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7-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3.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4.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5.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推理及解释

二、学习重点: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三、学习难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先学:阅读教材P62-64,并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所有都是物质由 、 构成的,

(2)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的,温度越高,微粒。

(3) 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 。固体、液体中,,气体中,所以往往被压缩,物质不易被压缩。物质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是因为。 (二)小组合作探究:观察下列实验,思考、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实验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色变为 色

结论: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

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

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实验三】:探究微粒间有空隙 实验1:水与酒精混合的实验 现象:总体积(填增大或减小) 实验2: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结论: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 ;构成水的微粒间隙 ,构成空气的微粒 ; 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

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 (三)交流与讨论

A、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B、1.氨水中的氨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酚酞的微粒也在不断的运动。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

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色?你又能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这个实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2.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C、1.能够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 2.你知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质疑拓展

1.物质可以再分;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2.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3、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速率。 (五)、巩固练习

1、汽车开过去,闻到汽油味,这是因为()

A、构成汽油的微粒有质量 B、构成汽油的微粒体积很小C、构成汽油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D、构成汽油的微粒之间存在空隙

2、某学生在实验时发现将100亳升的水和100毫升的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小于200毫升,因为() A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B、混合后微粒变小了 C、混后后形成了新的微粒 D、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3、水变成水蒸气,这是因为 ( )

A.构成水的微粒变成了其它的微粒 B.构成水的微粒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C.构成水的微粒被分解了 D.构成水的微粒被阳光吸收了 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5.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6.相同质量的白糖热水中溶解比在相同体积的冷水中快,为什么? (六)反思小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线全文阅读。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3547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