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5-5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程序图
1.3.4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质检人员及技术人员应严格对钻孔桩轴线、桩体位置、桩体垂直度进行复核,确保每根桩位置都符合设计要求。
(2)在安装钢筋笼之前,必须进行清孔作业,并通知监理、设计等部门对桩底标高、形状、尺寸、土质、岩性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迅速进行下道工序。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监理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3)认真检核钻孔桩施工的每道工序,严格监督施工人员按技术交底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4)材料员严格把好材料关,每批材料进场应有质量保证书或试验报告单,并按规定进行复检,对不符质量要求的材料及时退场,以免错用。
(5)试验员认真复核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及严格进行进场验收,按规定做好试块及养护,协同有关单位进行强度检验。
(6)严格控制旋喷桩水泥浆浆液的配制。
1.4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1.4.1 施工管理体系
建立由土建工程师负责的预埋件、预留孔洞施工管理体系,对预埋件、预留孔洞施工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
1.4.2 预留孔洞、预埋件施作质量控制流程
预留孔洞、预埋件施作质量控制流程见图15-6所示。
专项工程师编制综 合预埋件、预留孔 案 图及详细施工方 下道工序 合格 重新修订 1.4.3 预留孔洞、预埋件保证措施
坚持施工中技术交底和多级复查制度是预埋件、预留孔洞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按图15-7中控制因素进行检查。 1.4.4 认真编制预埋件、预留孔洞埋设计划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对土建结构设计图与下道工序相关的设备安装、建筑装饰等图纸进行对照审核,对各类图纸中反映的预埋件、预留孔洞
作详细的汇总研究,确定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大小、规格、数量、材质等是否相互吻合,编制预埋件、预留孔洞埋设计划、绘制综合预埋、预留图。发现预埋件不吻合时,及时向驻地监理及设计单位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待得到设计单位的变更设计或监理的正式批复书后。再将预埋预留孔洞单独绘制成图,责成专人负责技术指导、检查,作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复核无误后,下发各班组按图施作。
设计交底控制检查中线标高控制检查模型质量控制检查变形移位控制检查成品保护措施预埋件、预留孔洞质量控制因素 不合格 工程部审核 合格 不合格 总工会同监 理、设计检查 整 合格 质量管理小组 检查 合格 修 不合格或 返 工 不合格 不合格 总工程师审批 作业组自检 合 格 按交底作业小组施作
图15-6 预留孔洞、预埋件施作质量控制流程图
图15-7 预留孔、预埋件施工质量控制因素检查图
1.4.5 准确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要求,分段对预埋件、预留孔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应执行测量“三级”复核制。对板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应在基础垫层、模板上或结构钢筋上用红油漆标出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或预留孔洞的形状、大小;对围护桩上的预埋铁件,应选定两根主钢筋来控制预埋件高度、位置及方向,且焊接牢固。预埋件、预留孔洞应以线路中线来控制放线定位,保证位置准确,精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1.4.6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预留孔模型和预埋件由专门作业小组严格按技术交底进行制作,预留孔洞模型应按设计大小、形状、垂直度进行制作,其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按设计规定的材质、大小、形状提前进行加工制作,并分类存放,确保不因为制作而影响正常施工。严格按测量放线位置正确安装,保证焊接牢固,支撑稳固,不变形和不位移。有止水要求的,按设计采取防水措施。 1.4.7 认真检查验收
预留孔洞模型安装、预埋件安装完成后,质检人员、技术人员检查验收,重点检查预埋位置、数量、尺寸、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自检合格后,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办理签证手续,签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结构灌筑时对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护
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指挥,跟班把关,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清楚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精确度的重要性。对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要小心下料,捣固时,捣固棒不能离孔模太近,捣固应密实,以防止发生预埋件、预留孔洞中线移位或预留孔洞外边缘变形等质量问题。 1.4.8 加强己成品的保护工作
禁止使用撬棍沿孔边缘硬撬。拆模后,测量组要对于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孔洞尺寸、孔壁垂直度等进行复测。对接地体或易破坏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应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防止被损坏。
1.4.9 设置明显标志,方便后续工程施工
对预埋件、预留孔洞设明显标志,以便机电安装、装修时使用,也便于保护。
1.5 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措施
建立试验工程师负责的检测、试验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检测、试验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主要检测试验项目如下: 1.5.1 原材料检测
(1)对所有购进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质量规定,并需具有材质证明或合格证件,试验工程师对其进行验收,并登记记录。
(2)对有合格证的材料进行复检,复检合格的材料方准使用。
(3)复检不合格的材料,书面通知物资部门作出标识,禁止使用并限期清出施工场地。
1.5.2 混凝土施工检测
(1)检查混凝土的拌和时间、搅拌速度,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办法:随机抽样,每班不少于3次。
(2)测定混凝土运到现场时的温度和时间,保证混凝土不离析和入模温度。 (3)商品混凝土选择业主指定供应商,混凝土到达现场后核对报告单,并在现场对塌落度核对,允许±1—2cm误差,超过者立即通知混凝土厂家调整,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
(4)按规定在现场制作试件,试件组数按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范执行,试件养护必须在标准养护池中进行。现场试件的强度试验报告要与混凝土站同批试件的试验报告相符,误差超标要查明原因。
(5)根据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运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以便考核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并作为评价供方产品的基础。 1.5.3 钢材及钢构件检测
(1)钢材供应商要提供材质证明或合格证件。
(2)钢筋进场要分批抽样做抗拉、冷弯、接头弯折等物理力学试验,按《GB228—76金属拉力试验》执行。
(3)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品牌、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4)焊接成型时,焊接处不得有水锈、油渍。 1.5.4 工程检测
工程检测是指按规范要求必须进行的各项工程检测,如桩基检测、地基处理检测、预应力检测等。工程检测委托广州市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检测,检测方案须报业主批准,检测结果报业主、监理和质监部门认可。 1.5.5 主要检测试验措施
(1)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机构工作体系。
(2)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如图15-8所示。 (3)配备先进、充足的检测试验设备,满足工程检测试验的需要。所有检测试验设备在使用前都应进行校验,确保其精度满足要求,专人操作,妥善存放。
①用于本项目的检测、试验设备数量和精度均要满足项目要求,设备定期校验,保证使用过程设备的精度。
②设备的校验必须在指定部门进行,保存校验合格证书,并做好标识。 ③对于试模、塌落筒、量筒、量杯等非标准计量器具的检验规程进行定期自检,经自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建立台帐,做好标识。
施工单位控制内容监理单位供货单位提 供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用料计划按品种、规格数量、工期要求签定的订购合同。审 核合格审 核不合格提 供随材料、设备运人工地的出厂合格证和按规定应补做的试验单、化验单。参 加由监理确认的试验室或监理委托的试验室对主要材料、构件、设备进行抽验。按规定办合理退格不合格货或进行抽 验其他处理合格不合格检查确认保管使用保管使用,并将有关出厂合格证、试(化)验单按规定纳入竣工文件存入档案
图15-8主要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图
④设备必须定期维修和保养,使计量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4)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按广州市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委托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建立工地试验室,必须报审并经过广州市建委验收通过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