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开放方面,我们中国人做得不太好。中国人有不尊重数据的传统,缺乏数据开放意识。与美国政府相比,中国政府很不透明,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在于数据的不开放、虚假和偏差。例如,有些数据统计人员为了图方便、省时间、省力气,人为地控制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过程,这样结果往往误差很大。还有些官员,平时经常应酬、乱花公款,到了年底,又害怕上级批评指责,于是谎报数据,并制造虚假信息。政府监管不严,导致公布了假数据,对社会公众危害很大。这也是为什么老百姓有时不信任政府的原因。 中国人,尤其是政府特别热衷于数据,但是数据水分之大,又很难令人信服。在本书的尾声中,作者号召我们摘下“差不多先生”的文化标签。作为大数据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能漠视数据,应该培养收集数据的意识,因为中国缺乏的不是可供收集的数据,也不是收集数据的手段,而是收集数据的意识。我们口语中也常说“大概”“差不多”“少许”等词,经常使人搞不清楚。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说话精确、做事准确,在学习和工作中仔细对待每一项数据、每一条信息,尝试运用数据分析来解决一些问题,这样不仅省时间,还提高了学习质量。例如,你觉得最近时间总不够用,那么你可以罗列出一周所干的事情,并准确地记录下时间,找出你把时间浪费在什么事情上,并制定解决方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数据读后感(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