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
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2.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是( )提出的。 A.布鲁纳 B.布卢姆 C.布鲁巴奇 D.波斯纳
3.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4.完形一顿悟说的创立者是( )。 A.加涅 B.布鲁纳 C.苛勒 D.奥苏伯尔
5.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6.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知识改变命运
D.并列结构学习
7.现代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维纳 C.加涅 D.奥苏伯尔
8.以下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情感和态度
9.心智活动的执行具有( )。 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客观性
10.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二阶段是(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整合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1.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 A.记忆表象 B.思维表象 C.动作表象 D.定向映象
12.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13.“砖能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知识改变命运
)。 )。
14.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 A.功能因素 B.定势 C.原型启发 D.负迁移
15.通常人们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近因效应 B.社会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6.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让他选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 )行为改变法。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17.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 )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18.(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表
19.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年出版。 A.1903 B.1913 C.1924 D.1930
2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预见性
知识改变命运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A.同伴群体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知 E.社会风气
2.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 A.教师的领导方式 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C.班级的规模 D.班级的性质 E.教师的情绪状态
3.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具有的特点有( )。 A.独立意向日趋强烈 B.自我评价成熟
C.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D.有较强的自尊心 E.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知识观 B.教学观 C.学习观 D.教师观 E.学生观
5.教学的社会环境包括( )。 A.课堂纪律 B.课堂气氛 C.教学设施 D.师生关系 E.同学关系
6.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
知识改变命运
A.瞬时记忆 B.形象记忆 C.短时记忆 D.逻辑记忆 E.长时记忆
7.20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 )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A.教学测量 B.儿童的个性 C.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D.教学评估 E.生理卫生
8.教师进行说服教育时,只提出正面材料的情况有( )。 A.对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 B.对理解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 C.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 D.学生原本就有相反的观点时 E.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时 9.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 )。 A.群体成员的人数 B.对群体目标的赞同 C.对活动的满意感 D.群体领导方式 E.和谐的人际关系 10.群体的功能是( )。 A.评价性功能 B.导向性功能 C.生产性功能 D.发动性功能 E.维持性功能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说明该教师已进入关注情境阶段。( )
2.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学习“功一力×距离”是解决问题学习。( ) 3.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四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