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兼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报告
一、 目的与意义
1. 作物育种学和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教学实习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2. 通过玉米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的基地参观,了解玉米制种流程和机械化操作的情况,通过田间学习摸苞去雄等制种技术操作的要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通过水稻制种田的参观,了解水稻制种的技术要点,学会观察水稻幼穗分化的时期,掌握花期调控的方法。 二、 实习时间:2015年6月29日
三、 实习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四川西南科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津县玉米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眉山市东坡区川农高科思蒙稻菜轮作示范基地 四、 实习内容
1. 2014年6月29日,农学2012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前往新津和眉山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践教学实习。
2. 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新津县的西南科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玉米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公司负责人川农毕业的陈师兄和余老师一起给我们对于玉米制种流程做了细致的讲解。
3. 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的川农高科思蒙稻菜轮作示范基地,公司负责人夏老师和刘总对三系杂交水稻的制种技术要点、
提高制种纯度的方法、花期预测及调控方法做了详尽的说明。 五、 实习过程
(一)新津县玉米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实践实习 1.基地概况介绍
西南科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津县玉米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占地4000余亩,其中3500亩作为制种田,目前玉米制种主要有4个品种。西南科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第一家在成都平原上大面积用机械化制种耕种的公司,该公司在成都平原共有两个大规模制种基地,分别位于青白江和新津。 2.玉米制种流程
公司负责人川农毕业的陈师兄和余老师一起给我们对于玉米制种流程做了细致的讲解。
玉米制种播种是在3月初进行整地施肥,后在3月中下旬和4月上旬采用机械化播种。因父本生育期长,母本生育期短,采用先播父本,在父本长到两叶一心期时,即大约20天后,再播种母本的方法。父母本行比为1:5,其中母本行间距为25 cm,全田植株密度约为每亩3500—4000株。目前全田母本已基本通过人工方法完成去雄,不能采用见雄去雄的方法,这样会出现去雄不及时导致制种田自交的现象。在授粉完成后,要及时砍除父本,防止混杂现象出现。同时要加强在制种地块的田间检验,保证制种田种子的纯度。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因为该制种基地地处南方,可以采用先播父本再播母本的这一方式,然而在北方的制种基地,比如河西走廊
以及新疆的等地区,若采用这种方式,会跑墒,导致水分的缺失,故北方制种基地不采用该种方式。(2)由于光热条件有限,南方的种植密度较低,若密度过大会出现不结实的情况。在北方的制种基地,种植密度可以达到每亩7000—8000株,甚至最高可为每亩11000株。 3.摸苞去雄实践操作
“摸苞去雄”的方法是在母本尚未露出顶叶时,就将顶叶剥开或者连同顶叶一起拔除,这样可将去雄时间提前3—5天,减少了去雄次数,节省劳力,并且有效地防止了个别母本植株过早抽雄并散粉的可能性,提高制种质量。注意操作时不要伤到对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棒三叶,摸苞时带出3—4片叶即可。在老师和师兄的讲解结束后,我们2—3人一组动手实践,完成了一行母本的摸苞去雄工作。 4.玉米制种农业机械参观
在陈师兄的介绍下,我们参观并了解该基地的玉米制种相关的农业机械及其工作原理和方法,其中有玉米收获机械、秸秆粉碎机、旋耕机、播种机、开沟机等农机具。不同的农用机具均对玉米制种过程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节省了人力投入,比如玉米收获机械,作为一体式农机具,可以同时完成玉米植株砍倒,玉米含苞叶收获两道工序;播种机可通过放行器调整行比,播种盘孔洞调整种子间距,播种后覆土,施肥盖土等工序。
(二)眉山市思蒙稻菜轮作示范基地实践实习 1.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要点
(1)制种基地的选择:①水源充足: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②
基础设施好:沟渠和道路建设良好,方便运输;③劳动力充裕:基地附近劳力充足与否,保证农忙季节的工作需要。
(2)适时播种:根据安全抽穗期来选择正确的播种期,其中选择父母本最佳的抽穗扬花期,使花期相遇,是关系到制种产量高低和成败的关键。首先要根据父母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安排好它们的抽穗扬花授粉期。其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叶龄、有效积温倒推,算出父母本的播差期和播种期。一定要保证安全抽穗期高温少雨,利于制种。
(3)播前处理:根据前期计算好的播种时间,在播种前做好打田开厢的工作。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浸种的处理,需达48小时,时间过长或过短,会出现出芽不整齐的情况。
(4)防除杂草:杂草对水稻的生长和收获都有不利影响,应当及时除去。一般要多次除草,可在芽前和母本达三叶左右时喷施除草剂,进行除草。
(5)大田管理:田间要注意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均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病害主要针对纹枯病和稻瘟病,虫害主要针对螟虫(主要是二化螟)和稻水象甲。
(6)花期预测与调控:这是对制种工作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在幼穗分化的前三期,通过拨穗的方法完成全田检查。预测后,可通过喷施化学药物如“九二零”来进行调节。
(7)人工授粉:人工辅助授粉是杂交水稻制种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之一,对提高制种产量起重要作用。
(8)适期收获:保证制种基地有晒场和烘干设备,可以适期收获,这是在土地流转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2.提高制种纯度方法
(1) 严格隔离:水稻花粉粒小而轻,在风力较大的条件下可传播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可以采取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屏障隔离等措施,比如空间隔离,保证上风方向大于10 m隔离距离,下风方向小于10m隔离距离,在制种田周围40—50 cm范围内,除父本外不能种植其他任何水稻品种。
(2)严格去杂去劣:水稻制种田去杂应以“及时、干净”为原则,在几个容易识别杂株的关键时期进行,比如秧田期、始穗期、抽穗扬花期去杂。去杂时及时除去母本之中的杂株,这样的杂株往往是由保持系残留而引起。 3.花期预测及调控 (1)花期预测方法
①对应叶龄法(叶龄指数预测法):指用某一生育期已出叶数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率来判断的方法,根据稻穗发育与叶龄指数的关系表格来预测。
②叶龄余数法:用水稻植株主茎总叶片数减去某一时期主茎已出叶数,即为叶龄余数,可以此作为判断依据。
③幼穗拨检法(幼穗分化预测法):不育系始穗前30天左右开始,每隔3天对父母本分别剥取主茎和分蘖的幼穗进行观察、判断。此法简便易行,生产上常用,判断也较为准确。一般根据幼穗分化的8个时
期进程来判断。即:一期看不见,二期白毛尖,三期毛丛丛,四期谷粒现,五期颖壳分,六期叶枕平,七期穗尖绿,八期穗将出。 (2)花期调控方法
调整花期必须采取综合调控的措施,早调为好。可以采用水促旱控、偏施氮肥、根外喷磷钾肥、植物激素调控等方法。在本基地主要采用喷施化学药物调控,也就是 “九二零”来促进不育系穗颈伸长,克服包颈现象,并促进抽穗开花。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