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朱家溍从小树立保护故宫文物的理想到最终成为故宫研究的专家,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文物科研工作者形象。
B.新中国成立后,故宫文物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朱家溍先是发现了两幅真迹——宋徽宗《听琴图》与马麟《层叠冰绡图》,接着又成功发现了太和殿最重要的陈设——髹金雕龙大椅,让业界佩服。
C.“文革”期间,虽然处于人生的困境,但朱家溍不言愁、不沮丧的表现,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格塑造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朱家兄弟把家藏文物捐献给国家,这是文物研究者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风亮节的精神,这些文物能够融入社会当中,融入一代代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对文物传承有深远影响。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叙述中也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朱家溍对故宫原状陈列过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2)作为故宫研究专家,朱家溍对故宫的研究作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本文第五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作者在文章结尾引用朱传荣的话“父亲一生把自己的心供得高高的”,你认为这句话
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 Ⅱ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年轻的技术员似乎并不买董事长的账,一个说,那样不好看;另一个说,那样用户不喜欢。作为老板的张捷也不以为忤,继续与他们争论不休。 ....
B.中国除了人多,就是书多,于是读书人也多。读书读到“韦编三绝”者多,“读书破万卷”者亦多,但有人认为中国并没有因为拥有汗牛充栋的勤奋读书人而进步。 ....
C.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有那么大,你如果几十年目不窥园,就可能把所学专业的门类全部拿....
下。
D.“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的这段话丝毫没让我们感到他老气横秋。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道德力量,向整个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B.党中央八项规定自出台以来,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国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10万多起,13万多人被处理,5万多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C.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全面深入地谈及汇率改革、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数字货币等主要内容,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更是重中之重。
D.某机构通过网络问卷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3%的受访者认为是否具有契约精神是一个人品质优秀的表现,58.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具备基本的契约精神。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 。 。 。 。与生活隔离,还能写什么?
①巴尔扎克说:生活是最过硬的
②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以才能“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③精益求精是优秀作家最基本的品质
④文学说到底就是参与,参与到人民的实践中去
⑤走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好作品的种子才能萌发出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6年高三4月联合考试语文题(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