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精彩教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授课对象:级三年制二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3学时 教学目的:
1.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过程,了解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准确把握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对于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联系个人的成长进步学习政治理论课,既要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要正确处理个人问题,把追求自我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3.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①讲述理论与启迪思维②案例讨论法③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导入3分钟,讲述40分钟,提问5分钟,小结2分钟) A、导入:
1
古时候有一神话故事说,有一次土地爷外出,临行前嘱咐儿子们把祈祷者的话记下来。他走后,来了4个祈祷者;船夫祈祷赶快刮风,果农祈祷别刮风,农民祈祷赶紧下雨,行路人祈祷千万别下雨。这一下子可难住了土地爷的儿子们,他们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很快,土地爷回来了,看了儿子们的记录,便在上面批了4名话:刮风莫利果树园,刮到河边好行船;白天天晴好走路,夜晚下雨润良田。如此一来,4个不同的祈祷者都如愿以偿、皆大欢喜。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列宁在 《共产主义》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做出了一个重要概括。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 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列宁选集》第4卷 第290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中国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就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B、讲授新课: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板书) 先看本章标题,我们要记住一个重要的问题:实事求是是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十五大报告(图片展示毛泽东题词:实事求是)
什么是精髓?(提问)
古人合成?精髓?一词是为了用物质性的东西来说明精神性的东西,人们极少谈论物质性的东西的精髓是什么?比如原子的精髓、苹果的精髓、猫和狗的精髓、电脑和手机的精髓是什么??精髓?一般是指人的认识成果(理论体系)中最核心、最精华、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精髓是?光速不变?。
2
生物论的精髓是?进化?,生物的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
总之,精髓是指思想体系中最核心、最精华、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
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又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本章前两节主要分析党的思想路线。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板书) (播放视频?思想路线?1分49秒)
思想路线又称认识路线,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路。不同的思想路线反映着不同的世界观,体现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主观和客观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
列宁指出,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主张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揠(拔)苗助长等典故讽刺的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是个人和社会集团(包括阶级及其政党)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思想路线对党的事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思想路线错误,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思想路线正确,党的事业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板书)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
1、初步提出 1929.6~(板书)
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认为错误的言行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
3
最后挣扎。?
毛泽东在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
(提问):红军的第一个军级单位的番号为何是?红四军?? (知识介绍:红四军的来历)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涉及到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从斗争中?,是说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创造新局面?,是说应该有所创造,照抄照搬。
在中国革命史上,?党内曾出现过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主义)?、把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绝对化、把共产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组织)决议神圣化(当圣旨)的错误倾向,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严重危害。
共产国际(知识介绍)(图片展示)
?左?倾和右倾概念的来历(提问)(介绍)(图片展示) 提问:左倾代表人物?王明(介绍)(图片展示) 2、哲学论证 1937~ (板书)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毛泽东阅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著作。1937年7、8月,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论》(图片展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供了哲学论证。
3、科学界定 1941(板书)
?实事求是?在中国文化中是一句成语,出自《汉书〃河间
4
献王传》,西汉景帝的第三个儿子刘德被封为河间献王。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书中写到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赞扬了刘德的严谨治学的态度。
湖南岳麓书院大门上方高悬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告诫所有的学生必须严谨求实的学风。毛泽东年轻时曾住在岳麓书院,这句名言显然给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涵义作了科学的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党性原则的高度,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4、得到确立 1941~1945(板书)
1941年12月底,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通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图片展示七大会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延安整风
1942年前后进行的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的中心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树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延安整风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五四运动以来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广大党员从主观主义特别是王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下解放了出来。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板书)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注重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情况下,从基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版《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精彩教案第二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