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八中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段考
安徽合肥八中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段考 命题人:余盈、许婧 审题人:叶守义
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 2.试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默写考试范围:划定的初中10篇。 第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书法这一概念,尽管目前没有最为权威的概括,但是,书法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属性还是为人们所承认的。那么,书法创作也应该遵循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比如说,每一个笔画都需要经历从起笔到收笔的过程,多呈现由左向右、从上到下、由左上到右下、从右上到左下的走向;单个汉字的书写多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至于章法,则多是将单个字从上到下组成一行,行与行之间从右到左排列等等。这些规则为书法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并且必须遵循的创作程序,以至于无论是高明的书家,还是一般的习字者,只要参与其中,便必须遵循而不是违背它。
从表面看来,这个创作程序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如果仔细追究,则大有不同。我们看到,书写的过程并不仅仅包括毛笔在纸面上写出笔画的环节,因为我们写完一个笔画之后,假使右手操控毛笔的运动就此停止了,留在纸面上的将是ー丨丿丶等某些单个的笔道。为了完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毛笔离开纸面之后还需要向下一个笔画过渡,以求得顺利书写下一个笔画,在这个环节中,毛笔无法在纸上留下痕迹,也不容易被人们观察到。当我们将这两个环节链接起来的时候,书写过程就表现为连续的、回环往复的、不可逆的曲线。因而,书法创作看起来无论如何纷繁复杂,甚至好像一团麻线,但只要揪住一个合适的线头,就可以从头一直顺到尾;或者好像走迷宫,只要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线,就能到达目的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创作更表现为线性的特征。在书法欣赏时,我们的目光有时也会不自觉地伴随着回环往复的线条再现一遍创作的过程。至于其他的造型艺术,比如美术,先画这片云,后画那只小船,抑或再补几棵小树,大概主要在于画家的创作习惯和临事从宜,并没有像书法这样的严格的创作程序;再如篆刻,尽管也是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家在创作时甚至可以先刻完某一个相同趋向的线条,再刻另一趋向的线条。那么,在欣赏美术或者篆刻作品时,也不会出现书法欣赏时的情景。由此看来,我们毋宁说书法是一种类似于舞蹈、戏剧的艺术,它们都是以历时的顺序在一定的空间内塑造形象。
应该说,书法的线性特征与造型艺术之类属错位的,因为它揭示的是动态的创作过程。甚至与所谓艺术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它是由汉字的日常书写衍生出来的。但是,由于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它充分注重并应用了这一特征,将优秀的作品变成一个整体,使之前后联系、上下贯通,乃至血肉丰满。书法创作中的诸多技法规定,诸如方圆、藏露、曲直、俯仰、疾徐等等,便可以在线性的运动中找到产生的根据,进而可以解释节奏、行气、血脉等更高层面的概念。因而,我们由此可以探讨静态观察不能得到的书写规律,不但可以告诉学生每一个环节是什么形态,怎么去写,还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形态,为什么这样去写,从而为书法启蒙教学设置一个更为坚实的理论平台。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书法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属性是人们所承认的,而什么是书法,还没有比较一致的公认的概括。
B.汉字书写都应当遵循由左向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中 间后两边等书写规则。
C.书法创作也遵循着汉字书写的章法,大多是将单个字从上到下组成一行,行与行之 间从右到左来排列。
D.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也是书法创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无论是高明的书家,还 是一般习字者都不能违背。
2.下列说法不属于书法是一种类似于舞蹈、戏剧的艺术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书法创作的过程与其他造型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并不仅仅是毛笔在纸面上写出 ー丨丿丶等某些单个环节的过程。
B.书法创作是连贯的,每个笔画都有从起笔到收笔的过程,写完一个笔画,为了使书 写流利,还有不易被人察觉的向下一个笔画的过渡。 C.书法创作具有线性的特征,无论其如何纷繁复杂,都可以找到一个贯通始终的脉络, 书写过程表现为回环往复的、不可逆的曲线。
D.书法也是以历时的顺序在一定的空间内塑造形象,而书法欣赏有时也是循着回环往 复的线条,像欣赏舞蹈一样欣赏其动态的创作过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书法艺术的特殊性,使书法与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相并列是不甚适当的,因为它 揭示的书法创作过程是动态的。
B.书法与美术、篆刻同属造型艺术,但书法艺术的线性特征决定了对它进行欣赏的情 景与对后两者进行欣赏的情景不同。
C.书法艺术注重并应用了线性特征,这使得优秀的书法作品前后联系,上下贯通,血 肉丰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D.按照方圆、曲直、疾徐等技法规定,书法创作必须作线性运动,否则就无法对书法 作节奏、行气、血脉等高层次鉴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
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
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试作《六论》,援笔而成 援笔:提笔,执笔 B.世颇谓偃蹇不偶 偃蹇:骄横,傲慢 C.巩视之泊如也 泊如:恬淡无欲貌
D.斟酌于司马迁、韩愈 斟酌:借鉴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 《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 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 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 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5分) (2)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注】稜稜:冷硬,像有棱角一般。
8.词的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冬夜的?请简要分析。(5分)
9.对词的下阕,明代李攀龙评曰以梅花为故人,便见不孤,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评语 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观沧海》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两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陶渊明在《饮酒(其五)》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道出诗人心灵不受世俗污染的原因。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简要概括了山间四时之景,其中描写春、夏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世界政坛采访之母
《纽约时报》9月16日的讣闻版,占据了显著版面位置的,是一位77岁名叫法拉奇的意大利女人。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家私人诊所里,当地时间9月14日夜晚,这位世界第一女记者死于癌症。
她一生中与数十位世界风云人物交锋。《洛杉矶时报》把她称作为没有一个世界大人物会对她说不的记者。
据称,美国新闻专业的一些教科书中,有法拉奇式采访这样的术语。她能钻进每个采访对象的心灵深处,询问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决定……她用尖叫和争吵来获取更多的事实真相。她未经授权的传记圣·阿里科说。
而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她的著作被一些新闻从业者当作《圣经》。有评论认为,她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新闻界,带来一种记者的风范,一种样式,一种精神,甚至一种价值。 这个不到1.60米的女人,不惮于挑战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华盛顿邮报》形容她剥光了这些大权在握者,将他们刺激出少有的坦白和情绪爆发。而《洛杉矶时报》则称她把领袖们逼到角落里。
1972年,当时世界政坛的超级明星基辛格,便在她的穷追拷问下,公开承认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是一场无用的战争。她甚至将你是尼克松精神上的奶妈这样的评语当面扔给了基辛格。而在一系列设计精巧的提问抛出后,这位政坛老手终于说漏了嘴,按捺不住得意地宣称,他之所以成为风云人物,甚至似乎比总统尼克松还要有名,是因为我总是单枪匹马地行事,美国人喜欢那些总是独来独往的牛仔。牛仔论引起美国舆论大哗。按基辛格回忆,尼克松非常生气,一度拒绝见他。
这是法拉奇的风格:不厌其烦地挖掘大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究他们的真实动机。这次采访后来被基辛格称为我与媒体人士最灾难性的一次谈话。
她的采访甚至是挑衅式的。1979年她采访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不得不像伊斯兰妇女一样裹上长袍,这令她感到羞辱,采访中,她无礼地问:如果你也穿着长袍,你怎么游泳?霍梅尼回答:我们的风俗不关你的事。如果你不喜欢伊斯兰服装,没人强迫你穿。因为伊斯兰服装是给那些良好端庄的年轻女士们穿的。你真是太好了!法拉奇叫了起来,既然你这么说了,我立刻把这愚蠢的、中世纪的破衣服脱下来。说完她一把把长袍扯了下来。霍梅尼被激怒了,他像猫一样敏捷地跳了起来,撇下她走了。不过很快,他又约见了她,继续被中断的采访。据法拉奇回忆,这次,当他看到她时,他先是微笑,再是大笑。霍梅尼的儿子在采访结束时对法拉奇耳语道:相信我,我从没见父亲大笑过。 她有极大的勇气,敢于对任何人说出任何她想说的话。这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酷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近似原始的生气,成就了她的采访。
1929年,法拉奇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弥漫着反抗情绪的佃工木匠家里,法拉奇10岁起就参加了革命,给抵抗运动放风、传递情报,还曾把逃出法兰西斯魔掌的盟军士兵领到安全地带。渴望自由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坚毅的性格,1943年9月盟军轰炸佛罗伦萨时,法拉奇随父母躲在教堂里,轰炸开始后,14岁的她吓得哭了起来,这时父亲走过来,照她脸上就是一个重重的耳光,还紧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训斥:女孩子不要哭,也不许哭!从此,法拉奇与眼泪彻底绝缘。
21岁那年,她受雇于《欧洲人》杂志。一度,她被派去好莱坞采访明星们。后来,她成了战地记者,奔波于世界各地战火中,从越南到中国到拉美再到南非,她还采访过世界政坛风云人物,以及受到全世界敬重的我国领导人邓小平。这些采访后来被法拉奇本人汇集出版,书名为《采访历史》。
她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这些丰富的经历与她的成功相互交织,才塑造出了明星般的奥莉亚娜·法拉奇。 相关链接:
法拉奇是20世纪最为著名的新闻工、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之一,她以独特的采访 风格和独具个性的文学创作,在新闻界取得骄人的成绩,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 正如《纽约时报》在法拉奇的讣闻中所说:奥莉亚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 的采访者,一个善于打碎偶像却让自己成为偶像的记者。
作为一个女人,你得更激烈地战斗。也就是更多地观察,更多地思考和创造。二 战的惨痛回忆使法拉奇一直无法摆脱法西斯的阴影,她厌恶德国,厌恶法西斯和一切 形式的极权主义。
无论是战争时期,或是和平时期,我都忠于自己的原则,为了自由,为了反抗各种 形式的专制主义而奋斗不已。1993年法拉奇在中国采访时如是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法拉奇能够成功采访世界风云人物,和她个人综合素养有关,也离不开她的努力, 她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详细研究采访对象所在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与外交现状, 以及采访对象的背景和气质等等。 B.《华盛顿邮报》发文称她能钻进每个采访对象的心灵深处,询问他们的思想、情 感和决定……,这些评语折射出法拉奇思想的深度。
C.她采访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彼此之间产生了不愉快。不过很快,他又约见她,继 续被中断的采访。这次,当看见她时,霍梅尼先是微笑,再是大笑。表明霍梅尼觉 得法拉奇有个性,认为采访颇为痛快。
D.年少的法拉奇因盟军的轰炸而痛哭,她脾气暴躁的父亲,却给她一记耳光,还盯着 她的眼睛训斥她,这让她记住了仇恨。
E.凭自己的良心说话,按照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去报道新闻人物和事件,她有极大 的勇气,敢于对任何人说出任何她想说的话,这种个性天然的展示,给新闻界带来 一种样式,一种精神,甚至一种价值。 (2)文中详细介绍法拉奇采访基辛格和霍梅尼的趣事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分析。(6
分)
(3)结合材料,概况分析奥莉娅娜·法拉奇采访的特点。(6分)
(4)奥莉娅娜·法拉奇成为世界政坛采访之母,结合文本谈谈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请就其一点联系现实阐述。(8分) 第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虞美人》这首词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长流 不断,无穷无尽。
B.叶笃正被尊奉为大师之后,声名大噪,远隔重洋的国外学者及国内移樽就教的人快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春节还未来临,大街小巷、村头田间已经弥漫着节日的气氛,你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响遏行云。
D.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它们的价格都很高,与消费者期望值相去甚远,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赶时髦, 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员的建设没有跟上。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 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蜍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 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白醋富含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 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1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仿建复古商业街,不仅会造成城市历史文脉的割裂,最终也会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 致。
破解城市发展中新与旧的难题,关键是需要更多的因地制宜,需要对文化的真心热爱。 许多文物保护专家对城市化进程中对文物的大拆大建有过担忧和提醒。
如果把文化底蕴深厚的旧城仅当作消灭的对象,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 现。
拆旧与仿古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
但同时也应该承认,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重建、仿建未必是坏事。 A. B. C.
D.年少的法拉奇因盟军的轰炸而痛哭,她脾气暴躁的父亲,却给她一记耳光,还盯着 她的眼睛训斥她,这让她记住了仇恨。
E.凭自己的良心说话,按照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去报道新闻人物和事件,她有极大 的勇气,敢于对任何人说出任何她想说的话,这种个性天然的展示,给新闻界带来 一种样式,一种精神,甚至一种价值。 (2)文中详细介绍法拉奇采访基辛格和霍梅尼的趣事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分析。(6
分)
(3)结合材料,概况分析奥莉娅娜·法拉奇采访的特点。(6分)
(4)奥莉娅娜·法拉奇成为世界政坛采访之母,结合文本谈谈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请就其一点联系现实阐述。(8分) 第卷
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虞美人》这首词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长流 不断,无穷无尽。
B.叶笃正被尊奉为大师之后,声名大噪,远隔重洋的国外学者及国内移樽就教的人快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春节还未来临,大街小巷、村头田间已经弥漫着节日的气氛,你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响遏行云。
D.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它们的价格都很高,与消费者期望值相去甚远,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赶时髦, 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员的建设没有跟上。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 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蜍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 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白醋富含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 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1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仿建复古商业街,不仅会造成城市历史文脉的割裂,最终也会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 致。
破解城市发展中新与旧的难题,关键是需要更多的因地制宜,需要对文化的真心热爱。 许多文物保护专家对城市化进程中对文物的大拆大建有过担忧和提醒。
如果把文化底蕴深厚的旧城仅当作消灭的对象,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 现。
拆旧与仿古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
但同时也应该承认,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重建、仿建未必是坏事。 A. B. C.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精校WORD版安徽合肥八中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段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