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 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2.夏天的清晨,沅江河面上常会出现一层薄雾,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河水经过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河水先蒸发后液化 C.河水先蒸发后凝固 D.河水先汽化后凝华
3.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的铝锅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 ℃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即使不冷却,不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后,锅内的温度仍高于100 ℃;开锅后锅内气压比原来低,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去限压阀,粥也会沸腾较长时间
4.关于电冰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内温度比较低,这是液体蒸发吸热造成的
B.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
C.夏天,打开电冰箱门看到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中的空格。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文中句子 物态变化 吸、放热情况 液化 凝重的霜
7.炎热的夏天,为了让屋里凉快些,把冰箱门打开,这样做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 8.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水蒸气有时候会凝结成露,有时候会凝结成霜。
(1)是什么因素影响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2)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水变成水蒸气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A正确,B错误;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故C、D错误。
2.B 解析:首先河水蒸发在河面上形成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冷时会液化成小水滴,浮在河面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雾。
3.C 解析:因为熄火时,高压锅温度仍高于100 ℃,打开锅盖后,锅内气压比原来
1
降低,因而水的沸点比加压时降低,所以会重新沸腾,选项C正确。
4.A 解析:冰箱内的工作物质汽化(蒸发)吸热从而降低冰箱内温度,所以A正确。工作物质在冰箱外液化放热,所以散热器摸起来烫手,B不正确。由于冰箱内温度低,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烟”,C不正确。
5.汽化 液化
解析: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水迅速吸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再液化为小水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色“气团”,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水先汽化为水蒸气,再液化为小水珠。
6.缥缈的雾或晶莹的露 放热 凝华 放热
解析:缥缈的雾和晶莹的露都是一种液化现象,凝重的霜和轻柔的雪都是凝华形成的,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这三种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而凝固、液化、凝华三种物态变化需要放热。
7.没有道理。把冰箱门打开,液态致冷剂汽化吸热,由于冰箱门是打开的,此时吸收的是整个房间的热量,然后汽化后的气态致冷剂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热又放回了整个房间内。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为了让屋里凉快些,把冰箱门打开是不合理的。
解析:首先我们应先弄清楚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致冷剂液体在冰箱内的蒸发器内汽化为气态致冷剂。由于汽化吸热,吸收了冰箱内的热量,所以冰箱内温度降低了。气态的致冷剂被吸出后,在冰箱背后的冷凝器中又液化成液态的致冷剂,而液化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冰箱的背后发烫。液态的致冷剂又进入到冰箱内的蒸发器内汽化吸热,然后,气态的致冷剂再在冰箱背后的冷凝器中液化放热??经过不断地循环,就把冰箱内大量的热搬运到了冰箱的外面。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1.5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