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12-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

1 涉密计算机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人为泄密是涉密信息面对的最大威胁。人为泄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识泄密,就是人为地把涉密信息传递给境内外敌特分子。另一类是无意识泄密,因为麻痹大意、工作疏忽,造成涉密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境内外敌特分子复制、窃取、截获和破译。比如:将私人计算机联接涉密网,或利用个人涉密计算机链接公共网络,或使用涉密移动设备链接涉密计算机,再或者利用涉密载体链接私人计算机

2涉密计算机联接互联网引发泄密

目前,涉密计算机使用的主板CPU 芯片、Windows 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平台等常用软件,绝大多数由境外公司生产和垄断。利用Windows 操作系统常见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可以在2 分钟内攻入一台联网计算机,并将2000 份文件资料打包窃取,一旦涉密计算机联接互联网,就等于将涉密信息拱手送到境外情报机关。后果非常严重,对我国会造成无可预估的后果。

私人计算机联接涉密网引发涉密私人计算机联接涉密网存在难以防范的安全风险。首先恶意病毒、破坏程序、不明代码、间谍软件等会通过私人计算机“登陆”涉密网络,从而为涉密网安全埋下严重隐忧。其次接入涉密网的私人计算机,不在保密管控范畴之中,无法得到安全控制,特别在联网期间下载、处理、留存的涉密信息,随时都可能被他人盗取。计算机联接涉密网配置的ID 地址、入网账号,以及获取的网络传输协议,防护管理等,均属于军事秘密事项,一旦通过私人计算机外泄,将直接威胁涉密网络的安全。试想一个没有秘密的国家如何能在强国系列中坐稳一席之地。

信息设备泄密计算机、服务器、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在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造成涉密信息电磁泄露。敌特分子在数百米之外利用接受设备对这些电磁波放大、处理、还原,从中可获取秘密信息。有的信息设备内部被敌特加装窃密储存芯片,这类芯片一般可存储两三年的资料,敌特可利用维修、收购、招回或其他时机对数据进行读取。

存储介质泄密

涉密存储介质贮存非工作信息目前,少数人员的涉密存储介质,违规存储个人照片,游戏软件,小说电影等非工作信息,这些信息多数是通过家庭计算机拷贝,互联网下载,私人移动载体传递等渠道获取的,常常隐藏间谍程序或“木马”病毒,涉密存储介质感染后,文件资料就会被隐秘打包,一旦接入互联网时,“木马”就会将文件资料自动发往指定地点。 私人存储介质贮存涉密信息私人存储介质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都属个人,涉密信息存入私人移动载体,就脱离了监管渠道,失去安全保障,带来泄密隐患[4]。即便删除某些涉密文件,或者将其存储介质重新分区、格式化,计算机系统只是将所删除的文件加以标记,重写存储介质的文件分配表和引导记录,用户表面上看不见文件,但使用数据恢复软件能找回并恢复涉密数据。这类工具软件大都具有网络远程恢复功能,即使对存储介质低级格式化,反复擦写引导区,仍会留有信息痕迹,利用专用复原工具便可恢复大部分数据。

间谍软件泄密“间谍软件”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移动存储介质等途径入侵或感染个人计算机,并长期驻留硬盘,随操作系统一同启动或定时自动运行的软件程序,又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3)在线全文阅读。

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685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