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操作系统复习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0205.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很多,但只有最佳置换算法能完全避免进程的抖动,因此目前应用最关。其他(如改进型CLOCK)算法虽然也能避免进程的抖动,但其效率一般很低。 此题答案为:0

200206. 细腻存储的实现式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其实质是借助外存将内存较小的物理地址空间转化为较大的逻辑地址空间。 此题答案为:1

200207. 虚存容量仅受外存容量的限制。 此题答案为:1 15

200208. 早期的Unix操作系统,诶有提供虚拟存储器,为了使容量有限的内存能支持较大的规模的程序,系统除采用正文段共享和自我覆盖技术外,主要采用了程序对换技术来扩充存储容量,使其具有类似于虚拟存储器的作用。 此题答案为:0

200209. 静态页式管理可以实现虚存。 此题答案为:0

200210. 永可变分区法可以比较有效的消除外部碎片,但不能消除内部碎片。 此题答案为:1

200211. 页表的作用是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此题答案为:0

200212. 系统中内存不足,程序就无法执行。 此题答案为:1

200213. 用绝对地址编写的程序不适合多道程序系统运行。 此题答案为:1

200214. 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主要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的。 此题答案为:0

200215. 低速设备一般被设置成共享设备。 此题答案为:0

200216. 通道指令和一般及其指令没有什么不同。 此题答案为:1

200217. 数组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可以支持多个通道程序并发执行,而字节多路通道不支持多个通道程序并发执行。 此题答案为:1

200218. 共享设备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设备,即每一时刻可有多个作业在使用该共享设备,因而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此题答案为:0

200219. 由于设备分配中设置了若干数据结构,所以在设备分配中不会发生死锁。

此题答案为:1

200220. I/O通道控制方式不需要任何CPU干预。 此题答案为:0

200221. 先来先服务算法、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时间片轮转等算法是经常在设备分配中采用的算法。 此题答案为:1

200222. 由于独占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因此,多个并发进程无法访问这类设备。 此题答案为:1

200223. 操作系统使用的缓冲技术,多数通过使用外存来实现。 此题答案为:1 三、简答题

1.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常用于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是否可以用于单机系统? 答: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是一个通用的模型。广义上讲提供服务的叫服务器,请求服务的叫客户机。在客户机/服务器操作系统中,文件服务、进程服务等功能是以服务器进程的方式运行于用户态,用户进程通过向服务器进程发出请求,获得服务器的服务。

因此,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既可以用于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也可以用于单机系统,只不过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更需要这种形式。

3. 过程调用和系统调用的共同点是什么,它们与中断调用的差别是什么? 答:过程调用和系统调用的执行完全是同步的,也就是在相同的数据集上重复执行,它们的调用点是相同的,都需要保存现场信息,转去执行另外的程序,执行后返回。中断调用是异步的,在相同的数据集上重复执行,中断的发生点可以是不同的。

4. 多道程序系统如何实现CPU计算与I/O操作的并行?

5. 答: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当需要I/O操作时,不需要CPU直接控制I/O操作的完成。可利用通道、DMA及中断机构来直接控制I/O操作的完成,这时CPU也不是专门空闲等待I/O操作的完成,而是转去执行另一道程序。

6. 举例说明,多道程序的引入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使操作系统复杂化。

答:多道程序系统中存在着并发和并行操作。例如,在内存中同时装入几个用户程序,I/O操作与CPU计算机并行。由并发和并行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何从一个活动切换到领一个;怎样保护一个活动使其另外一些活动的影响;如何实现相互依赖的活动间的同步等。

7. 为什么中断机构对于多道操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答:很多进程的切换是由中断引起的,如时钟中断,尤其是分时系统。用户程序进行系统调用时通过软中断来实现,如TRAP。通道和外设的操作也要向操作系统发送中断

9. 多用户分时系统如何克服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缺点?

答:尽管多道批处理系统已经大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但是它的致命缺点是缺少交互性。怎样才能使系统既具有交互性又不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利用率和交互性是一对矛盾。如果一台计算机能够连接多个操作台(终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操作台上操作,每个操作台上的拥护执行一个程序,形成多个程序的并发执行。通过并发程序的分时执行,确保每个用户操作的计算机终端就好象单独一台计算机一样。这样就避免了只有一个操作台时,大量的计算机时间被一个用户浪费,同时又克服了多道批处理系统非交互性的缺点。 10. 程序的并发执行为什么会有间断性?

答:并发执行是指系统内有多道程序在宏观上\同时\执行,但系统内往往只有一台处理机(CPU),因此只能分时地为多个程序服务。就一道程序而言,往往不是一次能够运行完成,而是以\走走停停\的方式完成其运行,这就是并发系统内程序执行的间断性。

11. 进程能自己将自己唤醒吗?进程能自己将自己撤销吗?

12. 答:唤醒进程和撤消进程都是要通过CPU上运行程序来实现的。一个进程入睡了,它就不可能被调度到CPU上运行;一个进程在撤消前必须先进入终止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般用户更喜欢使用的系统是( c )。 A.手工操作 B.单道批处理 C.多道批处理 D.多用户分时系统

2. 与计算机硬件关系最密切的软件是(d). A.编译程序 B.数据库管理程序 C.游戏程序 D.OS

3. 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是由(d)的引入而导致的。 A.单道程序 B.磁盘 C.对象 D.多道程序 5. 早期的OS主要追求的是(a)。 A.系统的效率 B.用户的方便性 C.可移植 D.可扩充性 6. (a)不是多道程序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分时系统

7. (b)是多道操作系统不可缺少的硬件支持。

A.打印机 B.中断机构 C.软盘 D.鼠标 8. 特权指令可以在(c)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的时间 D.进程调度中 9. 没有了( c)计算机系统就启动不起来了。 A.编译器 B.DBMS C.OS D.浏览器 10. 通道能够完成( c)之间数据的传输。

A.CPU与外设 B.内存与外设 C.CPU与主存 D.外设与外设 11.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c)。

A.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 B.虚拟存储管理、处理机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 C.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D.进程管理、中断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12. 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 a)是并行操作的。 A.处理机操作和通道操作是并行的 B.程序与程序 C.主程序与子程序 D.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 13. ( B)功能不是操作系统直接完成的功能。

A.管理计算机硬盘 B.对程序进行编译 C.实现虚拟存储器 D.删除文件

14.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界的请求必须给予及时相应的OS是( B )。 A.多用户分时系统 B.实时系统 1

C.批处理系统时间 D.网络操作系统 15. 操作系统是对(C)进行管理的软件。 A.硬件 B.软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16. (B)对多用户分时系统最重要。 A.实时性 B.交互性 C.共享性 D.运行效率 17. ( D)对多道批处理系统最重要。 A.实时性 B.交互性 C.共享性 D.运行效率 18. (A)对实时系统最重要。

A.及时性 B.交互性 C.共享性 D.运行效率 19. Windows XP 是(C)操作系统。

A.多用户分时 B.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多任务 D.单用户单任务

20. 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C)。 A.并行性 B.透明性 C.共享性 D.复杂性

21.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B),则相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小 D.内存越大 22. 下面对OS不正确的描述是(D )。

A.OS是系统资源管理程序 B.OS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程序 C.OS是其他软件的支撑程序 D.OS是系统态程序的集合 23. 下面那一个不是程序宰并发系统内执行的特点( C )。 A.程序执行的间断性 B.相互通信的可能性 C.产生死锁的必然性 D.资源分配的动态性 24.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 C )发生。 A.同一时刻 B.不同时刻

C.同一时间间隔 D.不同时间间隔

25. 一般来说,为了实现多道程序设计,计算机最需要( A )A。 A.更大的内存 B.更多的外设 C.更快的CPU D.更先进的终端

26. 当( B)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时间片到 C.等待某一事件 D.等待的事件发生

27. 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 D )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A.就绪态→运行态 B.运行态→就绪态 C.运行态→阻塞态 D.阻塞态→运行态 28. 下列关于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进程通过进程调度程序而获得CPU 2

B.优先级是进行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不能改变 C.在单CPU系统中,任一时刻都有1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D.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等待状态 29.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进程调度属于( C )。 A.I/O管理 B.文件管理 C.处理机管理 D.存储器管理

30. 下列有可能导致一进程从运行变为就绪的事件是( D )。

200170. 进程从CPU退下时,将\现场\保存在系统栈内。 此题答案为:1

200171. 在多道程序系统,进程需要等待某种事件的发生时,进程一定进入阻塞状态。 此题答案为:0

200172. 进程上下文是仅进程执行全过程的静态描述。 此题答案为:0

200173. 并发是并行的不同表述,其原理相同。 此题答案为:0

200174. 进程是基于多道程序技术而提出的,其基本的特征是动态性;进程的执行是在多个状态间多次转换的过程,但只有处于就绪和执行状态的进程位于内存。

此题答案为:0

200175. 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原语言实现的。 此题答案为:1

200176. 原语的执行是屏蔽中断的。 此题答案为:1

200177. 一般情况下,分时系统中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最多。 此题答案为:1

200178. 系统中进程的数目越多,CPU的利用率就越高。 此题答案为:1

200179. 多道程序的执行失去了封闭性和再现性,因此多道程序系统不需要封闭性和再现性。 此题答案为:0

200180. 一个多道程序可能具备封闭性和再现性。 此题答案为:1

200181. 单道程序不具备封闭性和再现性。 此题答案为:0

200182. 一个临界资源可以对应多个临界区。 此题答案为:1

200183. 互斥的使用临界资源是通过互斥的进入临界区实现的。 此题答案为:1

200184. 同步信号量的初值一般为1。 此题答案为:0

200185. 引入管程是为了让系统自动处理临机资源的互斥使用问题。

此题答案为:1

200186. 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是一个既有同步又有互斥的问题。 此题答案为:0

200187. 用管程实现进程同步时,管程中的过程是不可中断的。 此题答案为:0

200188. 进程A、B共享变量x,需要互斥执行;进程B、C共享变量y,B、C也需要互斥执行,因此进程A、C必须互斥执行。 此题答案为:0

200189. 单道程序系统中程序的执行也需要同步和互斥。 此题答案为:0

200190. 作业调度能使作业获得CPU。 14

此题答案为:0

200191. 在多道程序系统中,系统的现有空闲可用资源能否满足后备作业J的资源要求使选择作业J进入内存的必要条件。 此题答案为:0

200192. 短作业(进程)优先调度算法具有最短的平均周转时间,因此这种算法使最好的算法。 此题答案为:0

200193. 在优先权调度算法中如何确定静态优先权?一般说,计算进程的优先权要高于磁盘I/O进程的优先权。 此题答案为:1

200194. 摒弃不可剥夺条件的方法不能用于预防多个打印进程死锁的发生。 此题答案为:0

200195. 操作系统处理死锁,只要采用预防、解除、检测、避免等方法中的一种就足够了。 此题答案为:0

200196. 如果系统在所有进程运行前,一次性地将其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地全部资源分配给进程,即所谓\静态分配\,使可以预防死锁发生的。 此题答案为:1

200197. 多个进程竞争比经常数目少的资源就可能产生死锁,而当资源数目大于进程数目时就一定不会发生死锁。 此题答案为:0

200198. 在银行家算法中,对某时刻的资源分配情况进行安全分析,如果该时刻状态是安全的,则存在一个安全序列,且这个安全序列是唯一的。

此题答案为:0

200199. 进程调度算法各种各样,如果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死锁。 此题答案为:0

200200.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若把页面的大小增加一倍,则缺页中断次数会减少50%。 此题答案为:0

200201. 虚地址即程序执行时所要访问的内存地址。 此题答案为:0

200202. 交换可以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因此,交换业实现了虚拟存储。 此题答案为:1

200203. 为了使程序在内存中浮动,编程时都使用逻辑地址。因此,必须在地址转换后才能得到主存的物理地址。 此题答案为:0

200204. 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面的调入、调出只能在内存和对换区之间进行。 此题答案为:1

108. 在下述存储管理技术中,( D )处理不当会产生抖动。 A.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 C.简单分页 D.请求分页

109. ( C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 B.页式 C.分区 D.段页式

110. 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等待的事件已发生,例如,打印结束,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 C )。

A.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 9

C.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

111. 使用SPOOLing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D )的使用效率。 A.操作系统 B.内存 C.CPU D.I/O设备

112. 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当所分配的时间片用完后,将其挂在( C )。 A.等待队列 B.运行队列 C.就绪队列 D.任意一个队列

113. 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上读入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D )。

A.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等待变为就绪 D.从运行变为等待

114. 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B )。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115.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当CPU形成一个有效地址时,要查页表。这一工作是由( A)实现的。 A.硬件自动 B.操作系统

C.存储管理的查表程序 D.存储管理进程 116. 下述( B )不属于多道程序运行的特征。 A.多道 B.运行速度快

C.宏观上并行 D.实际上多道程序是串插运行的

117. 在操作系统中,可以并行工作的基本单位是( A )。 A.作业 B.程序 C.进程 D.过程

118. 时间片轮转法进行进程调度是为了( A )。 A.多个终端都能得到系统的及时响应 B.先来先服务

C.优先级较高的进程得到及时响应 D.需要cpu最短的进程先做 119. 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 )字节。 A.2G B.4G C.100K D.640K

120. 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是( C )。 A.shell命令 B.图形界面 C.系统调用 D.C语言函数 二、判断题

1. 操作系统属于最重要的、最不可缺少的应用软件。 2. 操作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是与硬件相关的。 3. 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都在系统态执行。

4. 在单处理机的环境下,多道程序的执行是并发的不是并行的,程序的执行与I/O操作也只能并发不能并行。

5. 当计算机系统没有用户执行时,处理机完全处于空闲状态。 6. 超级用户(管理员、特权用户)可以使用特权指令。 7. 系统的资源利用率越高用户越满意。 10

8. 多道程序的执行一定不具备再现性。 9. 分时系统不需要多道程序技术的支持。

10. 分时系统的用户具有独占性,因此一个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11.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该考虑系统的优良性和分配性。 12. 批处理系统不允许用户随时干涉自己程序的运行。

13. 虚拟机不需要硬件的支持。 14. 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是常驻内存的。

15. 有了线程之后,程序只能以线程的身份运行。 16. 线程的切换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17. 多个线程可以对应同一段程序。 18. 系统内可以有无父进程的进程。

19. 线程所对应的程序肯定比进程所对应的程序短。 20. 进程从CPU退下时,将\现场\保存在系统栈内。

21. 在多道程序系统,进程需要等待某种事件的发生时,进程一定进入阻塞状态。 22. 进程上下文是仅进程执行全过程的静态描述。 23. 并发是并行的不同表述,其原理相同。

24. 进程是基于多道程序技术而提出的,其基本的特征是动态性;进程的执行是在多个状态间多次转换的过程,但只有处于就绪和执行状态的进程位于内存。 25. 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原语言实现的。 26. 原语的执行是屏蔽中断的。

27. 一般情况下,分时系统中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最多。 28. 系统中进程的数目越多,CPU的利用率就越高。

29. 多道程序的执行失去了封闭性和再现性,因此多道程序系统不需要封闭性和再现性。

30. 一个多道程序可能具备封闭性和再现性。 31. 单道程序不具备封闭性和再现性。 32. 一个临界资源可以对应多个临界区。

33. 互斥的使用临界资源是通过互斥的进入临界区实现的。 34. 同步信号量的初值一般为1。

35. 引入管程是为了让系统自动处理临机资源的互斥使用问题。 36. 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是一个既有同步又有互斥的问题。 37. 用管程实现进程同步时,管程中的过程是不可中断的。

38. 进程A、B共享变量x,需要互斥执行;进程B、C共享变量y,B、C也需要互斥执行,因此进程A、C必须互斥执行。 39. 单道程序系统中程序的执行也需要同步和互斥。 40. 作业调度能使作业获得CPU。 11

41. 在多道程序系统中,系统的现有空闲可用资源能否满足后备作业J的资源要求使选择作业J进入内存的必要条件。

42. 短作业(进程)优先调度算法具有最短的平均周转时间,因此这种算法使最好的算法。

43. 在优先权调度算法中如何确定静态优先权?一般说,计算进程的优先权要高于磁盘I/O进程的优先权。

44. 摒弃不可剥夺条件的方法不能用于预防多个打印进程死锁的发生。 45. 操作系统处理死锁,只要采用预防、解除、检测、避免等方法中的一种就足够了。

46. 如果系统在所有进程运行前,一次性地将其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地全部资源分配给进程,即所谓\静态分配\,使可以预防死锁发生的。

47. 多个进程竞争比经常数目少的资源就可能产生死锁,而当资源数目大于进程数目时就一定不会发生死锁。

48. 在银行家算法中,对某时刻的资源分配情况进行安全分析,如果该时刻状态是安全的,则存在一个安全序列,且这个安全序列是唯一的。 49. 进程调度算法各种各样,如果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死锁。

50.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若把页面的大小增加一倍,则缺页中断次数会减少50%。

51. 虚地址即程序执行时所要访问的内存地址。

52. 交换可以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因此,交换实现了虚拟存储。

53. 为了使程序在内存中浮动,编程时都使用逻辑地址。因此,必须在地址转换后才能得到主存的物理地址。

54. 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面的调入、调出只能在内存和对换区之间进行。 55.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很多,但只有最佳置换算法能完全避免进程的抖动,因此目前应用最关。其他(如改进型CLOCK)算法虽然也能避免进程的抖动,但其效率一般很低。

56. 细腻存储的实现式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其实质是借助外存将内存较小的物理地址空间转化为较大的逻辑地址空间。 57. 虚存容量仅受外存容量的限制。

58. I/O通道控制方式不需要任何CPU干预。 59. 静态页式管理可以实现虚存。

60. 永可变分区法可以比较有效的消除外部碎片,但不能消除内部碎片。 61. 页表的作用是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62. 系统中内存不足,程序就无法执行。

63. 用绝对地址编写的程序不适合多道程序系统运行。 64. 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主要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的。 65. 低速设备一般被设置成共享设备。

66. 通道指令和一般及其指令没有什么不同。

67. 数组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可以支持多个通道程序并发执行,而字节多路通道不支持多个通道程序并发执行。 12

68. 共享设备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设备,即每一时刻可有多个作业在使用该共享设备,因而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69. 由于设备分配中设置了若干数据结构,所以在设备分配中不会发生死锁。 70. 操作系统使用的缓冲技术,多数通过使用外存来实现。 200151. 操作系统属于最重要的、最不可缺少的应用软件。 此题答案为:0

200152. 操作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是与硬件相关的。 此题答案为:0

200153. 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都在系统态执行。 此题答案为:0

200154. 在单处理机的环境下,多道程序的执行是并发的不是并行的,程序的执行与I/O操作也只能并发不能并行。 此题答案为:0

200155. 当计算机系统没有用户执行时,处理机完全处于空闲状态。 此题答案为:0

200156. 超级用户(管理员、特权用户)可以使用特权指令。 此题答案为:0

200157. 系统的资源利用率越高用户越满意。 此题答案为:1

200158. 多道程序的执行一定不具备再现性。 此题答案为:0

200159. 分时系统不需要多道程序技术的支持。 此题答案为:0

200160. 分时系统的用户具有独占性,因此一个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此题答案为:0 此题难度等级为:D

200161.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该考虑系统的优良性和分配性。 此题答案为:0

200162. 批处理系统不允许用户随时干涉自己程序的运行。

此题答案为:1

200163. 虚拟机不需要硬件的支持。 此题答案为:0

200164. 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是常驻内存的。 此题答案为:0

200165. 有了线程之后,程序只能以线程的身份运行。 此题答案为:1

200166. 线程的切换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此题答案为:0

200167. 多个线程可以对应同一段程序。 此题答案为:1

200168. 系统内可以有无父进程的进程。 此题答案为:1

200169. 线程所对应的程序肯定比进程所对应的程序短。 13

此题答案为:0

状态,而处于终止状态的进程不可能被调度到CPU上运行。因此,进程被唤醒、被撤消都不能由自己来完成,只能由别的进程实现。 14. 简述引进线程的好处。 答:引进线程的好处为:

(1)以线程作为系统调度的基本单位,减少了系统的时空开销。以进程为系统调度的基本单位的系统中,进程的切换是很频繁的。在切换中由于要保留当时的运行环境,还要设置新选中的进程的运行环境,这既花费了处理机的时间,又增加了主存的空间,从而也限制了系统进程的数量和进程的切换速度。

(2)引进线程提高了系统的并行能力。线程作为进程内的一个可执行实体,减少了并行粒度。线程作为调度的基本单位而不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调度更为容易,而且采用线程提高系统的并行能力比采用进程更为有效。

(3)同一进程的线程共享进程的用户地址空间,所以同一进程的线程间的通信更容易实现。

16. 当一个进程的父进程被撤销时,该进程是撤销好还是不撤销好?

答:在实际系统中,两种处理办法都是可行的,且各有优缺点。若撤消,则该进程的任务可能还没有完成,这显然是不利的,特别是当该进程的运行结果对其他进程的运行很重要(如该进程是其他进程的前趋进程,没有它的运行结果其他进程无法运行)时;若不撤消,则该进程又可能成为不可控的\孤儿\,从而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比较好的做法是,当一个进程的父进程被撤消时,可以将该进程

\过继\给系统内一个级别较高的进程(如Unix中的1#进程),让它有一个\新的父亲\,这样既可以继续完成其任务又不会成为不可控的。 17. 17. 为什么说互斥也是一种同步?

答:互斥指的是某种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即你在使用的时候我不能使用;我在使用的时候你不能使用。这就是一种协调,一种\步伐\上的一致,因而也就是一种同步。但是,为了求解实际问题,将\同步\与\互斥\加以区别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两种问题的求解方法是不同的。 18. 对临界区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答:对临界区管理的要求是:

(1)当有若干个进程要求进入它们的临界区时,应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进程之间不应相互等待而使谁都不能进入临界区。 (2)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内。

(3)进程在临界区内逗留应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

19. 进程之间存在哪几种相互制约关系?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列活动分别属于哪种制约关系?

(1)若干同学去图书馆借书。 (2)两队举行篮球比赛。 (3)流水线生产的各道工序。

(4)商品生产和消费。

进程间存在着两种相互制约的关系:直接制约关系(即同步问题)和间接制约关系(即互斥问题)。同步问题是存在逻辑关系的进程之间相互等待产生的制约关系,互斥问题是相互无逻辑关系的进程间竞争使用相同的资源所发生的制约关系。

(1)属于互斥关系,因为书的个数是有限的,一本书只能借给一个同学。 (2)属于互斥关系,篮球只有一个,两队都要争夺。 (3)属于同步关系,各道工序的开始都依赖前道工序的完成。

(4)属于同步关系,商品没生产出来,消费无法进行,商品未消费完,生产也无需进行。

20. 高级调度和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引入中级调度?

答:(1)高级调度又称为作业调度。它是批处理系统中使用的一种调度。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某种算法从外存的后备队列上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其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所创建的进程控制块插入就绪队列中。 (2)低级调度又称进程调度。它是距离硬件最近的一级调度。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某种算法从就绪队列上选择一个(或多个)进程,使其获得CPU。

(3)引入中级调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其功能是,让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宝贵的内存资源,而是调其到外存上等候。此

时的进程状态为挂起状态。当这些进程重新具备运行条件且内存空闲时,由中级调度选择一部分挂起状态的进程调入内存并将其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21. 22. 在剥夺调度中,有哪些剥夺原则?

答:(1)时间片原则。在轮转算法中,CPU轮流为诸多进程服务,每个进程运行完自己的时间片后,系统就将CPU剥夺过来,交给下一个进程使用。 (2)优先级原则。为紧迫的作业赋予较高的优先级,这种作业到达系统或由阻塞状态被唤醒后,若其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的进程的优先级,可以剥夺当前运行进程的CPU。

(3)短作业(进程)优先原则。若一个作业(进程)到达系统,其运行长度比当前运行的进程长度明显的短,则剥夺当前运行的进程CPU。 24. 何为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1)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持状态。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永远处于阻塞状态,不能再运行下去。 (2)产生死锁的原因有:资源不足、进程推进次序不当。

(3)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环路等待条件。 25. 比较三种解决死锁的方法? 答:比较三种解决死锁的方法:

(1)预防死锁方法,主要是破坏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该方法是最容易实现的,但系统资源利用率较低。

(2)避免死锁方法,比较实用的有银行家算法(Banker Algorithm)。该算法需要较多的数据结构,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资源利用率最高。

(3)检测死锁方法是基于死锁定理设计的。定期运行该算法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检测,发现死锁便予以解除。其中,需要比较一下各咱死锁解除方案的代价,找到代价最小的方案。该方法最难实现,资源利用率较高。 26.

26. 分页存储管理与分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出分页管理和分段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的主要区别如表所列 分页 分段

一维连续逻辑地址空间 二维逻辑地址空间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 页是面向系统的 段是面向用户的

页内的信息逻辑上是不可能完整的 段内的信息在逻辑上是完整的 页的大小固定,由系统划分 段长可变 对用户透明 用户可见

便于存储保护 适于动态链接和共享

以页长为单位分配空间不需要紧凑技术 以段长为单位分配空间 以页为单位进行交换 以段为单位进行交换 存在内零头 存在外零头,需采用紧凑技术

提出分页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空间的利用率;提出分段管理的目的除了可以提高内存空间的利用率(相对分区管理而言)外,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程序的共享和动态链接,方便用户编程。 27. 虚存管理与实存管理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根本区别就在于,虚拟管理允许部分装入和部分对换,而实存管理不允许这样做。所谓\部分装入\,指的是一道应用程序不是全部装入内存以后才开始执行而是只装入其中一部分,甚至一点都不装入就开始运行,然后在运行的构成中根据需要逐步的装入其余部分;\部分对换\,指的是当内存已满而又有新的将\部分\需要装入时,要把已在内存的某一\部分\换出去,以腾出空间存放新来者。部分装入和部分对换的结果是可以用较小的内存运行较大的程序。实存管理则不同,它所要求的是整体装入。 28. 就虚存回答以下问题: (1)虚存的应用背景是什么? (2)虚存的可行性是什么? (3)实现虚存的主要技术是什么?

(4)虚存可以有多大?

答:(1)虚存的应用背景是用小内存运行大程序。这里的\大程序\是指比整个内存用户空间还要大的程序,它可以是一道程序,也可以是多道程序之和。 (2)虚存的可行基础是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

(3)实现虚存的主要技术是部分装入、部分对换、局部覆盖、动态重定位。 (4)从原理上讲,虚存空间就是CPU逻辑地址所给出的空间。例如,逻辑地址是25位,则虚存空间就是225=32MB;但实际的虚拟存储器的容量还要受辅存和内存空间之和的限制,实际的虚存容量不能超过这两个物理空间之和。 29. I/O控制方式有几种?分别适用何种场合? 答:I/O控制方式共有四种:

(1)程序I/O方式,又称作\忙-等\方式。该方式执行一个循环程序,反复查询外设状态,如果外设\忙碌\则循环查询直到查得外设状态为\闲置\时止。该方式适用于机内没有中断机构得场合。

(2)中断控制I/O方式。该方式在进行I/O时,CPU向设备控制器发出I/O命令后便转其他任务得处理,外设操作由设备控制器控制,CPU于外设并行工作。当外设完成I/O后向CPU发中断信号,CPU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进行I/O的善后处理,此前无须进行干预。该方式适用于低速设备I/O,并可配合DMA和通道方式实现I/O。

(3)DMA(直接内存访问)方式。该方式适用于高速外设I/O,一次可以在外设与内存之间传输一个或多个数据快,传输完毕后才需CPU干预。

(4)通道方式。该方式中系统预先要将I/O的过程实现为一段通道程序,置于内存的特定位置,而后启动通道。由通道负责执行通道程序对外设进行I/O控制,CPU转其他程序运行。I/O完成后通道向CPU发中断信号,CPU花很少时间作善后处理。

31. 何谓安全分配方式和不安全分配方式? 答:安全分配方式和不安全分配方式的说明如下:

(1)安全分配是一种\摒弃请求和保持条件\的资源分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一个进程请求资源一旦获得(例如I/O请求时获得所需的设备),该进程就由运行状态变为阻塞状态,使它不可能再请求新资源。相反,当该进程再开始运行时(例如I/O完成后被唤醒),它已不再占有该资源。因此,这种分配摒弃了造成死锁的一个条件,分配是安全的。这种分配方式的缺点是进程推进速度慢,因为进程与I/O是串行的。

(2)不安全的分配方式是指进程在提出字请求时(例如I/O请求)并不将它阻塞,而是允许它继续使用CPU,并提出第二次资源请求。这样,若第二次请求的资源已被其他今年成占用使该进程被阻塞时,则该进程具备了\请求和保持\条件,可能产生死锁,因而说,这种分配是不安全的分配。 32. 试比较说明进程和程序的区别有哪些? 进程和程序是紧密相关而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1、每个进程实体中包含了程序段和数据段这两个部分,因此说进程是与程序是紧密相关的。但从结构上看,进程实体中除了程序段和数据段外,还必须包含一个数据结构,即进程控制块PCB。

2、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因此是动态的;动态性还表现在进程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撤消而消亡,即它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程序则只是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并和永久地存放在某种介质上,其本身不具有运动的含义,因此是静态的。

3、多个进程实体可同时存放在内存中并发地执行,其实着正是引入进程的目的。而程序(在没有为它创建进程时)的并发执行具有不可再现性,因此程序不能正确地并发执行。

4、进程是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因程序不具有PCB,所以它是不可能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独立运行的。

5、程与程序不一一对应。同一个程序的多次运行,将形成多个不同的进程;同一个程序的一次执行也可以产生多个进程;而一个进程也可以执行多个程序。 33. 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和文件的物理结构?

答:文件的逻辑机构是从用户的观点出发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它独立于文件的物理特性,又称为文件组织。 文件的物理结构,又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这不仅与存储性能有关,而且与所采用的外存分配方式有关。

34. 影响缺页中断率有哪几个主要因素?

① 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块数多则缺页率低,反之缺页中断率就高。 ② 页面大,缺页中断率低;页面小缺页中断率高。

③ 程序编制方法。以数组运算为例,如果每一行元素存放在一页中,则按行处理各元素缺页中断率低;反之,按列处理各元素,则缺页中断率高。 ④ 页面调度算法对缺页中断率影响很大,但不可能找到一种最佳算法。 35. 具体阐述常用的几种文件物理结构及其优缺点。 答:常见的文件物理结构有以下几种: 1、顺序结构

又称连续结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物理结构,它把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依次存放在连续编号的物理块中。只要知道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起始地址(首块号)和文件长度(总块数),就能很快地进行存取。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访问速度快,缺点是文件长度增加困难。 2、链接结构

这种结构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分散存放在若干不连续的物理块中,每个物理块设有一个指针,指向其后续的物理块。只要指明文件第一个块号,就可以按链指针检索整个文件。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文件长度容易动态变化,其缺点是不适合随机访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操作系统复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操作系统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15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