键和Ctrl键的配合使用,单独用鼠标或键

27

盘都不是一个好习惯。

2.注意Home键与End 键的使用。

3.在查找与替换中要注意对特殊字符(如段落标记、分页符等)的查找方法。

五、实习报告

1.请把“简单文档排版”、“科技论文排版”和“绘图”三个任务的最终成果放到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命名为“你的学号+你的姓名+Word”,并且将此文件夹压缩后,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http://202.117.179.111中Word这一章的实习报告中去。

2.请在http://202.117.179.111的实习报告中回答如下问题: (1)

在字符格式设置的时候,有一个设置可以不改变字体字号的大小,但是字的大小有了改变,比如“大”和“大”都是宋体五号,这个在何处设置呢?

(2) (3) (4) (5) (6)

说说“两端对齐”和“分散对齐”的区别。 说说设置行距时,“最小值”和“固定值”的区别。 说说你画斜线表头的方法。

说说画图及图文混排中鼠标与Shift键、Alt键和Ctrl键配合使用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要在页面上设置是否显示“段落标记”应该怎么设置呢?

3.请在实习报告中写出自己在这次任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更重要的是要有详细的实习总结。

28

水库调洪演算BP网络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1 ※※※2 ※※※1 ※※※ 3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3. 浙江省围海工程公司 浙江宁波 315051

[摘 要] 分析了影响水库调洪演算的因素,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下的水库调洪演算BP网络模型,进行了洪水过程模拟和预测;对影响网络收敛速度的因素做了探索研究,阐述了BP网络参数选择原则和选取范围.

[关键词] 水库调洪演算;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参数选取

1

水库调洪演算在水库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借助于水库调洪演算辅助曲线图解计算,该方法操作复杂,曲线更新繁琐,计算精度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时段水库水量平衡原理和动力平衡原理为依据,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技术,建立了基于BP网络的水库调洪演算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洪水过程模拟和预测.并对影响网络收敛速度的因素做了探索,阐述了BP网络参数选择原则和选取范围。

1.BP网络模型简介

BP网络模型是实现复杂非线性映射的新方法。如果网络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为n,输出层节点数为m,则该网络实现的是R n到R m的映射,即有:R n → R m [1] 。 BP算法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由学习样本、网络权值W和阈值θ,按照输入层→隐层→输出层的顺序,逐层计算节点的输出;二是由期望输出与计算输出构造出误差函数E(Wk),采用梯度下降法调整网络权值,即

?E? Wk+1= Wk+WηK

通过不断学习,当误差函数E(Wk+1)小于任意小的值ε时,网络收敛。

2.水库调洪演算的BP网络模型建立

Q1?Q22q2?t?q1?2?t?V2?V1(1)

2.1 BP网络的输入与输出

水库调洪演算是在水库水量平衡和动力平衡原理(即圣维南方程组的连续方程和动力方程)的支配下进行的[2]。水库水量平衡方程可用下式描述:

式中,Q1和Q2为时段△t始、末的入库流量(m3/s),q1和q2为时段△t始、末的出库流量(m3/s),V1和V2为时段△t始、未的水库蓄水量(m3),△t为计算时段(s)。 1

[收稿日期]:2001-1

[作者简介]:※※※(1965-),副教授

29

动力平衡用水库的蓄泄关系描述: q=f (H)

式中,q是下泄流量(m3/s);H为堰上水头(m)。

在水库调蓄洪水期间,视水库为静水面,则有H=f (V),其中V为水库库容(m3)。结合(2)式,则有: q=f (V)

(3)

由(1)和(3)可得:q 2=f (q 1,Q) 或 q 2= f (q1, Q1 ,Q2)

水库调洪演算的实质就是确定时段末的下泄流量q2。q2是时段初的下泄流量q1和时段平均入库流量Q的函数,或是时段初的下泄流量q1和时段始、末入库流量Q1 、Q2的函数。它们分别对应于网络的输出和输入,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着非线性映射关系。 2.2

BP网络模型的建立

(2)

经比较,输入层神经元分别为Q1、Q2和q1 3个,隐层节点数为7,输出层节点数为1,构成BP网络(简称3-7-1模型)。表1为某水库12 h洪水演算数据[ 2],将其中的前9个洪水过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后3个(内插数据)作为预报样本。取学习率为1.85,冲量因子为1.3。经网络不断学习和对学习效果比较,得出网络最优权值和阈值,如矩阵W1、W2、W3、W4所示。W1为输入层对隐层的权值、W2为隐层对输出层的权值、W3为隐层阈值、W4 为输出层阈值,BP模型拟合和预测结果如表2。

0.3260.5852.4530.84013.030?0.308?2.655w1?2.344?1.8724.483?2.4403.8144.576?5.2640.1842.3122.9461.706?1.8781.2441.170w2?1.468?3.5797.797?3.4778.7574.714?5.401w3??0.7270.282?2.576?1.2500.722?0.3480.200 W4= -6.6664

表1 某水库12h洪水过程基本数据

Table 1 Some reservoir of 12h floodwater process basic data 序号 No. 1 2 3 4 5 6 实测值 Q1 Q 2 q1 Real 333(m/s) (m/s) (m/s) results (m3/s) 10 140 710 279 140 710 279 131 10 20 序号 No. 7 8 9 10 11 12

Q1 Q 2 3(m/s) (m3/s) 32 15 15 10 10 10 440 实测值 q1 Real 3(m/s) results (m3/s) 100 130 75

100 65 75 20 105 105 235 225 235 225 175 130 190 165 242 242 200 200 150 131 65 190 95 45 65 32 175 95 30

表2 BP模型拟合和预测结果

Table 2 Imitation and prediction results of floodWater process BP neural network 样本序号 No. 1 2 3 4 5 6 实测值 Real results (m3/s) 20 105 235 225 75 130 计算值 Calculation results (m3/s) 20.94 105.20 235.00 225.19 174.72 130.72 误差 Error (%) -1.88 -0.02 0.00 -0.40 -0.46 0.56 序号 No 7 8 9 10 11 12 实测值 Real results (m3/s) 100 75 65 242 200 150 计算值 Calculation results (m3/h) 98.6 0 76.60 64.36 234.80 202.10 153.70 误差 Error (%) 1.45 -2.10 0.98 3.30 -1.65 -2.45 3 网络参数对网络收敛速度的影响

在保证网络学习质量的前提下,提高BP网络的收敛速度,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问题[ 3 ]。对于三层BP网络,影响收敛速度主要因素有:输入层神经元数、隐层节点数、输出层节点数、学习率、冲量因子。对此,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3.1 输入层神经元个数

一般认为,输入层神经元数为影响因子数[ 4 ],但由于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可得到同一问题,影响因子数不同。计算结果表明当网络其他参数不变时,输入层神经元数目多时,更有利于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水库调洪演算中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可为时段初出库流量和时段平均入库流量两个因子,也可为时段初、末入库流量和时段初出库流量 3个。当为2个因子时,网络学习次数为321万次,当为3个时,网络学习次数为260万次,学习次数减少20%。 3.2隐层节点数

隐层节点数个数的确定也是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界一直研究的问题[ 3 ]。图2表示了不同隐层节点数对网络学习速度的影响,可以看出隐层节点数增多,网络学习次数减少,收敛速度加快;但隐层节点数过大,反而会影响学习速度,考虑学习次数和每次学习时间,本模型以隐层节点数7为宜。这样也验证kolmogorov定理[5]。

图2隐层节点数对网络学习速度的影响

31

实验六 中文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owerPoint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和功能; 2. 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和“绘图”工具等修饰幻灯片; 3. 掌握演示文稿对象的动画(动作)设置技巧; 4. 掌握演示文稿超链接及切换技巧。

二、实验任务

以高中生活为主题制作一个演示文稿。

三、知识点

1.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插入、选择、删除、复制、移动、文字格式化、段落格式化(对齐方式、缩进、行距、间距和对象格式化。

2.演示文稿插入对象(图片、影片和声音)。

3.演示文稿中幻灯片切换(切换速度、换页方式、声音)。 4.幻灯片动作设置(超级链接、动作按钮)。 5.幻灯片放映与打印

四、实验内容

1.从素材库中下载“多媒体技术概要.pps”文件,学习作者是如何利用插入对象、幻灯片切换和动作设置等手段展示主题内容及主题内容的组织方式。

2.新建一个演示文稿,自选应用设计模板和幻灯片的版式,以高中生活为主题,完成以下要求:

(1)内容组织:演示文稿内容包括首页、演示提纲、具体内容和致谢4部分。其中,首页用于展示文稿主题及演示者姓名(即学生本人);演示提纲是对演示内容的概括性描述,以小标题为宜;具体内容是依据演示提纲分标题进行展开性表述;最后对观看者表示感谢。

(2)文字与段落:设置演示文稿中文字和段落格式(对齐方式、缩进、行距、间距

42

和对象格式化)。选定一张幻灯片,插入艺术字。

(3)图片与声音:选定几张幻灯片,插入与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影片,并为演示文稿添加背景音乐。

(4)幻灯片切换:设置幻灯片的换页方式(自定)和切换速度。

(5)幻灯片动作设置:采用超链接与动作按钮两种方式进行幻灯片动作设置,演示提纲和具体内容之间要有链接。

(6)动画效果:采用自定义动画命令,定义幻灯片中使用对象的动画效果。 保存演示文稿,文件名为“我的高中生活.ppt”,并将其中用到的素材(如声音、图片等)压缩成一个文件上传给任课教师。

43

实验七 音频与图像编辑 一、实验目的

熟悉典型数字音频编辑工具Adobe Audition 3.0的使用方法,学会录音,掌握数字声音处理与编辑的基本方法。通过录制不同采样参数的声音,比较声音质量和存储文件大小,加深对声音数字化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和声音文件存储格式的理解。通过对屏幕捕获软件HyperSnap的使用,加深对数字图像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基本的图像编辑方法。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多媒体计算机

2、软件环境:Windows XP、Adobe Audition 3.0、HyperSnap 5等及格式转换软件FormatFactory等。

三、实验内容

(一)音频编辑

1、声音录制

(1)打开Adobe Audition 3.0,单击工具栏上的声道、立体声,单击确定返回编辑界面;

(3)调整好麦克风,单击窗口左下侧播放面板上的录音按钮容自定),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

(4)选择“文件”?“另存为”命令,保存该录音文件为“44-2-16.wav”。 2、去噪

(1)新建一音频文件,参数与上相同,录制5-10秒钟的环境音;

(2)选择“效果”?“修复”?“降噪器”,在打开的对话框上单击“获取特性”,并单击“关闭”,返回编辑界面;

(3)双击“44-2-16.wav”,返回该文件的编辑状态,再次选择“效果”?“修复”?“降噪器”,并在该对话框上单击“确定”,完成降噪操作。

3、改变音频的采样参数

(1)双击“44-2-16.wav”,选择“编辑”?“转换采样类型”;

44

按钮,切换至编辑模式;

(2)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对话框,设置采样参数为44.1kh、双

,朗诵一段文章(内

(2)分别按如下参数进行转换:

1)11.025KHz、单声道、8位;2)22.05 KHz、单声道、16位;3)22.05 KHz、立体声、16位;

并另存为“11-1-8.wav”、“22-1-16.wav”、“22-2-16.wav”文件,试听并观察文件的质量和容量大小。

4、音频效果的编辑

(1)打开文件(双击)“22-2-16.wav”;

(2)选择“效果”?“振幅和压限”?“标准化”命令,改变其参数,调整该录音文件的音量大小至合适;

(3)选择“效果”?“延迟和回声”?“延迟”命令,在“预设效果”选择中选择不同的预设并试听,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5、音频合成

(1)打开“D:\\多媒体实习\\音频”的音频文件“致艾莉丝.wav”; (2)将该文件的音量调整到原始大小的60%(参考上题); (3)单击工具栏上的

按钮,切换至多轨模式;

(4)用鼠标将“致艾莉丝.wav”拖至第一轨,将“22-2-16.wav”拖至第2轨,并用鼠标左键将它们放置在合适位置(可多次使用“22-2-16.wav”);

(5)试听。选择“文件”?“导出”?“混缩音频”命令,保存该文件为“结果.wav”。

(二)“Hypersnap”的使用

1、熟悉屏幕图像捕获“Hypersnap”

(1)熟悉HyperSnap-DX 5.0界面(如图M1-1);

(2)进行捕获设置。单击菜单中的“捕捉”/“捕捉设置”(如图M1-2),出现“捕捉设置”窗口,可进行如下设置:是否包括光标、捕获时是否显示帮助、捕捉前是否隐藏HyperSnap-DX5.0窗口、捕捉后是否恢复HyperSnap-DX 5.0窗口等。

(3)掌握HyperSnap-DX 5.0的快捷键(如图M1-2)。单击菜单中的“配置”/“配置快捷键”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配置快捷键。

图M1-1 HyperSnap-DX 5.0主界面

45

图M1-2 捕获设置及捕获快捷键

2、“Hypersnap”的使用

(1)利用“Hypersnap”的窗口捕获功能,制作如图M1-3所示的的Word窗口界面图像;

(2)采用多区域捕获方法捕获一幅类似图M1-4所示的屏幕图像(注意:不需要部分为白色)。

图M1-3 word窗口图制作

4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在线全文阅读。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318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