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黑板上列的提纲
案例分析
第二章 案例分析(大学教师)
大学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演讲能力?(P40-41)
案例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您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怎样提高P37—41;P41—p43 教学监控能力差,提高教学监控能力;P144课堂教学、P149课堂管理) 案例2:一位教师只顾上课教学,不与学生交往。这种做法错在哪,怎样改正?(P33—P35师生交往;p45—P46教师威信P42 ①④教学监控 答题要点:师生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 师生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 教学监控能力(基本要素))
案例3:一位教师上课学生经常起哄,怎么办?(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P37—41; P41—P43 教学监控能力差,p47教育机智提高教学监控能力;P144课堂教学、P149课堂管理)
案例4:学生集体罢课怎么办?(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P37-41;P41-p43 教学监控能力失败,提高教学监控能力;P47教育机智P47-P49妥善处理突发事件;P149课堂管理)
案例6:一位教师当着学生的面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迟到的学生,以后这位学生每当这位教师上课总迟到半分钟。请您帮助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变这位学生行为的正确方法。(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P188 教育机智(表现与作用)P47 师爱(表现与功能)P50)
案例6:一位教师经常背后嘲笑某学生,错在哪,怎样改正?(P49—P50师德师爱)
第三章 案例分析(学习理论)
怎样强化学生模仿榜样行为的学习效果?(P71-77 重点P73)
案例1: 赵老师是某高校的年轻女教师。今天她穿了一套漂亮美丽的吊带裙和时髦的拖鞋。她去教室,把随身带来的教具放在讲台上,这才发现有不少同学正在热烈地争论什么问题,连上课的铃声都未注意到,她和蔼地向大家招手示意后便开始讲课。她备课认真,讲得流畅而快速。她偶尔注视一下学生,才发现有些后排的学生开小差了。这是令她最不愉快的事,便当场要求收敛。她讲到重点处,习惯地提高音量,竟然还有同学说没听清楚,要求重复。她讲课的内容很丰富,直到下课铃响才结束课的内容,然后布置一次作业。今天是她教学中很平常的一次,就这次教学活动而言,你认为她在哪些方面来运用心理学规律,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榜样-教师言行) 教学监控能力(要素)) 案例2: 一位大学教师讲课内容新颖,可是学生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听不懂,表情痛苦。教师不予理会,一味侃侃而谈。课后扬长而去,不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几次课之后,听课的学生人数锐减。请您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帮助这位教师改进的意见。(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概念教学注意的问题与常用方法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监控能力差 p41-44))
案例3:某钢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众熟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半小时后逐一进行检查。问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合适?(首先教材P78例题1;P59-P60老师做法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模仿的过程) 规则教学(示范教学) )
案例4: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地介绍了该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两节课几乎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很认真,这种教学是”填鸭式”教学吗?(首先教材P70例题3;P60是填鸭式教学—发现学习; P66是奥苏贝尔的
接受学习;二者优缺点评价:P66-67)
案例5:某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自学新的知识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教学应用了什么学习理论?(P67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P79-P81 班杜拉的自主学习理论) 案例6:教师讲授十章内容,考试只考两章内容,是否合适?(缺乏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缺乏代表性,无法反映总体情况覆盖面和概括性,出题不合适)
案例7:一位优秀教师的儿子有打鼓….请分析儿子不愿意跟父亲学习打鼓的可能原因P78(P78+P72,33) 案例8:大学生甲自己琢磨出一套体操动作….(P78)
案例9:某大学生在学习“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时,不理解为什么叫做“鼠笼式”。教师带学生去宠物市场看了鼠笼之后,学生理解了。请分析该生在见到鼠笼之前,不理解“鼠笼式”的真正原因(P69)
第三章 案例分析 (学习策略)
案例1:某大学新生只是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娱乐休息,这种学习方式可行吗?怎样改进?(首先教材P69例题1;不可行。忽略了大学课后的自主学习。不会安排课余时间,只接受学习不行。建议改进学习策略。P84-P85自主学习理论;P103自主学习的一般过程;P91-P93元认知策略(时间计划);P92-P93资源管理策略)
案例2:大学生甲善于跟教师交流,所以,学习成绩很好。大学生乙善于跟同学交流,学习进步很快。大学生丙充分利用学时时间,选择有效的方法,学习成绩优秀。请您分别说出这三位大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可能原因。(自主学习与特点 学习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的不同使用)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自控、自我教育能力)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策略p87))
案例3:学生甲只顾自己看书,乙只顾上课听讲,学习效果都不太理想,请你帮助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P69(学习策略p87-93)
案例4:另一新生时间抓得很紧,但考试不理想,原因?怎么办? (努力学习值得肯定,动机强,时间利用好,自主学习(过程的检查与指导)从学习策略看(灵活、综合使用),方法不当,需要调整,大学生学习适应指导)
案例5:某理科大学生课外阅读大量专业书籍,课堂却打瞌睡,这种学习方式好吗?怎样改进?(教材P69例题1;P84-85自主学习理论;P91-P93元认知策略(时间计划);P92-P93资源管理策略)
案例6:某大学生为考”托福”,采用”撕词典”的方式强记英语单词,这种策略可行吗?为什么?(首先教材P69例题1;P84-P85自主学习理论;P91-P93元认知策略(时间计划);P92—P93资源管理策略(1)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社会资源利用 (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案例7:某些大学生平时不用功,考试前集中时间”突击”,这种应试策略对吗?怎样改进?(P91-P93元认知策略(时间计划);P92-P9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自主学习)
案例8:学生考试一个及格没有,分析原因,提出改变措施。(地板效应、天花板效应,出题太难,无鉴别度,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出题控制好尺度)
案例9:大学生甲为了应付英语考试,制定复习应用单词计划…最终放弃了该计划,请您分析其原因(P93) 案例10:研究生甲喜欢下棋,经常下棋到深夜,白天上课睡觉,研究工作迟迟不能完成。请问,如何帮助他改变旧习惯(P93)
案例11:大学生乙经常找同学讨论专业知识问题,经常和同学争论的面红耳赤,因此呗同学们嘲笑。可大学生乙专业知识学的非常透彻,而且有时语出惊人….请分析其原因(P93)
第六章 课堂教学
大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讲授教学和讨论教学(p145和p148) 案例1: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P150+P220)
案例2:某大学教师遇到自己不愿意讲的内容就让学生课堂讨论,这种教学错在哪里?(P145-148大学课堂讲授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和大学课堂的讨论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之比较)
案例3:某大学教师因事拖延批改学生作业的时间,两个月后才反馈作业评语,这种做法错在哪里?(P149大学生的作业反馈)
案例4:某大学教师只管课堂教学,课后没有个别辅导和答疑,这种做法错在哪里?(答疑辅导是大学教师的职责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页码:p144+p148)
案例5:某高校要求青年教师都要使用PPT教学,谈谈你对此看法。(P151 科学而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运用不当造成不良教学效果。(P147))
案例6:一位大学教授利用双休日做讲座,有一日因参加母校校庆活动,征求教研员们的意见,问下次课该在什么时间上。有的学员提出:请老师给出2个讨论的问题;有学员就反对:我们请您来,就是想听您讲….请问教授该应该听谁的意见?(P151)
第七章 大学生能力培养
案例1:一位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时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学生们一致要求教师给他们列出研究选题。请问,这几位大学生的要求是否合理?P183
案例2:一位大学生到工厂实习没几天就提出一项技术革新方案,并要求厂方和工人师傅帮助他实施这个方案….. P183(P179)
第八九章 大学生心理及行为辅导
案例1:一位教师与一名大学生因为误会产生了隔阂,这名大学生感到很伤心,也很担心,怕因为得罪了老师影响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一遇到这位老师上课就很焦虑,学习效果也不好。请您帮助这位大学生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您还可以对这位教师提出哪些建议?(大学生负性情感(焦虑)与调试 大学生人格问题与健康人格塑造 师生关系改善(师爱p50、师生关系p34、教师监控能力p43、期待、焦虑p227-229))
案例2:一位高校教师上课时经常评价新大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新大学生都很反感。一次课堂上这位教师对同学们说:“你们不如上世纪70年代的大学生”。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你根据什么说我们的发展前途不如老大学生”这位教师一时无言以对,非常尴尬。请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这位教师错在哪? 怎样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 教师期望效应 教育机智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 案例3:一大学生总觉得别人对自己评价过低,应如何帮助指导?(参见自我意识P185 投射自我;引导正确认识自我)
案例4:一大学生总恨自己达不到理想标准,对自己不满,应如何帮助?(现实与理想自我P185. 全面认识自我、纳悦自我、积极评价自我(P191第一行起))
案例5:一名沈阳籍大学新生到上海的一所大学读书,所在寝室的其他7名同学都是上海人, 寝女生都是上海,用方言交流。该女生感觉孤单,经常一个人偷偷流眼泪。辅导员发现了这种情况,请问该如何处理?(参见书本上的P221案例1,新生适应p214)
案例6:怎样辅导失恋的女大学生?(参见书上P233案例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恋爱中的挫折);P233+p232还可以联系第二章 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良师益友)
案例7:大学新生军训的心理意义如何?(军训是新生适应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教育方式,能够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展开新生活。 具体理由1-5,书本P218)
案例8:怎样辅导多次工作应聘失败的大学生?(帮助毕业生正确分析择业中的挫折P235-239)
部分案例详解
案例1:大学生甲善于和老师交流,成绩特别好;大学生乙乐于与同学交往,成绩也很优秀;大学生丙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有效地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切能提高学习成绩的都是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形成和运用的促进学习的方案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二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所以说,学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有一般的学习策略,有针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也有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三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有:认知策略、元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在本案例中,我认为:86页
大学生甲: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性人力和有效资源,主动利用了老师资源。他遇到及时请教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得到老师的指导。另外,师生之间多交往,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老师对大学生给予积极的期待和鼓励,更会促进其积极的努力和较快的发展。师生交往,在教育和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大获益人是学生,与教师交往越密切的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学生可以获知、解惑、明理、增智、长识、解忧、除困、增信。所以,甲学生会成绩优秀。33页,93页
大学生乙: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性人力和有效资源——社会资源,他经常与同学交流,讨论问题,交换观点、看法和学习经验,以此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该同学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所谓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协作配合、互动提高的学习活动过程。合作学习是合作者双方互利互惠、互帮互助、任务和责任分担,利益和结果共享的过程。这样的合作学习必然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大学生乙成绩也一定会优秀。99
大学生丙: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有效地学习,也是发现学习的方法,即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或参考书独立获得知识的过程。大学生是自主学习者,发现学习是他们的基本功。当然,发现学习时,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管理策略,特别是时间管理策略。一是要统筹安排学习时间,二是高效利用最佳时间,三是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只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才能较好地收获学习知识。丙很正常就是合理地采用了时间管理策略 ,所以,他的成绩也会优秀。 92
有的学生晚上玩到深夜,课堂上打瞌睡。显然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时间,也没有管理和利用好自己的精力,即有限的心理资源。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玩乐上,影响了学习和研究工作。应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帮助他科学合理地制定作息时间表,并严格地控制和监督他的执行。
案例2:一位老师与大学生因误会产生隔阂,这名学生为此苦恼而焦虑,因此影响学习成绩,老师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我如果是他的老师,我会主动和这名同学多交往,解除误会,让他安心学习。特别是题中的大学生已经因误会产生隔阂,这名学生为此苦恼而焦虑,因此影响了学习成绩,焦虑是当前或预计到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另外,在焦虑时通过交流、谈心就可以缓解。因此,我也会鼓励别的同学多和这名大学生交流。但题中因“我”产生隔阂,我作为老师,是主要和他交往的对象。
师生交往,是指学生和老师在信息知识、价值观念、情感体验、行为技能等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交流、交换和互补的过程。它是教育和教学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学和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老师开展有效工作的基础的前提,也是学生愉快学习、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主要对大学生有以下影响:一是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二是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三是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影响政策正常交往,五是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师生之间多交往,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老师对大学生给予积极的期待和鼓励,更会促进其积极的努力和较快的发展。师生交往,在教育和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大获益人是学生,与教师交往越密切的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学生可以获知、解惑、明理、增智、长识、解忧、除困、增信。主动沟通,多谈话 ,及时帮助。在师生关系中,老师是主要方面,交往中,要做到真心地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进步,耐心地指导、帮助和教育学生,细心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真诚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真心地传授知识的经验,用真情感化学生。33、 228
综上所述,我相信通过我的“真心”沟通,这名同学一定会解除焦虑情绪,成绩也会进步。
案例3:两节课都是老师讲,系统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新进展,学生一直认真在听,是填鸭式教学吗?
参考答案:按照填鸭式教学和有意义教学的定义,我认为这名老师不是填鸭式教学。
所谓填鸭式教学,是指学生听了教师的讲授之后,不能有效地同化新知识,即听不懂或者接受不了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这样的讲授就是填鸭式教学。所谓有意义地学习,是指是指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任意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一是新知识要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要有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三是学生要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区分有意义教学和填鸭式教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学生在聆听教师的讲授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同化了新知识,即进行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样的讲授就不是填鸭式教学,本题中学生“认真听”意味着学生听懂了,这是有意义地在接受学习。
当然,本题中,老师为了避免填鸭式教学,一定要注意运用奥苏贝尔提出的三种“组织者”讲授教学模式:先行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和总结性组织者教学模式。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是指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对即将讲授的新知识做出简要的概括说明。
比较性组织者教学模式,是指当老师讲授的新知识与学生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容易发生混淆时,教师必须及时讲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学生新旧知识之间混淆的发生。
总结性组织教学模式,是指在讲授结束之前,教师对讲过的知识内容做出简明扼要的概括性总结。上述这三种模式都是为了保证学生在聆听教师的教授时进行有效的有意义接受学习,避免填鸭式教学。63、67
综上所述,这名老师不是填鸭式教学
案例4:老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习,上课时针对自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方式可行吗?
参考答案:可行。 学生的学习活动包含三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变和对知识的评价。而新知识的获得就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大学生是自主学习者,发现学习是他们的基本功。发现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的对于学生自己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它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三是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探究方式,四是有利于知识的概括、保持和迁移。此外,发现学习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发现学习有优点,但也存在局限性:一是相对于聆听老师讲授的接受学习来说,发现学习所用的时间较长,花费精力较多,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发现学习的初期效率更低;二是由于学生的发现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所以不同学生发现学习的效果翔艺大。发现能力强的学生发现学习的效果好,反之则差。三是由于发现学习是独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疑点和难点,如果学生自己解决不了这些阅读中的疑点和难点,就请教老师。
而接受学习是指在聆听教师讲授的条件下接受新知识的有意义学习过程。在学校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是离不开老师的指导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要求助于老师。所以,在学习中,最好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进行有机地结合。如何结合:67页首先是鼓励学生在者讲授之前自己独立阅读教材,,即鼓励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可以同化一些新知识,也可能遇到一些难以同化或理解的新知识。然后,学生带着发现的问题聆听老师的课堂讲授。要聆听课堂讲授过程中,一方面验证自己再发现学习过程中所同化的知识与老师讲解的意义是否一致,即验证自己发现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意义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是通过聆听者教师的讲解,,即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自己在发现学习中所没有同化的知识,即解决自己在发现学习中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发现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理解不一致,或者听了老师的讲解后仍然不能同化有关新知识,则要请老师或进一步阅读教材及时弄懂弄能这些难点和疑点知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通过这样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发现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可行。
案例5:新生课堂认真听,课后娱乐休息,方式可行吗?
参考答案:不可行。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形成和运用的促进学习的方案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二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所以说,学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有一般的学习策略,有针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也有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三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有:认知策略、元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而认知策略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它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要求复习要及时。本案例中,我认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辽宁省高校岗前培训-心理学-案例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