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A、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其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A正确;
B、着丝点的分裂不需要纺锤丝的牵引,因此纺锤体的缺失将不影响分裂期着丝粒的分裂,B正确;
C、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龙胆紫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C错误;
D、高等动物的受精卵第二次分裂所形成的4个细胞属于全能细胞,它们仍可能发育成4个完整的个体,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防卫和特异性反应两大类
B.当入侵者被识别后,B细胞和T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 C.通过检查一个人血液中的某一抗体还不可以确定是否曾受到某种特定病原体的侵袭 D.抗原和抗体比较,前者的成分不只是蛋白质,后者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2、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3、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解答】解:A、免疫应答包括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错误;
B、当入侵者被识别后,B细胞和T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B正确; C、C错误; 通过检查一个人血液中的某一抗体可以确定是否曾受到某种特定病原体的侵袭,D、抗原的成分不只是蛋白质,抗体的成分都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3.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使用fluricbne让可以番茄保鲜
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
D.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外源脱落酸的诱导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采摘后的番茄果实内本身就有乙烯. 【解答】解:A、根据图示,外源脱落酸处理和对照组相比,两条曲线同步增减,可以推测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A正确;
B、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处理组的曲线在对照组曲线下,说明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让可以番茄保鲜,B正确;
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处理组的曲线在对照组曲线下,说明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C错误;
D、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但自然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不一定是外源脱落酸诱导的,D错误. 故选:CD. 4.《科学》杂志报道说,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了一种诱导人类多能干细胞(或称iPS细胞)的新方法,在这些细胞中不含外来且可能有害的DNA.图为该技术在人体细胞中应用的实验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阶段的细胞,a~f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过程d、e、f体现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B.图中所示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可达到4个 C.过程d、e、f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各不相同 D.⑤⑥⑦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化,c表示上皮细胞受到一定刺激后转化为iPS细胞,def表示iPS细胞分化形成多种种类的细胞.
【解答】解:A、过程d、e、f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但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iPS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图中所示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可达到4个,即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
C、过程d、e、f表示细胞分化,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这些过程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都相同,C错误;
D、⑤⑥⑦细胞都是体细胞,它们不能通过减数分裂方式增殖,因此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B.
5.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合的是( )
A.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如多倍体的形成,A正确;
B、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
C、喷洒农药选择了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强的个体,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正确;
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6.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 气孔密度 净光合速率 (个?mm﹣2) (μmol CO2?m﹣2?s﹣1) (cm2) 13.6 826 4.33 强 浅绿 768(93%) 4.17(96%) 20.3 中 绿 752(91%) 3.87(89%) 28.4 弱 深绿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1)细胞溶胶中CO2被动转运进入叶绿体至少需要跨过 2 层选择透性膜,与 核酮糖二磷酸 (物质名称)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分别提供 氢和磷酸基团 .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增加叶面积 和 提高叶绿素含量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京市怀柔区2016年高考生物查漏补缺试卷(5月份)含解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