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业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7-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 下列不属于直面采访中应注意的原则是()

A. 争论交锋的原则√ B. 因人而异的原则 C. 掌握主动权的原则 D. 平等的原则

2. “去年一天产煤211万吨,为1949年日产量的23倍。”这句话在处理新闻数字的时候使用的是()

A. 打比方 B. 作比较√ C. 缩减法 D. 位移法

3. 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情况,那就应当()

A. 能够采访到什么就写什么 B. 仍然按原定的计划行事

C. 及时调整原定计划,争取获得最多的一手素材√ D. 只是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

4. 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被编辑部临时派到西藏去采访,这种采访叫()

A. 隐性采访 B. 蹲点采访 C. 巡回采访 D. 易地采访√

5. 一条好的消息导语,不必要遵循的原则是()

A. 开门见山,尽快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 B. 切近读者的利益,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C. 导语为全篇定下写作的主旨 D. 内容越详细越好√

6. 在常用的采访方法中,最为深入的、能够获取更多新闻细节的方法是()

A. 直面采访√ B. 电话采访 C. 观察采访 D. 书面采访

7. 消息的开头出现画面描写,有可视可感的效果,能引起读者的好奇。这指的是()

A. 概述型导语 B. 述评型导语 C. 橱窗式导语 D. 描述型导语√

8. 新闻语词中最能出彩的词是()

A. 形容词

B. 动词√ C. 助词 D. 惊叹词

9. ()是新闻内容的精粹,是对新闻内容最鲜明、最精练的概括,人们称之为新闻的“眼睛”。

A. 导语 B. 主体 C. 背景 D. 标题√

10. 比较而言,最为有效地促进受访人思考和发言的提问方式是()

A. 侧面提问法 B. 设问法 C. 反面激问法√ D. 故问法

11. “可读性”的概念,把()明确地摆在大众传播的重要位置。

A. 记者 B. 采访对象 C. 读者√ D. 编辑

12. 下列哪个标题更符合当代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

A. 科学院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 B. 中科院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

C. 中国投资二十亿元建设新一代大科学装置√ D. 中科院确定九五重大项目 E. 中科院确定跨世纪的四大任务

13. 按照新闻写作的要求,新闻的第一生命是()

A. 时效 B. 新鲜 C. 有趣 D. 真实√

14. 当记者向自己提问:“为什么一定要让读者知道这件事?这件事的意义何在?读者接触这一事件后,最关心

A. 媒体竞争意识 B. 新闻敏感 C. 受众意识√ D. 时效意识

15. 下列原则哪个不是采访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

A. 简洁 B. 发散化√ C. 具体 D. 层层深入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讯报道的事实要比消息详细、完整。

B. 通讯可以自由表达记者的观点立场,而消息则是以客观事实为主。√ C. 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 D. 通讯的文体较为自由。

二、多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1. 记者在采访中收集和查阅的可能对报道新闻有用的种种材料,叫做()

A. 新闻题材 B. 新闻素材√ C. 新闻背景√ D. 新闻依据

2. 通讯选材的特点有()

A. 材料内容要简洁凝练。 B. 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 C. 要围绕主题选材。√ D. 应该累加同类材料。

3. 新闻线索的特点有()

A. 只是信号√ B. 稳定性低√ C. 比较简单√ D. 可信度高 E. 反映现象√

4. 下列哪些是开放式的提问?

A. 你怎么想到来南开大学工作?√ B. 你为什么攻读两个硕士学位?√ C. 你是否考虑过回国发展?

D. 你如何增加自己团队的凝聚力?√

5. 记者的新闻敏感要表现在()

A. 获取新闻线索√ B. 挖掘新闻素材√ C. 选择报道角度√ D. 善于沙里淘金√ E. 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6. 采访前进行的新闻策划可以包括()

A. 确定整体报道的选题、主要目标和预期效果√

B. 确定整体报道的版面安排、栏目设置以及每一部分的具体报道形式√ C. 确定单次采访的目标以及所需要的新闻细节√ D. 确定单次采访的对象、时间和地点√

E. 根据现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员配备,明确采访的具体责任分工√

7. 下列不符合当代新闻语言要求的是()

A. 这场演出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赞誉。√ B. 实施抢劫的歹徒跑得相当快。√ C. 气温高达38摄氏度。

D. 3号举重选手不仅身高7英尺,体重也达到了120公斤。√

8. 使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新闻资料的时候,输入的检索词语应本着()原则

A. 简洁√ B. 完整 C. 累加√ D. 近似√

9. 在采访中,记者应尽可能让受访对象()

A. 与记者正面相对√ B. 逆光而座

C. 与记者比较接近√ D. 处于安静的环境中√

10. 记者有必要挑选什么样的人作为受访对象?

A. 记者认识的人 B. 专业人士√ C. 权威人士√

D. 代表性强的亲历者√

11. 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可以理解为()

A. 尽可能多地让同类受访人在新闻稿件中发言,保证他们发言的权利。 B. 坚持传播学中的“平衡”原则。√ C. 避免对人、事认知的“刻板印象”。 √

D. 把交叉性、综合性的信息提供给读者,避免单向思维。√

12. 引标题的作用是从一个侧面对主题进行()

A. 引导√ B. 烘托√ C. 解释 D. 补充

13. 能有效激发受访人说出新闻细节的问题有()

A. 对于这个现象你有什么感想? B. 你怎么看这件事? C. 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D. 当时是怎样的情形?√

14.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中写道:“像矿工从大量沙子里筛选出一点点金子那样,记者们

A. 导语应该炼字炼句,优美生动。√

B. 选择最有趣、最富于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进导语。√ C. 选择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置于导语。√

D. 应该将最新鲜的事实、信息置于导语,不要淹没在一般的材料中。√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可交替在新闻语言中出现,使新闻语言更加活泼生动。

A. 错误√ B. 正确

2. 将采访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找到新的发现是记者应该具有的逆向思维。 A. 错误√ B. 正确

3. 2000年之前,人物专访的报道对象基本是两类——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负面人

物和普通老百姓报道少。 A. 错误√ B. 正确

4. 所谓“可读性”就是要把新闻报道写得“好看”和“易读”。“好看”是指生动形象、趣味性强;

“易读”是指通俗易懂,受众容易领会。 A. 错误 B. 正确√

5. 细节材料是通讯中最有灵性、最有感染力、最容易吸引受众的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6. 找熟悉受访人物和事件的人进行前期摸底采访叫隐性采访。

A. 错误√ B. 正确

7. 广交朋友,建立反映灵敏的个人信息网络是培养新闻敏感和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8. 对于哪些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受访人,记者应该努力搞清受访者的心理,尽可能站在对

方的利益场上讲清接受采访的好处是什么,即讲清利害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9. 实体动词可使句子产生动感,增加新闻的可读性。

A. 错误 B. 正确√

10. 典型事实具有双重属性,应该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A. 错误 B. 正确√

11. 新闻是易碎品,具有“一次性消费”的特点,所以其他媒体报道过的消息记者就没有必

要进行后续报道了。

A. 错误√ B. 正确

12. “非常”、“最”、“绝对”、“很”、“特别”之类的词语一般不出现在新闻稿件中,它们是对

新闻语言的污染。 A. 错误 B. 正确√

13. 记者在采访中要尊重受访人的发言权利,所以只能认真倾听其回答,然后按照采访

提纲逐个发问。 A. 错误√ B. 正确

14.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

的看法。 A. 错误 B. 正确√

15. 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重要人物比普通群众更有新闻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16. 单行题可虚可实,主要是点明必要的新闻要素,让读者了解记者的情感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17. 倒金字塔结构是最常见的消息主体结构方式,它便于读者把握重点,也有利于编辑

安排版面。 A. 错误 B. 正确√

18.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一般来说,可

感性越强,可信度就会越高。 A. 错误 B. 正确√

19. 当前新闻媒体的时效性要求是以“天”为单位的,所谓“今天的消息是金子,昨天的消息

是银子,前天的消息是垃圾”。 A. 错误√ B. 正确

20. 斯诺前夫人韦尔斯在采访毛泽东前,把一张斯诺当年拍摄的毛泽东的照片交给了他,

使毛泽东产生了丰富有趣的联想,谈话气氛也活跃起来了。这是记者在“拆墙”。 A. 错误 B. 正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业题在线全文阅读。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业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354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