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业是地理科学,这是本人大一时写的对本专业的一个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很乐意和大家分享。
对地理科学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作者:09级地科类 何玉燕
何谓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国科学家钱学深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故称“地理科学”。他认为“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合”,并强调地理科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自踏入华南师范大学以来我的生命便与地理科学紧密联系起来。下面我便具体谈一下我个人对地理科学的认识。
理性认识
地理科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层次(技术科学)、技术层次(工程科学)。基础理论层次包括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层次主要是研究应用的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技术层次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区域规划、计量地理学、地理制图、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技术。这样理解的地理科学比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学研究领域要广阔得多。从学科性质上来说,它是受哲学指导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层次上看,是一个“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完整体系。
钱学森在现代人类知识体系11个门类中,将地理科学归结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在五大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把地理系统排在星系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在社会总体设计部下设四大建设中,将地理建设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列。钱学森把地理科学看作是举足轻重的科学体系。钱学森从哲学高度,从人类知识体系的高度,从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中,从社会总体设计工程的实践出发,把地理学提升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学,因此,地理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尽管现在地理科学似乎不受重视,许多大学甚至取消了地理科学系,但是地理的重要性让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作为地理生,我们更应该把地理科学发扬光大。
感性认识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对地理科学有着一种不可言喻的亲切感。 初识地理是在初中,那时候就觉得地理有那么多奇特的现象,真的很奇妙哦,而且这些现象竟然是有规律的。那个时候,我就很喜欢捧着地理书围着老师转。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段时间学习世界气候分布,我连续几个晚上和同学一起向老师讨教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和特点,硬是把世界各种主要气候和典型分布的地区记了下来,让许多同学口瞪目呆。那时候就觉得特有成就感,对地理也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喜爱。
到了高中,对地理现象规律的了解已经不能满足我对地理的好奇心,我渴望了解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学识是如此的渊博,而他对待学生却又如此的谦虚。他总能让地理课变得有趣而充实,一切复杂的地理现象及成因到了他手上便立刻变得简单而充满魅力。他总是鼓励我们把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总是对我们提出的自我见解赞赏有加,而对我们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地理科学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