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学院:应用经济学院 学号:1520800004 姓名:赵志国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摘 要: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众多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结论。本文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简要总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纯产品;经济;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演进 (1)产业结构的含义

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2)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来源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工场手工业日趋兴盛,产业资本逐渐代替商业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W.配第通过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他于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就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

18世纪中期法国因柯尔贝尔执行牺牲农业扶植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经济问题十分严重,财政困难,人民生活痛苦,这一切自然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F.魁奈[2](重农学派创始人)转向经济研究并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着《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他根据自己创立的“纯产品”学说,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可创造纯产品的阶级,包括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即通过我为地租和赋税从生产阶级那里取得“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仆从、君主官吏等等;不生产阶级,即不创造“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工商资本家和工人。他在经济理论上的突出贡献是他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条件的分析。

在配第和魁奈之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虽未明确提出产业结构的概念,但论述了产业部门(Branch of Industry)、产业发展及资本投人应遵循农工批零商业的顺序。其时恰处工业革命前夕,重商主义阻碍工业进步的局限性和商业繁荣的虚假性已暴露出来。 就此而论,配第、魁奈及亚当斯密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3)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演进

18世纪中叶之后,工业部门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下突飞猛进,服务部门也有较大扩展。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工业部门衰退,从统计上体现出服务部门在经济中的明显优势。于是,人们回忆起17世纪中期配第的

朴素思想。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夏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再次提起配第的论断,并首次提出了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产业结构理论开始初具雏形。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通过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在1932年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形形态论”。该理论主张,本国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后起的国家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产业发展政策是要根据“雁形形态论”的特点制定。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其图形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人们常以此表述后进国家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发展过程,并称之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

在吸收并继承了配第、费夏等人的观点的基础上,C.克拉克建立起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条件》一书中,他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总结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劳动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进而从制造业向商业及服务业的移动,即所谓克拉克法则。其理论前提是,以若干经济在时间推移中的变化为依据。这种时间系列意味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在此是指不断提高的国民收入。

库兹涅茨在1941年的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就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他通过对大量历史经济资料的研究得出重要结论,即: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趋于下降;政府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趋于下降。在理论前提上,他把克拉克单纯的“时间序列”转变为直接的“经济增长”概念,即“在不存在人均产品的明显减少即人均产品一定或增加的情况下产生的人口的持续增加”。同时,“人口与人均产品双方的增加缺一不可”,而“所谓持续增加,指不会因短期的变动而消失的大幅度提高”。而后,他将产业结构重新划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并使用了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来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由此,使克拉克法则的地位在现代经济社会更趋稳固。

20世纪50-60年代,世界刚刚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废待兴的家园需要重建,恢复经济再次成为世界的主要任务。产业结构理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里昂惕夫、库兹涅茨、霍夫曼和丁伯根沿着主流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思路,分析了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问题。

里昂惕夫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于1953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和《投入产出经济学》两书,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他利用这一分析经济体系的结构与各部门在生产中的关系,分析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中,他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

丁伯根关于制定经济的理论包含有丰富的产业结构理论。如认为,经济结构就是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手段以达到某种目的,其中就包含了调整结构的手段。他经济政策区分为数量政策、性质政策和改革三种。其中,性质政策就是改变结构(投入产出表)中的一些元素,改革就改变基础中的一些元素。又如在他的发展计划理论中所采用的大型联立方程式体系,就是凯恩斯、哈罗德、多马以及里昂惕夫等人多种模型的混合物;另他所采用的部分投入产出法,就是一种产业关联方法,它直接从投资计划项目开始,把微观计划简单地加总成为宏观计划。

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

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理论模型即刘易斯理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拉尼斯他与费景汉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认为不仅仅收入分配变化及与之相对规模以及储蓄、教育、劳动力市场等有关因素之间也存在直接的联系。 希金斯分析了二元素结构中,先进部门和原有部门的生产函数的差异。原有部门的生产函数属于可替代型的,而先进部门存在固定投入系数型的生产函数,此部门采取的是资本密集型的技术。

筱原三代平(1955)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其核心思想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的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由于该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因而只能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在实践在中,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一些日本学者提出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松要等人提出的产业发展“雁形态论”。

赫希曼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不平衡增长模型,突出了早期发展经济学家限于直接生产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发展次序的狭义讨论。其中关联效应理论和最有效次序理论,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析工具。

罗斯托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其主要著作有《经济成长的过程》和《经济成长的阶段》等。

钱纳里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贡献颇多。他认为,经济发展中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是不变的,从而发展了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学说。指出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将会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

关满博(1993)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和构建了一个三角形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做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进行调整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应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两者间的内在联系日益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部门增多,部门与部门间的资本流动、劳动力流动、商品流动等联系也越来越复杂。这些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流动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逐渐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他们开始重视研究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这些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注意到,大量的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虽然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因为大量资本和劳动所产生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部门之间的技术转换水平和结构状态,不同产业部门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往往有很大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部门之间投入结构、产出结构的不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产业结构理论综述在线全文阅读。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01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